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解溪
解溪
《针灸穴名解》: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片截取自|3Dbody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片截取自|3Dbody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片截取自|3Dbody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来源于经络穴位查询小助手小程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所属经络
足阳明胃经之经穴
标准定位
《针灸大成》
正坐或仰卧位。足背屈,在足背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两条大筋(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可触及一凹陷处即为此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图来源于大家中医app
《腧穴学》杨甲三等主编
解溪(经穴)
【位置】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者中。(《甲乙》)
【取法】平齐外踝高点,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𧿹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取穴。
【局部解剖】在𧿹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有胫前动、静脉;浅部为腓浅神经,深部为腓深神经。
【主治】头面浮肿,面赤,目赤,头痛,眩晕,腹胀,便秘,下肢痿痹,癫疾,胃热谵语,眉棱 骨疼。
【配伍举例】《千金方》解溪、条口、丘墟、太白,主膝股肿,胻 痠转筋;解溪、阳跷,主癫疾。
《资生》解溪、阴陵泉,治霍乱;解溪、承光,治眩头痛,呕吐心烦;解溪、血海、商丘,治腹胀。
【刺灸法】直刺0.4〜0.6寸;可灸。
【文献选摘】《千金方》白幕复珠子,无所见。
《大成》头风,面赤,目赤,眉钻痛不可忍。
《腧穴解剖学》邵金水等主编
解溪
【所属经脉】足阳明胃经。
【体表定位】在踝区,踝关节前面中央凹陷中,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操作方法】直刺0.5~1寸。
【临床主治】头痛,眩晕,癫狂,腹胀,便秘,下肢痿痹,足踝肿痛。
【进针层次】
1.皮肤:由足背内侧皮神经分布。该神经为腓浅神经的分支。
2.皮下组织:内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和足背浅静脉。
3.踇长伸肌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踇长伸肌位于进针部位的内侧,趾长伸肌腱位于进针部位的外侧。踇长伸肌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其上端被该两肌遮盖,下端位于皮下。该肌起自腓骨内侧面下2/3和小腿骨间膜,肌束向下移行为长腱,经伸肌上、下支持带的深面至足背,止于踇趾远节趾骨底背面,由腓深神经支配。趾长伸肌位于小腿前外侧的皮下,其内侧上方为胫骨前肌,下方为踇长伸肌。该肌起自胫骨上端、腓骨前面及小腿骨间膜,肌束向下移行为一长的总腱,经伸肌上、下支持带的深面至足背,向下分为4个腱,分别止于第2~5趾的中节、远节趾骨底背面,由腓深神经支配。
4.腓深神经及胫前动、静脉:若针刺偏外侧,可刺中这些结构。腓深神经由腓总神经分出,穿腓骨长肌起始部,进入小腿前群肌之间,伴胫前动、静脉下行至足背。胫前动脉起自腘动脉,向前穿小腿骨间膜上端进入小腿前群肌之间,沿小腿骨间膜前面下行至足背。胫前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与胫后静脉汇合成腘静脉。该穴的深面为距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足阳明胃经巡行视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视频录自于|3D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