为什么说“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聪明人才能领悟背后的深意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底蕴浓厚,其中有一些是古人根据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俗语,这些俗语蕴含着智慧,虽然浅显易懂却内容深刻,发人深思。在民间有这么一句话“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为什么这么说呢?
1
这句话在劝诫我们,做人不能有害人的想法。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告诫世人要遵从世间的道德规范,不可以做恶事。此书被誉为是“古今第一善书”。在民间百姓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本书开篇就告诉我们:“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灾祸和幸福不是凭空就有的,而是人们自己招来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些都是跟影子一样在你身边。
与佛教的因果循环思想不同,道教更加注重乘负观念。承负的意思是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佛教的因果报应主要是针对自己,而道教的承负则是关系着他人。无论是因果还是乘负,总之都是劝人不要做恶事,要多做善事,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
2
异想天开寓意想法离奇并且不切实际。做人要脚踏实地,不可以幻想那些无法实现的东西。《崂山道士》故事说的是一位年轻的书生,整日不想着读书考取功名,反而异想天开的想学习道法。书生听说崂山有神仙出现,于是就去碰碰运气。书生在山上的道观里发现了老神仙,想拜师学道,神仙考验书生发现他吃不了苦。最后神仙授予他一招穿墙术,书生回家卖弄一番就失败了。这个世界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做人要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休要异想天开。
《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它告诉我们至高的品行要像水一样,不争名利,切莫狂妄自大。懂得沉稳,才是一种智慧,这是大道的状态。做人要低调,“轻则失本,躁则失君。”一位君主如果狂妄自大就容易失去他的地位,做事要沉稳,三思而后行。
3
经常在一些地方看到三只形态各异的猴子雕像,这三只猴子一只遮住眼睛、一只捂住耳朵与堵住嘴巴。寓意为不说、不听、不看,这与儒家思想的“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视”想契合。《道德经》有云: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眼睛看不见的叫“夷”,耳朵听不见的叫“希”,用手摸不到的叫“微”。“希夷微”这三种状态是道的一种修身炼形、忘它唯我的表现,不论你是否感受到了,它们都是这样连绵不绝,绵绵若存。
道教劝善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告诉我们,只要止恶修善、行善积阴德,必将得到神灵赐福。
积善之家,常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