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毕业生:为了待遇做中小学老师,有错吗?
从2019年到2020年,中小学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做教师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全民话题。每个人对于这种现象都有不同的解读。
有人认为,职业选择是自己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有人认为,作为“天之骄子”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去中小学任教,是暴殄天物。那么,这种职业选择有错吗?要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看清其他两个问题,第一是谁在招聘,第二是待遇多高。
一、谁在招聘?
下面是两张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拟聘用教师的名单。看得出来,除了零星的几个海外名校的毕业生之外,岗位几乎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硕士和本硕连读的毕业生所占据,招聘的学段遍布高中、初中和小学。
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是深圳中小学阶段最好的学校之一,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应试能力培养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它也是深圳市生源最好的学校之一。这样的学校,配备顶尖大学毕业生做老师,似乎也没什么不妥。
下面这两张图分别是湖北省最强高中——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和浙江省最强高中——学军中学拟聘用教师的名单。不难看出,除了硕士之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很多博士毕业生也出现在名单之中。
其实在近两年媒体热炒“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生就职中小学”之前,北京和上海的很多顶级中小学就已经开始批量聘用这两所大学的毕业生了。只不过那时候媒体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所以也没有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讨论。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顶级中学,都有聘用顶尖大学毕业生从教的现象,比如广州、重庆、苏州、南京、天津等等。只不过这些地区的此类聘用集中在高中学段,很少像北京、上海和深圳一样,已经蔓延到小学。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规律:能够聘得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生做老师的地区一定是经济发达地区;能够聘得起这些毕业生的学校一定是顶级学校;这些地区、这些学校给出的待遇,也一定是最顶级的。说到待遇,咱们接下来就看一看清北毕业生就职中小学得到的待遇有哪些。
二、待遇多高?
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的地区和学校,能够给出的待遇是方方面面的,绝不仅仅是经济报酬。但经济报酬毕竟是最具体的,最容易拿到桌面上讨论的。所以我们还是从经济报酬开始说起。
以近两年在深圳的学校就职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年薪来看,大致保持在25万到30万这个区间。要知道,这只是刚刚毕业,走出校门,踏入职场的起始薪酬。环顾自己的身边,有多少人在就业伊始就可以拿到25万到30万的年薪呢?
除了薪酬之外,拿到有事业编的教师岗位,就距离拿到当地的户口更近,拿到了户口,你就可以说这座城市是你的故乡,从而名正言顺地享受这座城市带给你的福利。
在中小学任教,对于自己子女的教育是有巨大助益的。别的家长在忙着择校、忙着升学、忙着在校外找补习班,你却可以规避掉这些麻烦,也可以省下最高达到上百万的费用。这也是隐性的福利吧?
为了抢到最高端的人才,很多地区和学校会给予你住房上的优惠政策。如果你未婚,学校可能会提供给你条件不错的单身宿舍;如果你已婚,学校甚至可以帮你免除一部分的购房款,给予你一定的住房补贴。买房之痛萦绕在很多人的心头,你通过就业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份职业是不是足够有吸引力呢?
教师的职业有几个特点,关键词是地位、人脉和时间。
经济发达地区的顶尖中小学,生源质量都不错、家长条件也不差。在这些学校任教,你的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同时还可以关联到庞大的人脉资源,这都与你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比起50万年薪,但动不动996,35岁还有被解雇危机的互联网公司,年薪25到30万,职位稳妥,空闲时间更多的教师岗位是不是更香?比起落后地区中小学没日没夜地碌繁忙,发达地区顶尖中小学,还拥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和规范程度。
三、哪些人去?
去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网站去看一看每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你会发现真正到学校去从校的毕业生是非常有限的。到各地教育管理部门去查看一下在编教师的名录,你会发现中国绝大多数的教师,依然是师范类学校的普通学生来担任的。
那么走入中小学担任教师的清华北大毕业生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主要有三个。一是社会背景,二是专业方向,三是性别。
所谓的社会背景,指的是家境殷实、有一定背景的毕业生,选择从教的并不多。真正走入中小学的担任教师的,有很大一部分出自普通家庭,也没有太多社会资源。
所谓的专业方向,指的是到中小学任教的清华北大毕业生有很多毕业于基础理学专业或者是人文社科专业。所谓的基础理学专业,举例说明就是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所谓的人文社科专业,举例说明就是哲学、文学、法学等等。学基础理学的学生,如果不做科学研究,就业的道路并不宽敞。而现在想要在高校或者研究所找到科研岗位,难度非常高。
性别方面,从缪老师这篇文章开头的几张图你可以看得很清楚,绝大多数入职从教的是女生。
四、有没有错?
提到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你会想到什么?一般人的第一反应都是聪明,对不对?没错,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可能不是世界上的顶尖天才,但他们的平均智商一定远远超过社会的平均值。所以,请相信这些学生做出的选择一定经过深思熟虑,绝对不会太愚蠢。
从理论上讲,上大学绝不仅仅是为了就业。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完善自我、提升能力,更好地与自己对话、与世界相处。但不能否认的是,大学毕业就一定要走向就业,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考虑的实际问题。
如果说清北毕业生就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是值得赞扬的教育情怀。 那么清北毕业生就职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就是基于现实的最优选择。 如果要给前者安上“崇高”的标签,那后者所得到的标签不应该是“卑劣”,而应该是“现实”。
我认为清华北大毕业生就职中小学,对他们自己来说不是“错”。对整个社会来说,我们可以更加理性地探讨“优质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的问题,你说呢?
你如何评价清华北大毕业生就职中小学呢?来评论区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