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刘平:悠悠艾草香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15】
河南濮阳 刘 平
下班回家,惊喜地发现,门口放着两把艾草,一股幽幽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神清气爽。一定是妻子买的,我忽然意识到,端午节到了。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只有端午节是自带香气的,除了粽香,还有艾草香。在我的记忆深处,故乡的端午节就蕴藏在这悠悠的艾香里。
艾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似菊,表面深绿色,背面灰色有茸毛。在我老家豫东乡下,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房前屋后,到处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艾草又称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等。除了作为端午习俗将其置于家中避邪外,艾草还是一种药材。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用于灸百病,也可煎服。”其实,在中国,艾草用于治病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了。孟子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草的药用价值不同寻常。我国现存第一部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艾草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灵枢经》等古籍中均有用艾的处方。因此,艾草又被民间誉为“神草”“仙草”。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有9天是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初毒日:初五至初七;中毒日:十五至十七;末毒日: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因此这一天有许多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每年芒种一过,当一切花事渐去,艾草便从幕后走到前台,葳蕤于陌野。艾草虽然没有妩媚的身姿,没有娇艳的花朵,但它却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端午临近,它便带着晨露,袅袅婷婷,从清新的田野来到热闹的村头或喧阗的街市,用它淡淡的绿和轻轻的香来渲染节日的气氛。在民间,端午是夏日里最大的传统节日。这天,家家户户除了包粽子,插艾草是不可或缺的习俗。艾草,这种从远古一路走来的植物,在五月的民间给人以天然的亲近之感。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这天,我早早便起床跟娘到地里割艾草。一片片翠绿的艾叶在微风中起伏,泛着银光,透着油绿,散发着一股特殊的香味。蹲在艾草丛中,艾草拂衣,艾汁染指,残留的艾香数日不散。娘把割来的艾草一部分插在房门上、窗户上,一部分凉在屋内。顿时,苍郁的艾草叶给农家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我们也朦朦胧胧读懂了母亲的愿望,插艾是为了驱邪避毒,保佑全家人平安健康。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说的就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争相采艾,扎成人的模样,悬于大门之上,以消除毒气灾殃。一种不起眼的野草,却担起了驱毒辟邪的重任,令人敬佩。“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用艾草“避邪”,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习俗。农历五月,正值初夏季节,天气渐渐炎热,不仅蚊蝇等虫害孳生,也是疫疠开始流行的时候,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人们把艾草编扎成人形或虎形悬挂在门上用以避邪,也有把艾叶做成布包随身携带,以驱邪防身。艾草, 一种普普通通的野草,却被民间视为“珍宝”。李时珍说的“艾以叶入药”的叶,指的就是晾干的艾叶。在乡下,家家户户都藏有干艾,孩子遇伤寒肚子痛,或煮一碗艾水喝下,或焙一把艾叶敷于肚脐,只需半个时辰,就寒消痛散了。夏夜,蚊虫肆虐,扰得人们无法安睡,娘就趁着晚饭后一家人坐在院子里乘凉的空隙,取出一小捆半干的艾草,用火点燃,放在屋子里,然后关严门窗,在青烟氤氲中,蚊子就会被熏得窒息而死,这样,人就可以睡个好觉。端午采回的几把艾草,换来了一个夏季的安宁。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渐开。笔者对端午节插艾草的现象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口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又称“菖蒲节”。传统习俗“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既是古代习俗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现代人的精神寄托。
如今,乡下一些野草因为化肥和农药的作用,几近绝迹。而艾草依然是青青绿绿,没有人去给它进行转基因改造,也没有人去给它施农药、化肥,它还是原生态样子。这也许是人们最喜欢它的理由吧,人们嗅到它,就嗅到了远古,就嗅到了先民的气息。小时常听娘说,乡下的蛊常常躲在野外的风中,遇到小孩单独外出,蛊就会钻进人的鼻孔,让人鬼迷心窍。现在想来,娘那是在告诫我们尽量不要单独外出,要有安全意识。娘的话既是一份关爱,更是一种提醒。时光荏苒。不知不觉中,离开故乡已经30余载。每当看到艾草,闻到艾香,儿时端午节的记忆便会在脑海中浮现。青青的艾草,悠悠的草香,已成了我儿时永不磨灭的影像。如今,蛰居小城一隅,各种蛊惑蚊蝇一般无孔不入,让人心力交瘁。我多想在清香四溢的日子里回到故乡,采集一把青青的艾草,让它美好的品质于五月阳光的传递下,在我的心中蔓延流淌,时时芳香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