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张嵘:国际孤独症病因研究最新进展

2019年12月19-20日,由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和北大医疗脑健康联合主办的“2019年首届学前特殊教育融合模式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圆满召开。现场嘉宾的精彩观点,嗨脑仁将陆续呈现。
融合大会观点实录

张嵘

北京大学医学部  副教授

非常高兴能来参加此次会议,一直以来,我都在做孤独症相关方面的研究,今天我主要为大家带来一些科普的知识。

孤独症本身比较特殊,当孩子表现出异常行为甚至问题行为时,不管是社交问题、兴趣的狭窄刻板问题、失眠问题、癫痫问题、胃肠道的问题或者古怪的病症等,我们都需要根据他的行为进行诊断,根据起病方式做亚型诊断,追根究底,进而确定病因。因为只有确定了病因,才能针对特殊的病因进行个性化的靶点治疗。

当我们面对一个特殊儿童时,首先应该像找不同一样,将他和正常儿童进行比较,从而发现两者在遗传背景、生化血、尿便、核磁脑电、妈妈生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和疾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则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无论是动物研究还是人的研究,最终目标都是找到病因,进而才能通过医学的方法去解决躯体上的问题,有效保障健康,之后的行为矫正训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孤独症的病因主要与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其中遗传方面的影响较大,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多基因遗传,比如说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他的爸爸有点奇怪,有了困难不愿意跟人请教,爷爷情绪也挺古怪的,这说明可能其中存在着遗传因素的影响;第二种是遗传变异,比如孩子的父母携带致病基因,虽然双方均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但这个基因在孩子身上有所体现;第三种是新发突变,比如孩子的父母都很正常,行为表现正常,基因表达也正常,若孩子的染色体发生突变,并在暴露在一定的环境下,则可能表现出相应的症状。

我们现在吃的用的和一百年前的完全不同,妊娠过程所使用的化合物是否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影响,还是未知。虽说现代化农业和现代化工业都得到了发展,但却发现不管是肿瘤的发病率还是慢性儿童发育障碍等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

遗传学的研究极其复杂,有上百个甚至上千个基因都被认为与孤独症有关,但由于伦理、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即使发现某种基因存在问题,也无法改变它,但我们是有可能避免或改变后天环境的,比如说明确知道了高危环境因素后,我们可以在孕期或养育期尽量避免或改变这些因素。

具体的风险主要包括:(1)高龄父母,尤其是高龄父亲,这是一级证据。已有的研究表明,父亲高龄会增加孩子孤独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等各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这是因为男性年龄越大,精子质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多,DNA断裂携带各种各样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2)孕期感染,如风疹病毒,抗癫痫药硫酸钠,丙戊酸等,也是一级证据。(3)孕期代谢不良,妊娠期发烧、感染流感等二级证据。(4)内分泌紊乱,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患孤独症的人群中男性比较多,有观点认为与母亲孕期较高的雄性激素有关;环境毒素如空气污染、孕期过多暴露于重金属环境中;维生素的缺乏等。(5)出生不利,如产时外伤、缺血缺氧、早产、低体重等。(6)免疫失调,如孩子本身免疫功能异常、母亲孕期免疫功能异常、家族性自身免疫疾病。(7)胃肠道箘群紊乱,如胃肠道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粘膜损伤、食物不耐受等。

还有一些因素诸如辅助生育、母亲孕期压力、孕期吸烟、孕期抗抑郁药的使用、疫苗注射等,没有证据表明会增加孤独症的患病风险。

孕期母亲不良的生活习惯不仅影响自己,还会影响孩子,因此孕期的保健是事关健康的大问题,一些保护性因素如叶酸、维生素D等的适量补充有利于母亲和孩子的健康,产后的母乳喂养也有利于增强孩子的抵抗力,良好的亲子接触、健康的依恋关系都有利于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

有了好的基因,还需要正常的营养支持,如果营养不均衡或缺失相应的成分,基因的表达就没有物质基础。因此除了生物因素会影响健康,还有环境因素如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也会产生影响。

“冰箱妈妈理论”被否定了,但罗马尼亚孤儿院现象确实存在,这说的是罗马尼亚政府都鼓励大家生孩子,若父母不愿抚养,可将孩子送到孤儿院中,孤儿院的孩子虽然吃穿不愁,但是缺乏正常的社交,孩子长大之后,发现他们大多存在一定的社交问题。这说明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与家人、环境的互动非常重要。

内在的发展和外在的教育都会对人脑产生影响,其发育受到基因的控制,有着严格的生物流程,孩子几岁应该学会些什么,应该具备什么能力,这是人进化过程的一种规律。孩子表现出来的运动问题、睡眠问题、言语发展问题、社交问题、学习障碍、刻板行为等,都与大脑中的神经元核团、神经元环路有着密切的联系。

孤独症的发病机制在于大脑处于发育关键时,其神经环路受到了损伤,这其中存在基因的影响、环境的影响、两者的交互影响。被发现的第一个孤独症儿童有这样的特点,头部很大,脑容量也很大,脑细胞过度增殖,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出现混乱,这就会导致一些问题如异常行为、发展问题等等。

国外关于孤独症的研究发现,孤独症的脑标本中存在一些斑块,这些患者的发育异常、行为异常、行事风格等都和这些斑块有关。他们的大脑指挥的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过程,大脑中负责兴奋和抑制的系统若出现不平衡,就会存在精神方面的问题,当兴奋区活跃度大于抑制区时,可能会出现躁狂等现象,而当抑制区活跃度大于兴奋区时,就可能会出现抑郁症、孤独症等。

总的来说,孤独症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异常行为或者问题行为,究其背后的根源,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目前孤独症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与之有关的宣传教育和科普能让人们了解到相应的影响因素,这能够为孤独症的干预和孤独症患病风险的降低提供参考,但其谜团并未能暴露无遗,更深入的探究永远在路上。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摘自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张嵘演讲实录。

融合大会-观点实录
《苏婧:融合教育需要师资跟得上》
《吕玲:帮助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成长》
《贾美香:过半星宝经有效融合环境干预可独立生活》
《贾美香:推行融合教育,关键在于打破专业瓶颈》
《王磊:努力为幼儿园、学校提供康复教育支持》
《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
《圆桌:学前教育不是简单地“混合”》
《教育领域两大短板: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王异芳:融合儿童的情绪管理策略与方法》
《杨莉:只有教育才能撑起发展的天空》
《董佳:用爱心、耐心和专业的方法教育孤独症孩子》
《谢春风:教师应该能够静心育人以静制动》
《吉宁:多动症在学前阶段更易被干预》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点击关键字即可获得)
幼儿丨心理 早期干预
ADHD丨辨别  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
生活技能丨生活自理 如厕 自我管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