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上世纪三十年代内蒙古老照片

图片来源:东洋文库

资料搜集:苗 强

后期制作:苗 强

东 洋 文 库

东洋文库,是日本最大(也是全球第五大)的亚洲研究图书馆,也是日本三大汉学研究重镇之一,位于东京都文京区。是一个专门把中国与中国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兼研究所,1948年起成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馆。

它还是日本收藏东方学图书资料的研究图书馆。1924年11月在日本东京成立。以1917年岩崎久弥购入的莫理循(George Frnest Morrison;1862一1920)文库为基础,陆续增加岩崎文库、藤田(丰八)文库、小田切(万寿之助)文库、河口(慧海)文库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图书部交日本国会图书馆管理,1948年起成为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分馆。在石田干之助、榎一雄等人的经营下,东洋文库收藏各国有关东方研究的书籍相当全面,其中包括敦煌文书缩微胶卷和照片。文库设有研究部,聘任兼职或专职的东洋文库研究员,编辑出版《东洋文库欧文纪要》(Memoirs of the Research Departmentof the Toyo Bunko)、《东洋文库和文纪要》(即《东洋学报》),以及《东洋文库论丛》、《东洋文库欧文论丛》等杂志、丛书。研究部下设敦煌文献、西藏、中亚、伊斯兰等研究委员会。其中,敦煌文献研究委员会编印《西域出土汉文文献分类目录初稿》4册、《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书集》,西藏研究委员会编有《斯坦因蒐集藏语文献解题目录》12册。

该文库设有图书部和研究部。至1983年 4月,藏书约70万册,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蒙古、西伯利亚、中亚、西亚、埃及、印度、东南亚等国和地区的图书资料。所藏中国珍籍有:中国方志和丛书约4000部、中国方言辞典500多册、中国家谱、清版满蒙文书籍、各种版本的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中国探险队报告、中国考古学资料、《顺天时报》、《华北正报》、各种版本的大藏经和其他西藏文献3100件等。其中有多种被指定为国宝或重点保护文物。1961年该文库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附设了东亚文化研究中心。出版有《东洋文库论丛》等。

世居草原的游牧生活

【东蒙古】1946年初,以兴安、哲里木、昭乌达、卓索图四盟,呼伦贝尔地区、布特哈部,伊克明安、齐齐哈尔、苏鲁克3旗为管辖领域,“实行高度民族自治”,“建设自由平等的民主政治”,组建自治政府。1946年5月撤销,成立兴安省政府。

【蒙古马】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然而,它们头大颈短,体魄强健,胸宽鬃长,皮厚毛粗,能抵御西伯利亚暴雪;能扬蹄踢碎狐狼的脑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东蒙古】一九四六年初,东北局指示东蒙工委:“首先必须培养蒙古青年作为骨干,再通过他们去掌握军队与发动群众”。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兴安警备总队征得白城子八路军嫩江一支队的同意,选派了50名优秀蒙古族青年军队,到白城子八路军军政干部学院接受训练,为内蒙骑兵一师培养了首批青年骨干。

【牛粪】牛粪火的火力不是很冲,牧民烧饭﹑煮茶的主要燃料是牛粪,火焰恰到好处。它不仅是生产中的肥料,生活中的燃料,更是财富的象征。蒙古族老话经常说“有牛粪烧着蒙古包才不冷,有爱撑着日子才不苦”,可见牛粪在蒙古族牧民生活中作用和它的地位。

【蒙古弓】蒙古弓,冷兵器之一。蒙古最早的狩猎工具。既是防身武器,也是部落争斗使用的兵器。初弓的制作技术差,原料质量不高。《黑鞑事略》:“有顽羊角弓、角面连靶通长三尺”。蒙古汗国时期由手工工匠专门制作,制弓的工艺技术得到提高,弓统以韧性好的皮筋制成。

【察哈尔】察哈尔部是蒙古族最著名的部落之一,历史上号称蒙古中央万户。蒙文文献,“察哈尔”是古突厥语,意为“汗之宫殿的侍卫”,全称为“好陈察罕儿”,起源于成吉思汗幼子拖雷及妻唆鲁禾帖尼的属民。察哈尔在蒙古各部落中,应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部分。

【赤峰】清代,大部属昭乌达盟,部分属卓索图盟。民国前期,全境先后属于热河特别区和热河省。1983年10月10日,新建立的赤峰市设3区,管辖7旗2县,即:红山区、郊区(今松山区)、元宝山区;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敖汉旗;林西县、宁城县。

