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经典著作与大学教材之间的关系
导读:中医经典著作玄妙深奥,大学教科书明晰晓畅,如何更好地把握二者呢?
一般提到中医经典著作,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深奥难懂。并非今天的人有这种感觉。唐代著名的大医家王冰,在为《黄帝内经素问》作注的序言中这样评价内经“其文简,其义博,其理奥,其趣深”。更直接的,《内经》有一篇题名《六微旨大论》,开头黄帝本人对岐伯这样说道“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这段话本用来描述天地运行大道之幽微难测,但人与天地相参,人一身即一小天地,所以这段话既描述天地之道,更在描述医之大道。由此可见中医经典立意之深,境界之高。其实,学习经典绝不是出自一种对古代经典著作的盲目崇拜心理,而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为中医的源头,核心概念,理论框架以及实践技术的精华均包含於经典著作中,所以不读经典不足以当中医大夫,没有对经典深造自得,不足以当名医。
学习经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学习经典的难度却很大,古汉语水平,古代文化修养,学习方法,领悟能力等等都是重要的因素。与经典的艰深相比,今天还有一个选择,即通行的中医药大学教科书。那么该如何取舍呢?以经典为主呢,还是教科书呢?很多人困惑于此。窃以为我们不必困扰在经典著作与大学教科书之间作选择,因为任何人学习中医的根本目的是怎样提高自己的医术,加深对医理的理解。只要有利于自我的成长,皆可为我所用。因此我们需要明晰经典著作与教科书各自的特点,以便更好地集合二者的优势,提高自己的修为。
大学教材编写的初衷是为了中医教育服务,它并非是为了与经典相抗衡。如何把一个从未接触过中医的人,领入中医的世界,从了解基础概念开始,继而深入到中医理论以及各种治疗技术,最终获得在临床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大学教材的核心目标。既如此大学教材编排上必然注重概念的明确,逻辑的清晰,体系的严密完整。但事情皆有两面性。教科书为了引领初学者尽快入门,需要对各种中医概念进行定义,同时厘清每一概念的范围,以便形成一种规范,这既有利于教学,也便于考核,这种规范性在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乃至内外妇儿等各科临床教材中也有深刻体现。沿着此轨迹前进,初学者会感到学习的目标和任务相对明晰,然而这些规范所输入的信息往往是静态的,是一个个孤立的点,随着对中医学习领悟的深入,我们便会发现中医理论的动态性开始增强,许多最初看起来泾渭分明的概念开始互相融合。尤其是结合临床实践继续深入,更有此种感觉。这时候教科书的不足之处便会显现:规范的好处是易于上手,但往往学习者的思维被塑造得相对静态,缺乏动态的运转能力,面对纷繁复杂的临床问题,显得呆板难以变通。试举一例:阴虚血热是一种常见的病机概念,从基础课程到临床各科,教材所建立的规范是这样:其在症状上表现为心烦易于汗出,手脚心发热,皮肤干燥,口干等等,其在脉象上为脉沉细数,舌象上为舌干红少苔,选方则大多以六味地黄丸之类为主。这个规范在教学伊始就输入学者脑海,在各类考试中得到强化,甚至在临床工作多年后,面对职称考试,仍在强调这种规范,最后可以说牢不可破。然而我们到临床中看看,如果只有在心烦难眠,手脚烦热,舌红苔干脉细数时才想到阴虚血热,估计会有大量临床阴虚症型会被我们忽视。何以见得呢?一般来说,人体肝肾阴虚较为常见,当下焦阴虚时,阳气敛藏不足易于上浮,再加上阴虚内热熏蒸,津液水气被蒸腾消耗,于是多在中上焦形成痰气阻滞,从而形成偏腻的舌苔,而非单纯的干红舌苔,痰气阻滞还会使得脉搏的关以上浮滑,进一步引动尺脉上浮,最终在指下呈现出大而弦滑的特点。舌苔腻,脉浮滑等等指征,表面上看与教科书的规范相距甚远,但真正病机却隐藏在表象之下。如果临证不知变通,对于这种阴虚夹痰证型极易误作痰热,清热化痰诸法皆施,却难得寸效。类似情形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越是复杂情形,越是久治不愈,越是如此。此外对于这种阴虚湿热或是阴虚痰滞的病机,如果不能深刻领会,经方中的猪苓汤,局方中的甘露饮,时方中的十味温胆汤就难以运用自如。
