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董卓挟持汉献帝撤往长安,诸侯联军中为何只有曹操去追击?

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关东诸侯组成联军,以袁绍为盟主,出兵洛阳,讨伐擅自废立皇帝的国贼董卓。

有“四世三公”家族出身的袁绍、袁术兄弟俩带头,关东联军声势浩大,董卓也不敢跟联军拼消耗,于是“乃徙天子都长安。”

董卓跑了,关东联军在局面占优的情况下,却没有继续进军关中,放任董卓从容撤退。

诸侯中,只有曹操一人坚持追击撤往关中的董卓,但追至荥阳,被董卓麾下大将徐荣击败,曹操差点死在战场上,《三国志·武帝本纪》中记载:

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

曹操在逃至关东联军在酸枣的大营后,曾怒斥诸侯道:

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但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曹操的这次兵败,也直接导致了讨董诸侯联军的分崩离析。

诸侯联军为啥不愿意对董卓穷追猛打?简单来说,是盟主袁绍为啥不愿意对董卓穷追猛打?

袁绍当时身负天下重望,都指望着他能灭掉董卓,救出汉献帝,让东汉政权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虽然关东诸侯各怀异心,但只要家世显赫的袁绍愿意继续追着董卓打,附和者还是应该占大多数的。

起初,袁绍召集关东诸侯起兵时,董卓可是把待在洛阳的袁隗(官任太傅,袁绍叔父)及袁氏宗亲全给杀了,袁绍由此跟董卓除国仇外,还结下了家仇。

如此深仇大恨,袁绍却在讨董战争的半路刹车了。

从政治上来讲,是主动放弃了被董卓挟制的汉献帝和满朝公卿,继续让董卓把持着一定的政治主动权。

袁绍的选择很不合理,但又很正常。

因为在当时,诸侯中本就有那么一部分人对董卓拥立的汉献帝不以为然,不愿意承认汉献帝的正统地位,认为被董卓害死的汉少帝才代表正统。

根据《三国志·臧洪传》中的记载,早在诸侯联军发布结盟致辞时,诸侯们就公开表示过类似观点: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剪覆四海。

包括袁绍在内,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冀州牧韩馥等,都认为只有死去的汉少帝才是“至尊”。

其中,冀州牧韩馥更激进,曾公开表示汉献帝不是汉灵帝的儿子,不应该继承帝位。

袁绍的态度和他们一样,《三国志·袁术传》中记载有袁绍劝说袁术(他认可汉献帝的正统地位)在政治上和他保持一致时,对汉献帝的看法:

今西名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董卓,安可复信!

由此可见,袁绍同样认为汉献帝没有资格继承帝位。

既然这么多诸侯都不认可汉献帝的正统地位,还耗费兵马钱粮去营救他干什么?

诸侯联军中,只有曹操等少数人认可汉献帝的正统地位,但胳膊拧不过大腿。

于是,出现了曹操单独领军去追杀董卓,却因实力不济反被击败的情形。

诸侯联军不是因为打不赢董卓而畏惧不前,是在如何对待汉献帝的正统地位上出现了极大的分歧。

以袁绍为首的诸侯们不去救汉献帝,并非放弃正统,他们想要的是,否定董卓扶持的汉献帝,自己拥立一个正统出来。

根据《后汉书·刘虞传》中的记载,袁绍选择的是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

二年,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长者,欲立为主。

刘虞出身高贵,他是东海恭王刘强(又名刘彊)的直系后裔。

刘强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长子,也是东汉开国后的首任皇太子,因生母郭(圣通)皇后被废,才主动辞让了太子之位。

刘虞作为刘强后裔,在东汉末年,用的好的话,是相当好使的政治牌面。

袁绍抬出刘虞,就是想直接废掉董卓的政治主动权,这比率军大几千里追杀董卓可更有效。

不过,让袁绍失望的是,刘虞拒绝了他的拥戴,并且,承认汉献帝的正统地位,《后汉书·刘虞传》中记载,刘虞在得知袁绍的意图后表示:

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勠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

刘虞自己不想当皇帝,袁绍也拿他没辙,这事不了了之。

东汉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袁绍拒绝沮授提出的,迎接在李傕、郭汜之乱后逃出长安的汉献帝到冀州的建议,大概就有骨子里不愿意承认汉献帝正统地位的因素在内。

结果,袁绍的不屑一顾,让政治上缺少底牌的曹操抓住了机会,袁绍白白把“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好牌送给了死敌。

后来的诸侯争霸战争中,曹操能战胜比他强大得多的袁绍,政治上的先机起过相当大的作用,而这些因果,又都始于诸侯联军讨伐董卓时。

稍有些不公的,大概就是汉献帝本人了,不管是承认还是不承认他正统地位的诸侯们,始终只把他当成牌面,从未想过让他做真皇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