归绥(呼和浩特)旧照

归化城,即呼和浩特市旧城,是一座有430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它北枕巍峨起伏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可通北部丰美的草原;南临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与鄂尔多斯高原隔河相望;东连连绵起伏的蛮汗山;西连河套,为西进甘宁之门户。

上世纪三十年代归绥(今呼市)城门

【归化城大南街】大南街是归化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多家商店齐聚在此。店铺主要有:药店、茶馆、饭馆、杂货铺、当铺、布店、水果铺、钟表行、玻璃铺等等。二十年代初,归化城的三面城墙、城门被拆除,仅有北门存留;五十年代末北门亦被拆除。

【归化城魁星楼】魁星楼(又称文昌楼、魁星阁、文昌阁等等)是我国传统的祭祀(管理文运功名之神)建筑。文昌阁多数是在地势较高处、市井中心地带兴建;多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建筑。归化城魁星楼位置在归化城小东街。

【归化城皮货摊位】呼和浩特市旧称归绥。位置在土默川平原东北部,大黑河、东河、西河环城流过。呼和浩特市是由绥远、归化两城合并而来。民国二年(1913年),此地区改名为归绥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立绥远省,归绥市(归绥县城区)为省会。

【归化城的新娘】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蒙古首领阿勒坦汗率土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并建库库和屯(今玉泉区境内);从草原游牧过渡到定居生活。明朝政府将库库和屯赐汉名归化(万历年间),意为服从朝廷统治,归顺化一。

【归化城大召】大召,蒙古语意为大庙;召为藏语寺庙的意思。大召的汉名最早是弘慈寺,后来改称无量寺;大召还称银佛寺(寺内供奉释迦牟尼银佛)。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置在玉泉区大召前街。

归化城内大召寺的大雄宝殿,寺庙为藏传佛寺,始建于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建成后万历帝赐名为“弘慈寺”,清皇太极时扩建,改名为无量寺。

明隆庆六年(1572),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首领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该城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

【归化城席力图召】席力图召坐落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石头巷北端,位于大召、小召之间。主要建筑有:山门、牌楼、菩提过殿、大雄宝殿、美岱庙、古佛殿、护法殿、长寿佛塔等。山门上悬有灵光四澈匾额,灵光四澈四个大字上方有延寿寺三个小字

归化城 席力图召

【归化城小召】小召位于呼和浩特旧城(今玉泉区)的小召街。蒙古语原称巴嘎召(巴嘎意为小),汉语译为小召;原是明朝(俄木布洪台吉)所建寺院。清朝康熙年间,小召开始了大规模的整修扩建,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工程竣工,皇帝赐名崇福寺。

归化城内五塔寺的金刚座舍利宝塔,寺庙原名慈灯寺,建于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图中宝塔为乾隆年间所建,因五座小塔环抱,后寺庙便被称为五塔寺。

位于归化城外的王昭君墓,又称青冢,她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生于公元前52年,西汉汉元帝时和亲匈奴,史称昭君出塞,李白的一首《王昭君》写道: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归化城清真大寺大殿

【归化城甘绥清真礼拜堂】清真北寺早期建筑是座清真小学堂(北学),清朝咸丰年间建成。民国十年(1921年),回族民众历经三年,捐资、购地、建寺,建成甘绥清真礼拜堂。在这座礼拜寺所位于的街道,因其位置在更早的清真大寺北面,故称清真北寺。

归化城甘绥清真礼拜堂

日伪时期的归化城(呼和浩特旧城)北门以南

归化城内,朝阳照耀城内不同风格的屋檐之上,有炊烟正从一户人家内袅袅升起。

归化城外,道中来往的商人行人,骑马的,牵骆驼的,坐马车的,络绎不绝,沟道中满是长长的车辙印。

绥远省为中华民国之一级行政区,包括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地区。原在清朝为归绥道,属山西省,1914年北洋政府将之分出山西,与兴和道建立绥远特别区,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改称绥远省,省会为归绥(今呼和浩特)。1954年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绥远城西门箭楼】绥远城原本是一座军事驻防城。清朝乾隆四年(1739年),增设绥远城理事同知厅,简称绥远城厅 。民国元年(1912年),绥远城厅改置绥远县,治绥远城。民国二年(1913年),绥远县并入归化县。绥远城从此结束了独立治理的局面。

绥远城门及城墙

绥远城附近

日伪时期的绥远城(呼和浩特新城)