经典著作的编写体例还是论述方式与现代教科书绝不相类似。它往往用一段话,阐述多个重要的问题,语言精炼整饬,各种重要概念高度融合。初学者因为功底问题,常有面对经典生出浩瀚无边,难以捉摸的感觉。但恰恰是这种融合精简的文字展示出来高度动态的医理思维。倘若能不断研习,深入领悟经典,便会获得思维境界的提升。也就是说教科书能为我们输入必要的医学知识,但是无法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而后者需要钻研经典来获得。
那么或问何为高境界的中医思维呢?李兵大夫以为能称得上高境界者需具备二个特点:其一为高度的动态性,其二为大道至简。所谓动态性是指能够自如运用各种中医理论概念,熟练驾驭各类病机然后施用恰当的治疗手段。在诊病时,辨别表里异同,或标或本,从容取舍。在处方遣药时直达病机,既轻灵又稳健。尤其思考的过程要求能够做到左右逢源,毫无呆滞。所谓大道至简是指对中医学的提炼过程。随着学习者境界的提高,应该把中医越学越少,越学越精粹。当孤立的知识点互相连属后,当各种理论开始融会贯通,面对庞大的知识量不再迷茫,而是越来越有握要之感,再加上终日乾乾之功,不断精进,最终达到万法归一的境界。思维的动态性与大道至简这二者也是互为根基,越接近医道核心的思维越具有动态性,直至达到一种圆融状态,就象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首尾相接,活泼无碍。
前文引用黄帝与岐伯的一段对话中,黄帝感慨“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进一步,黄帝认为深渊与浮云相比则“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因为哪怕深渊再深不可见底,但它静而不动,总可以想办法去探测其深度从而把握住它,而浮云往来不定,盈缩变幻,正因为其动,故难以把握。中医教科书承载的信息量大,但因为其知识点表现静态,就好比视深渊一般,初见深邃,久之则能触摸到它的边界。中医经典则不然,它承载的是真正的医道,就像朝迎浮云一般,游走不定,变幻莫测。它可以不断提升参悟者的思想境界,任何人都难以说自己已经触及到经典的极限,因为经典本无极限,它是真正的“不尽之学”。
经典著作所蕴含的医道境界确实在教科书之上,但我们不必去否定教科书的巨大作用。可以这么看待二者:它们所担负的任务不同,教科书面向初学者,旨在传授基本的中医概念,理论与操作规范。经典面向深造者,旨在对思维进行深度锻造。任何人都难以越过基本的知识概念而去追求思维的圆融,高境界也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体系之上的。动生于静,若连静态的基本知识都没有掌握,而大谈思维的动态,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或问:经典与教科书二者之间的关系已经明晰,初学者在学习步骤上该如何安排呢?关于这点,李兵大夫以为因人而异,不必统一。传统文化基础较好的人可以直接从经典入手,但是一定要结合教科书的知识点,因为医道层面的境界虽然高,但我们需要各种与临床紧密结合的知识点去把医道的玄妙具象化,否则缺乏可操作性,成为空谈与玄学。亦可从教科书入手,一旦具备了基本的诊断知识和中药知识后,就要赶快研习经典。很多中医药大学的本科生就是只学习教科书,不主动学习经典,最后思维板结,变成一个只会照搬教科书理论的大夫。还有一类无知者,他们大言:今日必胜往昔,集众多专家学者编撰之教科书胜过经典远矣,此类人难以救药,不必再论。
关注李兵大夫公众号
人言中医难,浩瀚渺难求。
我愿为舟楫,载君一起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