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高走!豆瓣9.0高分国产片,刷新教育观: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产品总监王大米:
去年,有部话题度很高的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豆瓣评分历经一年,稳稳的站在了9分的高分段上,更是成为了「2019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纪录片」之一
这部片子,来自来自一位有丰富阅历、有国际视野、有见地的记者,曾任央视主持人,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编者……周轶君
而在纪录片里,她更是一位积极思考孩子教育,并实践于生活的高知母亲
很多父母一度希望,能马上学以致用。
最后却发现,这部影片却是重新理解教育的一个切入口。
但真正的「最好的教育」在哪里呢?
这个问题,周轶君老师思考了一年。
在我们和她沟通了近六个月后,终于请到她,在接下来的音频节目中分享她的见闻、感触以及深度的思考。
没错,周轶君老师始终不愿意称之为「课程」。
即使她是各大平台力邀的儿童教育大咖,曾深入国内外30多所名校采访调研,深知不同阶段孩子们的问题和家长的养育烦恼,她也从未把自己摆在专家的位置上,始终当自己是一个教育的先行探索者。
这一点,难能可贵。
接下来的文字,我读了很多遍。
作为一个妈妈,当我在为孩子的未来迷茫、焦虑,不知何为归处的时候,周轶君老师用她的包容、用她的视野、用她的严谨……拿开了遮在我面前的罩子,一个新世界赫然出现在眼前

那么,请你准备好,来到新世界。
文 | 周轶君
整理 | 风眠
大家好,我是周轶君。
我十几岁学骑自行车的时候,冒出一个念头:我可不要小孩,否则还得把学车的过程再给他们教一遍,太烦人了。
今天我有两个孩子,4岁和7岁。
「重复」是我的主要动作。
正是为人父母乏味的一面,让「教育」这件事情默默成了一个不太讨好的话题。它引发焦虑,寻求速决,很少令人身心愉悦。
 
我曾经莽撞地行走在世界各地。
有了孩子后,以为会停顿下来,但很快发现在过去经验的「小世界」里容易陷入困境。
首先是语言的贫乏。
「妈妈,你不要走。」
儿子趴在拉杆箱上,出租车已到楼下。
临时来替班的外婆对外孙说:
「妈妈不工作,怎么有钱给你们买玩具买好吃的?」
咦,妈妈工作只是为了钱吗?妈妈工作你们就可以不断要玩具?这么说是不是让孩子觉得自己很可耻?
我想摆脱「上一代」的语言,却没有新的词汇。
为人父母都是无证驾驶。
我觉得有些事情隐约不对,却没有答案。
「爸爸妈妈不工作,怎么有钱养你」是个非常糟糕的说法,却没有新的语言去回应。
像这样的话语套路还有:
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
听老师的话。
连这个都做不好,你以后……
你怎么这么……
……
我们以惯性教育下一代。我们需要新的沟通方式。
然后是这世界变化快。
一位印度爸爸说起,他出生在偏远地区,小时候聪明过人,一家人倾尽所有送他去好学校念书。
学成之后通过一场难度极高的资格考试,「通过那次考试之后,我知道自己一定会被大公司聘用,这一辈子不用愁了。」
果然他成了跨国公司高管。他的儿子今年十岁,一出生锦衣玉食,入贵族学校轻松学习。
可是,你不会想到,这位爸爸说:
「我儿子的人生将比我更难。因为我知道自己通过一场考试,这辈子就获得了成功,获得了安全感。
可是他要面对的世界,你根本不知道『考试』在哪里,什么时候才是竞争的终点。」
未来不再有标准答案了。
 
很快也不再有稳定的高薪职业了。
我们下一代的难题不是学什么,而是要重新思考「如何学习」。
「怎样把家变成世上最好的学校?」
去年被问起有没有任何做纪录片的想法,我很快在咖啡厅一张餐巾纸上写下了《他乡的童年》标题和目的地。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用了十分钟,似乎酝酿已久。
并没有,或许只是我的职业习惯:
去大世界里解困惑。
我想从「社会」这个更大的面向,寻求启迪。
但最后回到中国,却发现,这部纪录片注定无法解开中国父母的补课焦虑,升学压力。
眼见种种迫我思考——
我们对成功的定义是不是太窄了?
我们为何轻易打击孩子?
我们的传统,能为世界的未来贡献什么?
什么值得今天的孩子去学习?
……
社交媒体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像学者赫拉利预言,许多人将来会沦为「无用阶层」。
这次新冠疫情同样告诉我们:这世界说变就变。未来,说来就来。
面对可能的巨变,仅仅告诉我们的孩子,未来他们都将成为「普通人」,可能并不够。
我希望探讨,如何让孩子们成为「最好的自己」,是否社会意义上的「成功」或「普通」并不重要,只有成为最好的自己——

无论面对什么变化,他们的内心才可能找到快乐和安定。

身为家长,我们必须不断了解外界的变化,寻找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方法。

家庭,作为一个最小的教育空间,最适合首先做出这样的转变。只有家庭,才能做出针对不同孩子、精准的教育选择。
在这套音频课程中,我将与您分享,世界上多样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到家庭生活场景中来的实际操作方法。
比如,日本的童年教育,一方面对孩子要求极为严格,逼着他们自律,另一方面又尽情释放天性,我们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也找到这样的平衡?
英国最好的公学都很难进,也非常昂贵,可是他们的理念却是免费的——
这些理念我们也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在体育运动中,最看重的品质是什么?
如何阅读,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开阔的人?
如何演讲,让孩子从小具备自信与沟通能力?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或许像芬兰人那样极具耐心、量体裁衣式的教育方法,只能在家庭中实现。
而印度人爱提问,爱质疑,又擅长动手解决问题,培养出了全世界最棒的CEO们……
他们的方法或许能帮我们化解不少教育中的难题。
除了一路采访的见闻,我在这里,也融合了自己多年的国际记者与海外求学的经历,一并拿出来与您共同探索。
我个人,首先特别注重观念的探讨,有了观念的坚定,或者改变,才可能有寻求方法的可能。
所以,我会纵向、横向举例,拓宽大家的视野去找到自己的答案
同时,作为一名母亲,我也愿意与您分享自己每日的亲身经历,日常的实践,甚至曾经的失败。
希望您也看到,做错了并不可怕,不反思不去借鉴才是越走越窄。
 
