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针灸百病实用针灸方连载 。(二)
咳逆———— 夫咳者,气逆也,气自脐下直冲上出于口,而作声之名也,古谓之哕,今谓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也。有痰,有气虚,有火,有因饮食太过,填塞胸中,而气不得升降者。 针——中脘,阴都 灸——三里(屡试屡效) 恶心———— 胃中有寒气而作恶心者,呕清水,胃中有热而作恶心,呕酸,内作热。 恶心者,无声无物,但心中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虽曰恶心,非心经之病,其病皆在胃口上也。 针——中脘,上脘,梁门 灸——脾俞,胃俞 翻胃———— 一名反胃,谓食入反出故也。 大抵翻胃之症,未有不由膈噎而起也。其病皆因忧愁愤怒思虑郁结,痰饮滞于胸膈之间,使气道噎塞也。 针——中脘,上脘,下脘,阴部 灸——膈俞,脾俞,膏肓 伤食———— 初起一吐即宽,若久不化,成积食也。 东垣曰,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壮,则能食而肥也。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而四肢不举,盖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强脾虚,胃强者,邪火杀骨,非真强也,脾虚则肌肉削,名曰食*。 针(吐泄并作腹痛甚之时)——中脘,鸠尾,章门 灸(不得吐不得泄,腹痛甚而已欲绝之时)——神阙 出血——百会 眩晕———— 病因有四,外邪,七情,肾虚,血虚。 夫眩者,言其昏黑,晕者,言其旋转,无痰不能作眩。此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动其痰。 针——中脘,三里,承山,内庭 灸——三里,隐白 大便闭———— 一名秘结(有风燥,有热燥,有阳结,有阴结,有气滞结,或因有所脱血,津液暴竭,*种不同,固难一例而推。) 秘结之症,不问气体实之人,摄养乖理,三焦气涩运掉不行,壅结于肠胃之间,皆有秘结之患。 针——承山,章门,膀胱俞 灸——中脘,腰眼 喘急———— 人之五脏,皆有上气,而肺之为统,故经曰,诸气皆属于肺,肺居五脏之上,而为华盖喜清虚,而不欲窒*,调摄失宜,或为风寒暑湿邪气相干,则肺气胀满,发而为喘,呼吸坐卧,促迫不安也。 针——中府,幽门,中脘 灸——天突 便浊———— 因脾胃之湿热下流,渗入膀胱,故使便溲,或白或赤,而浑浊不清也。 针——中脘,石门,阴交 灸——肾俞 小便闭———— 天民曰,先哲以滴水之器譬之,上窍闭,则下窍不出,此理甚明,以东垣*灸百会穴,提其气,以开上窍之法也。 经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故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而成淋闭之患矣。 针——石门,关元,章门 灸——百会 黄疸———— 黄疸之病,皆湿热做成。 出血——隐白,脾俞,胃俞 黄肿———— 人有病黄肿者,不可误以为黄疸,盖黄疸者,遍身如金,眼目皆黄,而面无肿状,黄肿之黄,则其色带白,而眼目如故,虽同出脾胃,而病形不同。 针——中脘,三里,肾俞,脾俞 吞酸附吐酸———— 吞酸吐酸,虽有吞吐之不同,而治法则一也。 内经曰,诸呕吐酸,皆属热,惟李东垣独以为寒。 针——章门,京门,天枢 灸——三里(百壮而有效) 股痛———— 股居一身之下,众阴之所归,而其所以作疼者,三经(三经者,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施治之时,必详分。)受病也。 针——三阴交,阴陵泉,三里,阿是 灸——风市 出血——委中 脊痛———— 属背痛不可回顾者,痰气之所聚也。 背脊乃督脉所贯,属太阳经。其所作疼者,乃房欲过度,不恤劳力,空虚所致。 针——肩髃,肩井,曲池 灸——肺俞,脾俞 出血——膏肓 协痛———— 丹溪曰,属肝木气实,有死血,有痰流注。 针——章门,京门,阿是 灸——中府 出血——肝俞 疝气———— 难经曰,任脉之为病,其内结,男子者,为七疝。(七疝者,寒,水,筋,血,气,狐,(疒贵)是也。) 针——天枢,腰眼,关元 灸——风市,阿是 出血——肾俞 劳极———— 劳瘵之一症,难治也,虽施以针,亦无大效。 劳症者,元是虚损之极,二十四种,或三十六种,名虽不同,证亦少异,大抵不过咳嗽发热,咯血吐痰,白浊白涩,遗精盗汗,或心神恍惚,梦与鬼交,妇人则月闭不通,日渐亏羸,渐成劳极之候。 灸——膈俞,肝俞,脾俞 口舌病———— 口者,脾之窍,舌者,心之苗也。 针——合谷,后溪 出血——神门 口舌及咽肿痛———— 上热也。 针——通里,神门,合谷 出血——曲池 齿痛———— 牙齿,骨之余,肾之标也,精完则齿坚,肾衰则齿豁,虚热则齿动。 丹溪曰,牙疼或出血属热,胃中有热,有风寒,有虫,有湿热,实热肿痛也。 针——曲池,合谷,三里 出血——合谷 齿龋———— 虫蚀齿也。 针——翳风 齿断痛———— 针——列缺,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