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研途 | 工作党三个月冲刺同济技术方向上岸——万字总结,高效备考!

SU学长

21同济初试总分343(第31名)

本科:安徽建筑大学

几凡全程班VIP学员

二狗学长的复习特点

张弛有度,高效复习,极限求稳。工作期间三个月(二战)短期复习成功上岸,希望给追求高效复习和时间紧张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些技术方向的经验分享,并结合经验找到你们自己的复习方法。

第一部分:前言部分

  • 缘起和个人背景

选择同济大学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本科期间曾经参加过许多同济大学的活动,诸如:同济夏令营、同济大学DADA数字化建筑工作营(“数字未来”工作营)、大师讲座等等。同济大学开放的教学理念和丰富齐全的教学配套,以及由包豪斯理念发展至今的多元开放的精神,深深吸引着我。同时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活,也是自己一直期待和向往的。

我毕业于2018年,那一年曾参加过同济大学的暑期夏令营,遗憾的是没有被入选。那年的夏令营申报记得好像在9月份前后,于是我在这第一年的最后三个月,以技术方向冲刺复习,最终在2018年的初试成绩为314分,而那年的分数线为325分,没能通过。

因为夏令营和研究生考试的双重失利,对我的计划造成很大影响,在平息稳定了心态之后,我决定在应届生招聘中,先去上海的国企大院工作,重新认知建筑学这个专业,同时也希望自己能找到真正想发展的方向。虽然在工作中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愈发地觉得自己需要更多的积淀,于是决定再次参与同济大学的研究生考试。

  • 考研体会

很多时候,大家都会把考研当成高考那样,在内心深处不自主地把考研当成了唯一的出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心态长期处在高压的状态之下,会影响到自己能效的充分发挥。

所以我希望大家在迷茫的时候,要多问问自己:希望未来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自己是否对专业还有一些余热?对人生是否有一个长期的打算而不是短期的收益?当认定自己,继续读研深造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且是愿意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愿意用三年时光奠定未来数十年的发展基础。当真正地把读研深造作为自己的人生必经之路时,我们会发现,对备考这件事,就会拥有坚实的动力和稳定感。

第二部分:备考生活安排

  • 复习地点的选择

从过来人的角度看,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选择备考的地点和生活安排。

1)对于首次尝试同济建筑学考研的新同学。我的个人建议是,可以尽可能地来到上海这边,与研友、学长学姐在同济周边复习。因为在同济这里,可以参与到线下的课程与前辈们直接交流,也有机会走进学校,去了解感兴趣的导师的课程及研究工作。很多第一时间的消息,在这里也能够及时地获得。

2)对于二战的老同学。我个人觉得因为对同济考试的内容和框架,以及每年时间段的安排已经具备了经验,所以我觉得在家复习还是在同济大学复习都可以(我最后两个半月就是在家里复习的)。不要因为复习地点的不同影响自己的心态,要相信自己,只要复习到位,在哪里都可以。

  • 学习与生活的把控

有一句重要的话想分享给大家:不要把休息放松当成罪恶感的来源!(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台机器不可能长期不休息的运作,心理学上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耐受极限。所以适当地放松娱乐是很必要的。

我在复习期间的休息时间里,陪我度过的是《脱口秀大会》和《王者荣耀》,在少量的休息时间里,那些欢笑和愉快之后,为你储备的是更多的动力尤其是精力的储备。

所以,一定要在复习期间,插入缓解紧张、休息放松的时间。不用很多,不用刻意地计划,但求适合自己的节奏即可。要暗示自己,休息不是偷懒,真正理解收获的知识比疲惫麻木看过的知识,更加深刻。

第三部分:备考时间规划

一战复习的时间,我仅花费了三个月的时间冲刺。最终结果是:政治60、英语65、大综合96、建筑技术93,总分314分。

因为第一次考试,对于考研政治和考研英语是比较盲目的状态。尤其在政治上,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看肖秀荣的课程视频,并且手抄笔记,政治时间花的最多,最后也只是勉强过线(那时候因为没经验,还不认识一个叫做“徐涛”的人)。而那一年大多数过线的同学,政治英语都至少是65+或70+,而且专业课都在100+,所以可见。第一年我虽然各科都过线了,但分数都不高,总结下来就是说:复习不讲究时间长短,而是看是否深入