日伪时期日军在城外操练

日伪时期绥远城

1937年10月19日在绥远城西门警戒的伪蒙古军士兵

【绥远城人像】民国三年(1914年),归化县改为归绥县。后来逐步发展为如今的呼和浩特市。1949年,傅作义促成绥远和平解放,古老的绥远城虽然功能大变,但仍保留了早期的基本布局。五十年代,绥远城城墙等建筑陆续拆除。

浑脱(皮筏),原指北方民族中流行的用整张剥下的动物的皮制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作渡河的浮囊,亦可作为盛放水浆饮料的容器。 宋 苏辙 《请户部复三司诸案札子》:“访闻 河北道 顷岁为羊浑脱,动以千计。浑脱之用,必军行乏水,过渡无船,然后须之。”

皮筏是黄河上的传统水运工具。将整张羊皮加工处理后缝制成袋,再充气成为皮囊,再以十几只或数百只皮囊纵横排列,上用坚硬木架绑扎而成。可载重数百千克至数十吨。轻便、不怕碰撞,适用于流急、礁多、滩浅的河道。

绥远城的鼓楼,天气寒冷,街上行人都身着厚重的棉袍,城楼壁上满是宣传标语。

绥远城楼上,远观阴山脚下,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川》就来自这片区域,歌中咏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吉鸿昌在归绥蜈蚣坝题写的“化险为夷”。带领官兵筑路除险,不忘“当兵救国,为民造福”初衷 1925年10月,吉鸿昌升任绥远省督统署直辖骑兵团团长兼警务处处长,不久又被任命为第36旅旅长。

包头旧照

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包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靠蒙古国,南临黄河,东西接沃野千里的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阴山山脉横贯中部。

清朝建立后,公元1741年(乾隆5年),萨拉齐建筑,设协理通判,这是包头地区最早出现的行政建制。1809 年设包头镇。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包头已发展成为中国西北著名的皮毛集散地和水旱码头。

包头城土城墙

包头城民居

包头民居

包头五当召

包头城附近正在纺线的人

包头附近用羊毛织布的人

包头驼队

大青山下包头附近的驼队

包头城附近黄河渡口

包头附近船工

包头黄河边的船家

包头郊外赶马车的人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中德双方组织的“欧亚航空邮运股份有限公司”在包头修筑飞机场,开辟包头——宁夏——兰州航线,定期航班每周往返一次。饮食、服务业日益兴旺,市面日趋繁荣。

伪满时期的呼伦贝尔盟

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盟),清代长期为黑龙江将军辖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黑龙江省,为该省所辖之区。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成立后,将黑龙江省管辖的呼伦贝尔地区划归新设立之兴安省,后又将兴安省的行政区域划分为兴安东、南、北、西4个分省。

海拉尔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以伊敏河左岸正式建城。其地位于呼伦、贝尔两湖间。民国九年(1920年)实行存旗设县办法(即蒙不归县、汉不属旗),设呼伦县;1940年5月,定海拉尔为市,称海拉尔市。2002年2月撤市改区,为海拉尔区。

蒙古包的架设一般是先选好地形,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圆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预先编制的木条方格(哈纳)架好,包顶顶部再架上固定的天窗(奥尼)支架,门大多向东或东南开,屋顶以奥尼为中心,绑扎细椽子(乌乃),用驼绳绑扎固定,成为一固定的圆形墙壁。

甘珠尔庙(呼伦贝尔),汉名寿宁寺,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乾隆46年(1781年),甘珠尔庙始建。因该庙曾收藏过藏文《甘珠尔》,故得名“甘珠尔庙”。2001年初,新巴尔虎左旗旗委、旗政府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决定重建甘珠尔庙。

寺院整体布局为长方形,呈中心对称,由两个大院落组成,自南向北由一条中轴线贯穿。殿前东、西侧各有一座配殷。该殿始建于1771年,如今的该殿于2003年新建,2008年扩建。该殿建在高约1米的台基上,共有两层,为汉藏式建筑,由三个歇山顶组成。

满洲里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下辖的准地级计划单列市,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城市。20世纪初的满洲里地区是呼伦贝尔大草原的一部分,因为有一个四季喷涌不止的泉眼,被当地蒙古牧民称之为“霍勒金布拉格”,意为“旺盛的泉水”。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亚洲之窗”之称。

