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人生中的样本太少

  假设你要招聘一名秘书,现在有100位女士看到招聘信息后前来参加面试,你需要按照随机顺序,对她们进行单独面试,并在每一次谈话后立即决定是否聘任对方。你不能过一天再做决定,也不能等所有的面试结束后再择优录取,而且你在面试后做出的决定无法撤回。此时你该怎么办?

  你应当选择第一位表现不错的女士吗?那你也许会错过最优秀的秘书,因为后面的应聘者可能在面试中表现得同样出色,甚至更胜一筹。或者你想先面试95个人,让自己对所有应聘者的水平有一个整体感觉,然后再在最后5个人中,选出一位与之前最优秀的候选人水平差不多的。可假如最后5个人的表现都令你失望,你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统计学家都知道,他们称其为“秘书问题”。令人惊奇的是,针对该问题,的确存在唯一的最优解:你应当首先面试37个人,然后将她们全都拒绝,此时你已经知道这37个人中最优秀的那位是什么水平了。在随后的面试中,只要出现比之前的最优者还要优秀的候选人,那你便立即将其录用。一旦运用了这个方法,你的决定将会非常出色。虽然你未必能选出最棒的那位,但你肯定能选出一位相当优秀的秘书。统计学已经证明,其他任何方法都达不到这么好的效果。

  “37”这个数字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37除100,结果正好接近数学中的常数e(约为2.718)。假如只有50人应聘,那就先拒绝掉前18位(依据50/e的结果确定),随后再聘用第一位表现比前18个人都好的应聘者吧。

  秘书问题最初被称作“婚姻择偶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在同他人结婚之前,我应当先与多少位女士(或男士)试婚?由于恋人的数量不可预知,所以刚才说的方法并不是很管用。出于这个原因,数学家给这个问题改了名字。

  美好生活绝不是一场与数学精确度有关的游戏,用沃伦·巴菲特的话说就是:“近似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这条帮助巴菲特完成投资决策的法则,你也应当在面临人生决策时坚守。既然如此,秘书问题为何依旧重要呢?答案是:它能在我们面临重要抉择时提示我们,在做出最终决定之前究竟应当“试水”多久。与秘书问题相关的实验已经证明,绝大多数人在选择“面试者”时,过早地做出了决定。而当我们面临针对事业、职位、领域、配偶、居住地,以及最喜欢的作家、乐器、运动和度假地的选择时,我们应当在起始阶段,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各种不同的方案,最好比自己想要尝试的多一些,随后再做出最终的决定。在很好地了解各种可能性之前便做出决定,绝非理智行为。

  为什么我们总是倾向于过早做决定?为什么我们总是没有耐心?第一,样本实验要花费精力。如果面试5个人就能完成任务,那我们有必要面试100个人吗?为了选择一个工作岗位,我们有必要去参加10场面试吗?这种做法很费力,绝对比我们想象的更费力。第二,样本本身会影响我们。我们很可能仅仅因为在年轻时初探过某一行业,便抓住这个行业不放。诚然,我们的确在这个领域做出了成绩,但假如当时的我们,能够对样本实验多付出哪怕一点点的热情,我们便很可能在某个其他行业也获得同样的成功,甚至还能获得更大的成就和更多的快乐。第三,我们喜欢拥有一个被清理干净的头脑,希望能完成一个主题,然后跳到下一个。针对不太重要的决策,这无可厚非,然而一旦面临重大决策,这种做法绝对是有害无益的。

  我家的保姆是一个20岁的姑娘,几个月前,她曾沮丧地敲响了我的房门。她的男友,也是她到目前为止唯一的恋人,在不久前离开了她。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转。我曾尝试着劝她:“你还这么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你应当先试着同10个或者20个男孩子打交道,然后你就会对目前的‘行情’有所了解。只有这时,你才会知道究竟谁才能真正与你长久共处,而你又与哪个男孩子合拍。”她苦笑了一下,依旧愁眉不展。我觉得我没能说服她,至少在那一刻没有。

  遗憾的是,有时候我们所有人都会像这个保姆一样。我们的样本容量太小,我们的决定太过仓促,这一切用统计学家的话来说就是“缺乏代表性”。我们所依赖的,是自己对现实的错误印象。

  我们相信,只要认识世界上的两三个男人或女人,就能找到那个可以与我们共度一生的人;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寻找最理想的工作、最好的住处等。