二战的复习,因为对过程有了解,总结了前一次的教训。有了对备考的明确总结:反复复习+重难点梳理+灵活调整。所以在二战的时候,同样是最后三个月冲刺,我也给自己大概安排了相对清晰的目标。(目标要有,但不要刻板定死)。最终二战结果是:政治68、英语68、大综合106、建筑技术101,总分:343分。(2021年考试初试政策变化很大,尤其技术方向压分严重,后面会细说。)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对于技术方向的同学,每个科目根据重要程度和书本知识的量,时间分配是不同的。但计算下来,可以反映出我在前面介绍的复习特点:张弛有度,高效复习,极限求稳。前面说到休息放松时,陪伴我的《脱口秀大会》和《王者荣耀》,并不是凡尔赛文学,确实我们学习与休息的兼顾,是可以做到的。

另外,因为我工作的原因,只有三个月冲刺。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复习的时间,远远不止三个月。所以说,时间够用吗,当然肯定是够用的。所以我刚才前面强调,复习知识不在于绝对意义上的时间长短,而是在于深入学习理解,知识尽可能一次搞定不留尾巴,做到真正的高效复习。一定要有信心,每个知识点都落实,来年收到的好消息,一定属于你。

列计划的几个注意事项:

1)要有周期,实现多次复习;

比如按照每月为周期,每周为小周期,每天再去详细分配给每个科目。

2)不必过于详细,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比如可能遇到急事儿,可能身体没注意生病了,可能……要灵活性地调整。

3)没有完成不必产生心理负担,可以适当牺牲一点儿娱乐时间。

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采用高强度地极限三个月去复习,以上计划只是高强度参考与极限冲刺。没有完成计划也没有关系,另寻时间再补充下也可以的嘛。

第四部分:各科目复习经验

(分享顺序:大综合、建筑技术、政治、英语)

A. 大综合

一战大综合的分数是96分,分数不高,但也不算太拖后腿。所以我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希望学弟学妹们要牢记:大综合虽然分数都不高,但是也容易拉开10分上下的差距,所以我们应该在保证过线的目标之上,再提高5-15分给自己增加优势。所以请大家要重视大综合的复习,近来几年,只靠过线为目标可能是不太够的。

  • 小快题

大综合分为100分理论知识和50分小快题。“得小快题者,得大综合”这句话不是夸张来的。小快题的分数,是否抓住要点,分数上下差距可能有10分上下。在大家理论知识都复习差不多的情况下,想在理论知识部分补回这10分,难度是很大的。所以小快题的占比在大综合中是很重的,我个人觉得大家可以参照:理论70分+小快题35分,这个目标作为一个大概的标杆。

小快题拿到35+是否困难?答案是:并不困难。我们要清楚小快题的考试考察的是什么?这里我借用XHM学长曾经给我们介绍的同济大学设计课的方案准则:1)要有城市视野;2)形式与功能对应;3)在前两点基础上增加一些空间特点。

当我们每做一个小快题的要刻意地训练如上3点:

1)城市视野

周边环境人流来向,出入口大概在哪;是否有景观区域需要呼应;与周边建筑和环境有什么样的流线承接、轴线关系承接、视野承接、风貌肌理承接。

2)形式与功能对应

a. 功能排布要干净清晰!辅助空间是否打包在一块;出入口的数量类型是否足够;客人流线与后勤办公、脏污、物资是否区分等等;

b. 形式与功能对应上。庭院不用随便挖,两跨以上可以开个小庭院,门厅可以对着个小庭院,没有采光时可以开个小庭院。大空间如仓库办公、沙盘大厅之上可做平台,平台可与一层院落用楼梯联系人流。等等。这些调整形式的操作,都是以功能排布合理为基础的。训练久了之后,会自然的发现,不需要刻意地做造型,这些操作下来,已经可以做出很舒服体块比例关系。

