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哲人眼中,什么才算真正的成功?
中国古代哲学家讲哲学时,往往也在讲如何做人,喜欢从自身说起,由己及人,由个人扩展到群体,再延伸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
经典著作《大学》里面即有这样的话:“自身的精神修养提高了,家庭才能整顿好;家庭关系理顺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了,天下才可以得到太平。”
这些话反过来说,道理似乎更容易理解,那就是:
“如果你自己的修养提高不了,你怎么可以将家庭整顿好?如果你连家庭关系都理不顺,你如何可以治理好国家?既然你无法治理好国家,天下当然也无法得到太平。”以上这些,便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传统哲学将“修身”视为根本,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大学》)就是说:无论你是最高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都应该将修身作为根本。
如果自身修养无法提高,那么其他一切都是虚的,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是无法真正成功的。
那么,在中国古哲人眼中,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
显然,他们鄙视那些靠奸诈获取功名的人,即便那些人侥幸成功,在哲人眼中,他们的所谓成功是短暂而虚假的。因为他们做人失败了。
那么,什么样的状态才算“做人”成功?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篇》)又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篇》)这便透露出“修身”的目标所在,就是要通过自己的修炼达到没有忧虑,没有疑惑,没有害怕,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做到顺其自然,不埋怨,不沮丧。
真正能达到这样至高的境界,并不容易,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
《大学》中讲:只有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明确而宏远的志向,才能做到内心不乱;内心宁静不乱了,才可以做到遇事安稳;遇事安稳了,才可以考虑周全;考虑周全、安排合理了,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
《大学》中进一步讲:宇宙万物,都有根本和末节;世间万事,都是有结局和开端;作为一个人,如果知道万事万物的轻重缓急,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那么,这个人也就离真理非常近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大学》还提供了“修身”的具体途径。作为个体,一个人先将事物的原理一一推究明白,然后可以获得真知;获得真知后,意念就会坚定诚实;意念坚定诚实了,内心自然端正;这样,自身的修养就获得了真正的提高。
当然,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阶段,会对“修身”有不同的要求。孔子在回忆往事时这样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这些话直到现在仍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即便在老百姓的日常交谈中,也可能听到这样的对话:
“您今年多大了?”
“唉,也不小了,已过不惑之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