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日新1234】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图:手机拍摄今日晚霞)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琐事杂谈 

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末期,就有不少的“科学预言家”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疾病的世纪”,“心理疾病将比癌症还厉害”,“心理疾病将成为21世纪的健康主题”......或许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比较关注此类的话题。
据说,75位诺贝尔奖得主于1988年1月在巴黎开会所通过的宣言中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后来经过“专家”们考评,虽然这话未必在75位诺贝尔奖得主中达成一致,但是起码确实有人提出过,也确实有其他的得主同意以上说法。

据说曾有一个年轻人很崇拜杨绛先生,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长信倾诉自己的仰慕之情以及自己遇到的诸多人生困惑。杨绛回信写了一句话: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今天,我回答孩子关于现代社会压力太大的问题时,我也引用了上面这句话,我告诉孩子:“很多现代人感到生活压力大,主要在于能力有限而欲求无限。”告诫孩子在多读书,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力大了,欲求少了,压力自然就小了!
而关于心理疾病的问题,经过观察、交流和思考,我觉得,现在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就在于:几乎是全面地接受着西方教育模式下的教育,却要接受传统文化(思想)模式下的道德标准和西方教育模式下的价值标准的双重考核。
教育的缺失,在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缺失,而我们很多家长却时不是地自用传统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要求孩子,使孩子困惑、迷茫、无所适从。很多优秀的东西我们根本没教给孩子,却要求孩子要懂得感恩、要有担当、要......
要解决现在的很多问题,还是应该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要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应该从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