3)增加空间特点

其实前两步已经对大关系做了确定。若希望空间特点再提升,小快题短时间创新是比较难的。重要的是要多积累造型案例。

能满足1和2的方案,至少已经35分上下,再满足3的要求,则一定是高分方案。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画小快题时,反复训练这些思维,最终形成熟练的思维过程,加快解题的速度。

  • 理论部分

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块内容:建筑技术、建筑历史、配套科目。

(1)建筑技术

对应科目为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特种构造、建筑节能。

大综合程度的复习深度,主要把几凡课程的PPT的内容吃透,再把书本大致过一两遍就可以应对考试了。但是近年来考察的范围变得更加广泛,深度也逐渐加深。所以我个人觉得把书本和几凡的资料吃透以后,还是要回归书本。知识点一定是在书上或者与书本上有关联逻辑的。

总结下来就是,大综合程度:几凡PPT+几凡资料书+教科书。

大综合技术板块的内容,有一部分的分数是很难拿到的,比如参数化建筑部分。这一部分在考纲教科书中没有提及。所以建议大家关注:CAUP公众号、《时代建筑》文章、袁烽老师和孙澄宇老师的文献和书籍、数字未来公众号等等,追求高分的同学可以适当积累一些这个板块的知识。不要求深入,了解一些数字化板块的基本概念,比如“数字孪生、机器人建造、人工智能”等等。

(2)建筑历史

因为我个人对建筑历史很感兴趣,加之我想在大综合上拿到较高的分数。建造历史方面我复习的很深入,最终在考试中历史的问题我全部都回答了出来。

我的历史复习是这样的:

中建史

  • 常青老师的录音,建筑意匠,大小木作等等主要板块,听较早的录音(前几年的录音比较清晰,听起来效率更高),风土语系、历史建筑保护等听听较新的内容做补充。

  • 几凡的PPT,这上面的知识点非常的全面,能把几凡PPT中内容消化大综合中建基本就没有问题了。所以一定要把PPT上的内容给吃透。

  • 中建史内容较多较散,建议自己梳理一份全面的知识点,列出来没事儿翻一翻。

  • 准备一些基本的画图题,比如:古代都城,北京四合院,殿堂厅堂,推山悬山等等。不要求像历史方向那么细致,画出关键结构和大概轮廓即可。简笔画版本的图背一背。

外建史

因为外建史的知识点,逻辑和脉络比较清晰。所以只要抓透:几凡PPT和七书上的知识点,就可以应对考试。追求高分的同学,可以自己再梳理一些知识点,比如后现代以来的各个流派,可以集中梳理几张知识点来看。

(3)配套科目

有城市设计、建筑概论、公建原理、室内设计、建筑批评学等。

我的复习特点是:对知识点的系统梳理。所以几乎每个科目,我都有准备自己的笔记。笔记不需要复杂,只是把知识点罗列出来。

复习流程:

  • 看几凡PPT和七书 ;

  • 过一遍教科书 ;

  • 罗列知识点。

时间线安排:

9月份

第一遍复习。以半个月为周期,把配套科目的几凡PPT和七书过一遍,真题核对答案。真题不是用来考验自己的,而是为了找到知识点位置,并且拓展开,然后理解它。

10月份

第二遍复习。以半个月为周期,把书本看一遍,看书的同时,可以把知识框架大概罗列,逐渐填充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笔记。

11月份

第三遍复习。背诵知识、真题和自己的笔记,做到真题必会回答,即使拓展开也会用储备的知识组织语言。

配套科目复习操作的经验

1)一定要搭建一个大致的框架;

以PPT和七书资料知识点作为大框架,复习的过程中整理属于自己的记忆框架,一定要将知识点条理化,这样大面积背记下来,知识点不是零散的,知识在大脑里呈现的是版块状的。这样的好处是记忆负担减少,而且覆盖问题的面更大,应该一些综合性的问答更是有的放矢。