不用金钱作为衡量标准,但父母的用心与否。
观念如何,会产生大大不同效果。
有三件事情,特别想强调:
第一,中外教育观念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不同。
有时候不看到别人怎么做,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
比如,当我看到芬兰人为不同孩子设置的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学习进度,才意识到,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中国父母,很多时候是在「找齐」,怎么能把我的孩子变得跟其他人一样?
虽然我们并不真的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样,会成为怎么样。
「一样」让我们有安全感,「差异」让我们惊慌。
而实际上,差异,才是每个孩子最宝贵的财富。
在音频节目中,我会分享不少这样的观念对照,可能会对一些固有的观念形成挑战。
第二,不要把小孩当作家长的产品。
我们尽力,但孩子有自己生长的逻辑。孩子的表现好坏,并不是我们要不要「有面子」的原因。
第三,家长本身也是学习者。如果您不断在充实自己,善待自己,对外界保持好奇与热情,这就已经为孩子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如果您可以认同以上三点,那么请加入我,一起成为教育的探索者。
写在后面
2020年,教育内卷化讨论得太多了。为什么教育内卷化越来越严重?
人类学家项飚这样解释:
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的退出机制。
这个解释让人非常赞同。
因为没有人被允许失败退出,所以只能不停鞭策自己要做人生赢家;
就像是一个死循环,大家都被卷入其中被迫自虐,不然就要被虐。

这种引起无谓焦虑的营销方式,真的太可怕!……

当资源定量定额的时候,所有人都是在抢和被抢的笼子里打转,找不到出口,比赛竞争已经不再是手段,已然成为目的。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父母、每个孩子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破局之路在哪里?
周轶君老师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角度——
向外求观察,向内求答案。
当我们能真的看到这个世界上的其他可能,当我们真正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想,我们自然知道,当应试教育与孩子的核心能力、身心健康相冲突的时候,该如何取舍。
眼里有方向,才能不盲从。
现在,我们把这门真正联系「窗外事」的现实养育课推荐给你,希望你仔细听、反复听,每听一遍,都可能教育思维的一次打破重建。
 为什么你不能错过这门课?

这世界苍茫辽阔,繁华幽深 ,童年的眼睛本来最能与之接通,探究其秘密。如果从童年开始,就被送上一条人为的「成功」传输带,一个劲身不由己往前赶,那岂不是对生命的一笔糊涂账。

——周轶君

课程制作之初,收到课程第一稿时,产品总监王大米,一个在知识付费领域沉浸6年的「老油条」在看到课稿的第一时间,就发出了广告法所不允许的感慨与赞美

它适用于每一个父母收听,不管你是热衷于鸡娃,或是个佛系妈妈。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是知道但是做不到,实际是,我们其实并不知道。

所以,正如周轶君老师说的,消除焦虑的办法,就是把未知变成已知。

我们其中一位主笔听完第一节课后,感慨道:
听课前,女儿刚刚期中考完。我满肚子是烦躁、怀疑,各种焦虑情绪;听完一节课后,有种隐隐的希望。
就好像,只要父母的心里有世界各地,孩子在哪里都是读国际学校。
举个例子。

亲子陪伴有时让妈妈们很伤脑筋,周轶君老师提供的思路和方法也让人眼前一亮:不需要严格区分成人和孩子的时间,让孩子一起来做大人事。

比如,妈妈在整理房间,孩子却一直在旁边要求一起玩,妈妈只想快点把东西收完。

怎么办?

周轶君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做法:给孩子一沓空白的标签贴纸,请他帮忙写下各个柜子里都有什么。

没想到,还不会写字的儿子竟然还玩出了创意。把「旅行用护肤品」标签画成了一架飞机和一个有盖的瓶子,把毛衣画成了一件衣服上面有一根根的毛。安安静静地帮妈妈一起整理完。

而且,这些充满童趣的标签还真都能用上。

小小的一个思路改变,既开发了孩子的创意和动手能力,也让妈妈脱身做自己的事情。其他妈妈们借鉴起来也非常简单好操作

这样的例子在周轶君老师的课程里还有很多很多。

又比如,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

周轶君老师的做法是,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

我在录制音频课程的时候,跟孩子们说,这段时间请不要敲门,起初他们不是忘了就是没遵守,后来我请他们帮设计一个「录制中」的牌子贴在门口,果然他们不但自己不来敲门,还当起了守门员,提醒家里其他人安静。

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你还没意识到在教育,而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程大纲  
滑动查看

课程一经推出,评论区也是清一色的好评

一句话,「非常有见地!非常值!」

对于普通家长来说,我们很难去广阔的世界探索「最好」的教育,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我们甚至都没有条件给孩子选一所「最好」的学校。

周轶君老师的课,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视野,并且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把家变成最好的学校。

据我所知,这样的课程,市面上非常稀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