1902年的东清铁路修通至此,俄国人将火车站取名为(ISO9:Man'čžuriâ;意为满洲),是东清铁路进入满洲地域的第一个车站。Man'čžuriâ的汉语发音近似“满洲里亚”,从俄语转译汉语时,变成了“满洲里”。后来人们就以“满洲里”这个车站名作为地名了。

海拉尔区是呼伦贝尔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通讯中心。面积1440平方公里,人口35万,以汉族居多数,还有蒙、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26个民族。

呼伦贝尔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3000多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

燕北的商贸重镇赤峰

赤峰是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境内有红山文化遗址。历史上在辽西走廊得到开发之前曾是中原地区进入东北地区的唯一通道,自明清以来是关内商旅进出蒙古高原、松辽平原的必经之路。

赤峰是燕山以北地区的商贸重镇,自古便有“金朝阳,银赤峰,拉不败的哈达,填不满的八沟”之称。清乾隆三十九年,析八沟厅,置乌兰哈达厅、塔子沟厅。乌兰哈达厅治所哈达街(今赤峰市红山区老城)。

清乾隆四十三年,清廷升热河直隶厅为承德府;八沟直隶厅改为平泉州;三座塔厅改为朝阳县;塔子沟厅改为建昌县;乌兰哈达厅改为赤峰县。以理事通判管知县事,一并隶属于承德府。

【林西】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自古就有“塞北重镇”之誉。1907年12月27日(清光绪三十三年),热河都统廷杰奏请清廷批准,拟在巴林部西新建一县,固初定县名“巴西”,即初拟的林西县名。1908年2月2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清廷准奏,将原定的“巴西县”改为“林西县”,新中国建立后一直沿用此名。

林西县城西门

1908年2月2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清廷准奏,将原定的“巴西县”改为“林西县”,新中国建立后一直沿用此名。

林西清真寺

林西清真寺是内蒙古赤峰市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林西清真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镇西街,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该寺整体是古典建筑风格。

林西清真寺的阿訇和海里凡

林西清真寺从前出檐廊,合有复厦的巧构,到钢筋混凝土的基座,殿顶月牙的雕饰,琉璃瓦的飞檐流脊。

大板镇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是巴林右旗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据史书所载,1650年清顺治帝的姐姐固伦淑慧公主下嫁巴林右旗第一代王爷时,从燕冀带来了各种工匠三百余户,

在王府附近自成部落,建造了许多砖瓦房舍,当地人称其为“伊和白兴”,即大房子之意。“白兴”与“板升”一意,因而大板镇即由此得名。

林西县郊外,从事农耕的蒙古族百姓,一家老少站立一起,一匹驴马正在拉着石磨。

林西县境内,一个牛车运输队正在通过,因土地肥沃,极为适合小麦生长,百姓们将收获的优质小麦和其他牛皮、羊毛等产品,通过片中的运输队交换销售后得到日常生活用品。

林西县的农耕家庭,在水畔修建的谷仓,用于存放收获的粮食和种子。一人正站在岸边看着水中游来游去的鸭子。

林西县境内的罂粟种植地,在军阀混战时期,鸦片是重要的财源,1925年当局特别建立“禁烟总局”,明是禁烟,实为种烟,统一管理罂粟种植与收税,在重税之下,鸦片烟农生活日趋困苦。

位于今赤峰市巴林右旗索博日嘎附近的庆州白塔,辽庆陵和庆州城遗址的所在地,辽王朝圣宗、兴宗、道宗三个皇帝及帝后的陵墓均葬于此,辽被金灭后,陵被掘,金玉被掠夺,后世便不再修缮管理,被历代盗墓搜刮成空,图中的白塔为释迦佛舍利塔,是辽兴宗于公元1047年后为其母所建。

赤峰地区历史悠久,是辽代的政经中心(辽上京和中京位于境内),赤峰因城东北的山峰为赭红色而得名,城内街巷依英金河而建,图中街道宽敞,车辙深深留下蜿蜒的痕迹。

从高处远瞰林东县城,1932年设为县,1933年7月撤销,建立巴林左旗至今,作为一座古城,历史悠久,宋辽时期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8年在此筑皇都,后改称上京,设立临潢府,为辽代五京之首。