  当然,这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你真的经历了这种好事,那我会发自内心地为你感到高兴。但即便如此,那也只是偶然的运气而已,我们不能指望自己总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这个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更复杂,同时也更加丰富多彩。所以,请在年轻的时候尽量多完成一些样本实验。在成人阶段的最初几年中,最重要的绝不是挣钱或谋求事业发展,而是去了解生活的方方面面。你应当以尽可能开放的态度,接受命运为你安排的一切。

  你应当多读书,因为小说——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都是对生活极佳的模拟。而一旦上了岁数,你就应当切换一下生活模式了。

  你应当在做选择的时候坚持极其苛刻的态度,因为此时的你,已经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了。

(0)

相关推荐

  • 《女士品茶》| 马继伟解读

    关于作者 戴维·萨尔斯伯格,美国知名统计学家.康涅狄格大学统计学博士,美国国家统计学会(ASA)会员,先后任教于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康涅狄格大学.宾州大学.罗德岛学院及三一学院,著有多部统计学专著, ...

  • 政观专栏:周源 | 关于样本方差公式的一个简单证明

    作者简介:周源,政文观止Poliview特邀作者,日本神户大学法学研究科政治学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兴趣为量化研究方法.文本分析与政治心理学. 对于刚刚学习统计学的同学,遇到的第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可 ...

  • 一文读懂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到底是什么?

    今天给大家讲一篇关于统计学的知识,虽然当前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大数据技术火得一塌糊涂,但归根结底,离不开统计学的基础,而谈到统计学,假设检验几乎是提到的最多的词语,到底什么是假设检验, 什么是P值,什 ...

  • 当纯生信遇到计较的统计学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现在纯生信数据挖掘基本离不开构建模型,而构建模型往往会涉及样本量的问题,有人会问到底至少需要多少样本?有很多统计学教材就是建议满足以下条件:终点结局事件数目不少于纳入模型因素个数的10到15倍. 以构 ...

  • 人生中并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只有做好我们自己

    人生中并没有太多的大道理,只有做好我们自己. 做好自己就是不攀缘,属于自己的就好好珍惜,不属于自己的就去随喜.看过多少兴衰之后,我们就会明白,有很多东西不是每天积极渴望和祈祷就能获得的,因为我们的心还 ...

  • 老祖宗的告诫:人生中,这两个地方要尽量少去,容易致祸

    我们常听到人们说:"洞天福地."唐朝的杜光庭就在<洞天福地记>中,记录了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似乎能够找到这种福地,人生就能交好运,自己就能得到高福厚禄. 其实,这当 ...

  • 人生中,这两个地方要尽量少去,容易致祸

    编 / 国学君  图 /网络   来源:国学生活(ID: gxsh789) 是非入耳来,不听自然无. 我们常听到人们说:洞天福地. 唐朝的杜光庭就在<洞天福地记>中,记录了三十六洞天,七十 ...

  • 李鸿章人生中第一次见慈禧,回家后只说8字,如今看来眼光太毒辣

    引言: 说到清朝末年的这段历史,有很多朋友认为清朝统治腐败无能,导致了中华民族备受欺辱:也有的朋友认为清朝虽然暗弱,却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属于文明的转折点,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其实说到这一历史阶段 ...

  • 人生最后悔的两件事:结婚太早,书读太少

    几年前看过一个爆火的问题,长这么大,做过最后悔的事是什么.   评论里,我看见很多人的后悔莫及,以及悔不当初.   点赞最高的,莫过两件事,一是结婚太早,二是书读太少.   结婚太早,不知道自己真正想 ...

  • 人生中,喜欢主动买单的人,不是因为钱太多...

    人生中,喜欢主动买单的人,不是因为钱太多,而是把友情看的比金钱重要 合作时愿意让利的人,不是因为笨,而是知道分享 工作时愿意主动多干的人,不是因为傻,而是懂得责任 吵架后先道歉的人,不是因为错,而是懂 ...

  • 老祖宗的提醒:人生中,这二个地方要尽量少去,容易致祸

    我们常听到人们说:"洞天福地."唐朝的杜光庭就在<洞天福地记>中,记录了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似乎能够找到这种福地,人生就能交好运,自己就能得到高福厚禄. 其实,这当 ...

  • 杨绛:若你觉得人生无趣,是读书太少

    洞见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 125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洞见·不雨亦潇潇 带着情趣去生活,享受生命里每分每秒.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梁启超曾说:"凡人必常 ...

  • 人生中重要的事情太多,你要懂得先后次序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都有着不平凡的相遇 还好你来了    周三晚上 | 与你说晚安 "人生中重要的事情真的太多太多,我们有必要分清主要和次要的事情,注意主次之间的自然转换,把握好人生的各个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