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者道之动——谈谈出世哲学中的智慧法门

出世哲学中,《老子道德经》是第一部影响巨大的著作。此著作反映的是一位大隐士老子的思想。据说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隐居,守关的官员请求老子为世人留下著作,老子起先不答应,但官员百般请求,老子于是作《道德经》,然后飘然而去,世人再未见其面。

有人说,老子活了160多岁;也有人说,老子活了200多岁。他既是道家的创始人,也被道教奉为祖师,是神话传说中炼长生不老丹的太上老君。老子便是这样一位奇人,孔子称其为“神龙见首不见尾”,而他的哲学著作也总能给人无际的猜想。后世对《老子道德经》的解释多种多样,甚至达到千奇百怪的程度。老子的哲学理念是玄妙的,他对宇宙本原、人间至理的阐释,则充满了浓重的辩证色彩。

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矛盾的双方互相对立,又互相依赖,这便是宇宙最基本的原理。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知其雄,守其雌”,“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等等。有了这样基本的思维,所以处处可见矛盾的概念:无与有,大与小,高与下,前与后,进与退,善与恶,刚与柔,生与死,阴与阳……诸如此类,贯彻始终。

纵观《老子道德经》,又可以看出,老子的思路是以“否定”为主旋律的。他对世界的认识是:“有”生于“无”,以“无”为大,“无”是产生宇宙的根源。因此,对宇宙规律的观察也是从“无”着眼,处处以“无”“不”“非”“弗”这样的否定词进行深层次地思考与阐释。全书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开宗明义,指出对天地万物的基本态度是以“非”“无”为主体的。紧接着,第二章便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着眼点仍是具有否定意味的“不美”与“不善”。继续读下去,“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随手翻阅,则《老子道德经》可称为“不字经”。

就像以出世的人生态度对待这个世界一样,老子著作的主要观点也是从对世俗观点的否定着眼的,这也正是老子哲学的极高明之处。

不过,再往深看,老子“否定”的真正目的却是在于“否定之否定”,即以“否定”成就高层次揭示宇宙根本规律的“肯定”。

宇宙肯定是存在的,出世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自己能更好地生活。那么,为什么“功成而弗居”呢?是因为“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去”就是永远地保持下去。为什么“无为”呢?是因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不为”就是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是最高层次的肯定。

老子称:“反者道之动。”将“否定”看作宇宙运动的根本动力,而不断地“否定之否定”可以使这个世界永远螺旋型地上升,在不断地转变与转化中,将万事万物送入永恒的多维时空。老子的否定不同于当今某些人动不动以针尖对麦芒的批评卖弄态度,而是着眼于深层的探究与体悟,真正探索到宇宙的本真,是圆智而辩证的,是谦卑而明达的,这便是老子伟大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为后世有识之士备加推崇,人们也试图将老子的理论以浅显的方式讲出。例如,老子讲:“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淮南子·人间训》中便有“塞翁失马”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位精通术数的老翁住在靠近胡人的边塞。他家的马无缘无故跑到胡地,周围的人们知道这个消息,都来宽慰他。老翁却说:“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几个月后,那匹跑掉的马竟然带领胡人的良马回来了,周围的人们都来他家祝贺,谁知老翁却说:“这怎么就不是祸事呢?”老翁家有很多良马,他的儿子喜好骑马,一次不小心从马上掉下来摔断了大腿。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人们纷纷前来安慰,谁知老翁又说出这样的话:“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边塞,身体健壮的男子们都拿起武器参加战斗。边塞附近的人,死亡的占了十分之九。而老翁的儿子却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俩一起保全了性命。

这则寓言里的主人翁,显然不是儒家中的仁者,他只注重自己的利益,但他的一套思想是辩证的,认为好与坏是相对的,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老子》之后,影响最大的道家经典《庄子》,不仅处处阐述着辩证的思维,而且认为除产生万物的“道”是绝对不变的存在之外,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存在、相互转化的,这就是变化中的不变,不变中的万变,而真正拥有大智慧、了悟大“道”的人,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了。诚如《庄子·齐物论》中所言: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庄子》的作者是庄周,被尊称为庄子。老子、庄子被并称为“老庄”,“老庄”是出世者中的先行者和出世思想的大宗师,影响极为深远。就拿清人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来说,全书贯穿的“真作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不正蕴涵“老庄”辩证思想的精髓么?

出世哲学中,辩证思维不仅统领着道家的思想,而且也是佛家思想的不二法门。中国佛家引为美谈的一段故事,就体现出辩证的趣味及深邃了。

禅宗是释迦牟尼佛教心法与中国文化精神结合形成的中国最重要的佛教宗派之一,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六祖慧能则是禅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慧能的老师是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法师,当时跟随弘忍学禅的僧人多达七百多人,有一天,弘忍宣布要传授衣钵,让大家呈述心得,竞选下一代祖师。僧人神秀学识渊博,素为众人信服,也是最有希望成为第六代祖师的人物。在竞选当中,神秀写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众人见了,纷纷拜服。弘忍法师也说:“后代照此修行,亦得胜果。”然而,众人没有想到,还有一人比神秀更为高明,他就是做了八个月苦工的慧能。慧能得知神秀的偈语,评论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于是也写一偈语,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结果,弘忍法师认为,以后的佛法将由慧能发扬光大,所以破格将衣钵传给慧能。

慧能的偈语中充满着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辨,同时,辩证二字还远不能体现慧能偈语的深意。偈语中的深意也不是任何词语可以表达出来的,它是一种玄妙而至远的境界,是以一种圆润、无形、辩证、深力的法门通向生命与宇宙的本真,是有大智慧根基的人方能参禅、感悟得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