位于热河白塔子(今巴林右旗境内)的兴安岭,山水流水清清,白杨林生长其间。

位于林西与白塔子之间的二家子附近,兴安岭的一处山崖旁,建有小土地庙。

从白塔子(今巴林右旗境内)到庆陵的路途旁,转为农耕生活的蒙古族百姓,居住的蒙古包用柳条固定扎制。

位于林西县一处蒙古族百姓村落,两个面容姣好的女子,正在水井旁打水,丰富的地下水资源,正是农耕生活得以持续的基础。

赤峰的三道街,两旁建筑古朴浑厚,宽敞的街道,中间栽有一排电线杆,小摊小贩井然有序,售卖着各种货物,左边的商家墙壁上刷有“德泰恒记 京津国货”的字样。

赤峰三道街,街心这座纪念碑是1933年3月2日,侵华日军占领赤峰,随后立起“昭和八年三月入城纪念碑”的碑台,见证了日本侵华的罪恶历史。

位于赤峰城东北方,英金河右岸的一座赭红色山峰,蒙语为乌兰哈达,意即红山,这正是赤峰的名称由来。

位于赤峰城郊外红山脚下的山村,冬日里,村内道路有两人,身着厚袍走过,用土累就的屋墙根,与河北的民居风格相似,想必是移民而来。

巴林右旗大板镇荟福寺门口,跳查玛仪式开始,由两个头戴骷髅面具的小喇嘛开始,跳来跳去,寺前方的凉棚专为当时的高僧与王府官员搭建供其观看,寺门台阶的右端,几个小孩子挤在一起,看的津津有味。

巴林右旗大板镇荟福寺门前广场,一座三角形的塔状物被放置到支架上,上面写有咒语,将恶魔的灵魂封入其中,等跳查玛仪式结束时,用火焚烧,寓意恶魔被灭不再祸害人间。

庙会期间,远方的商人搭起帐篷,售卖着陶瓷用品,很多产品都来自日本。

位于赤峰翁牛特旗乌丹镇的庙会,乡民们聚集在戏台前,看着戏班的表演,一位光屁股的小男孩正往前跑去。

林西县城的中央大街,曾经是对蒙重要贸易中心,商业发达,后来活力下降,图中行人并不多见。

巴林右旗大板镇荟福寺,又称东大庙,由清康熙帝次女荣宪公主下嫁巴林乌尔衮王爷后复建,初称虎庙,后改为荟福寺,1913年遇大火,1916年重修,后经历抗战和文革的劫难,毁坏严重,今已重修。

巴林右旗大板镇荟福寺台阶前,吹着长号的喇嘛们。

五原县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下辖的一个县。五原地处内蒙古河套平原腹地,县域南临黄河(属黄河最北端),北有阴山横亘,东临鹿城包头,西与临河市接壤。史载三国名将吕布是五原人。

日军占领下的五原县

结 语

东洋文库在日本学术界被称之为亚洲文献的宝库,实际上是一个把中国与中国文化作为主要对象的专门性的图书馆兼研究所。所藏中国珍籍有:中国方志和丛书约4000部、中国方言辞典500多册、中国家谱、清版满蒙文书籍、中国探险队报告、中国考古学资料、《顺天时报》、《华北正报》、各种版本的大藏经和其他西藏文献3100件等。其中有在东洋文库的特藏中,有五种汉籍被列为“日本国宝”。其中三种即《春秋经传集解》、《史记》(夏本纪、秦本纪)和《文选集注》,皆为平安时代(794—1185年)人仿唐写本的手抄本,相当于晚唐和五代时期,至为可贵。在日本汉籍史上,它们属于“准汉籍”。另外两种,即《毛诗》残卷与《古文尚书》残卷,皆为传入日本的中国唐人写本。日本现今保存的《毛诗》唐人写本有三种,皆为残卷。一种是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本,此卷系《毛诗正义》单疏本之残卷,今存卷第十八大雅“荡之什诂训传第二十五”中“韩奕”末尾二句及“江汉”一首。已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另一种是京都市藏本,此卷系《毛诗正义》单疏本之残卷,今存卷第六,凡四残叶。内容乃秦风“秦车邻诂训传第十一”之中,从“小戎”末尾的“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之疏至“蒹葭”首部之疏,并“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疏的一部分及其后片断的疏文。四纸内容并不完全连续,然接近《毛诗正义》原本的面貌。也已经被确定为“日本重要文化财”。 第三种即今东洋文库的藏本。此为日本现今保存的《毛诗》唐写本中惟一的郑玄笺本。东洋文库藏《毛诗诂训传》今存卷第六(唐风)“唐蟋蟀诂训传第十”卷中有朱笔“乎古止点”及反切,偶有假名批点,此系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年)博士家所为。此卷于1952年3月被确定为“日本国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