2)尽可能将知识点还原到书本,将书本知识反馈补充到笔记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回归书本把知识点过一遍。这一遍的复习过程中,可以帮助自己把书中出现的比较关键的知识点,补充到自己的框架里面。(市面上有很多真题集,有一本基本上就足够了,利用真题还原到书本上的知识点,个人觉得是很有效的复习方法。)

3)复习一定要反复。

熟能生巧,烂熟于心。大综合考试的时候,思考的时间是非常少的,看到题目后的短时间内作答,基本上感觉就像默写一样,把自己脑中关于题目的呈板块状的知识面,有逻辑组织地答上去,改卷老师看到你的思想和回答是有体系,有完整度的,那一定可以拿到高的分数。(按照我的复习计划表,绝大多数人的复习次数一定可以达到3遍以上。)

三个月大综合冲刺复习时间线

B. 技术方向

a. 课程包括

建筑构造、建筑特种构造、建筑物理(声光热)、建筑节能、参数化建筑。

说到今年的技术方向,应该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一方面学硕与专硕分开划线,使得技术方向比往年需要更高的分数才能大概率录取。而且今年,技术方向普遍压分了,这意味着,一直以来大家眼里技术方向容易录取的观点,可能从今年开始就要被打破了。

技术方向考试难度和压分的情况,逐年攀升,今年最严重。使得技术方向考研难度与历年比,今年可以说是达到了最高。今年技术方向的同学,大家真的都很不容易。

虽然难度上升了,但从我的个人观点看,只要能扎稳打复习,知识点掌握全面,即使难度再提升,也不会脱离教学体系和教材。(大家都拿不到太多分数的参数化建筑版块,大家其实都差不多,还是要看对于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b. 我所准备的技术方向复习资料

1)几凡PPT、技术方向书籍

几凡的PPT和书籍,已经将大框架的知识点梳理出来。我们要做的先看过一遍通读知识点的分布情况,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复习,整理属于自己的复习资料。

2)考纲中提到的书籍

考纲中提到的书籍,有些书籍的版本是当年的旧版,现在市面上印刷出的大多都是新版。所以我建议使用几凡提供的电子版教材作为复习资料。喜欢使用纸质版书籍的同学,可以购买相应版本的书,网上目前均可以买到。所有的知识点书上都有涉及到,书本是知识的源头,我个人建议大家把技术方向的书本吃透,尤其是建筑物理这本书。技术方向的课本,我详细地看了3遍左右,每看一遍都有更深的收获和理解。

3)部分技术课程录音+课件

热学,声学,光学,节能,构造,特构。这些课目市面上的录音和教材都有。但是个人觉得听一下莫方朔老师声学的录音就可以了,因为莫方朔老师声学的重点比较明确。(比如今年技术考试中,三个音乐厅的题目,就是出自于他的课件)其他的录音听下来,效率不高,很花费时间,不推荐去听。

4)其他资料:各类规范+一注考试真题解析+其他补充资料+互联网

一注考试题目当中,有一些和往年的题目是类似接近的。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时候,做一做检验一下知识,看是否能联系到已经掌握的知识。

各类规范,我希望大家能够收集整理一下,电子版的或者可以买一些放在家里翻看。尤其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等。很多知识点都可以在这些规范里找到依据。(避免模糊不清的答案,大家相互争议拿不定。)

c. 技术方向考察特点和范围

技术方向近年来的考试,从题目可以看出来,愈发的灵活并且范围更广。

以前技术方向的考生,仅靠背熟几凡建筑七书和PPT内容就能应对考试的策略,近年来看已经不是很好的应试策略了。

因此我们复习的范围,不能仅靠往年真题和PPT的重点,应该不断拓宽技术方向的知识边界,增加建筑技术方面的素养。(资料和内容这么多,看起来好像很麻烦,但其实做起来是很快的事情。)

d. 考试题型与复习方法

技术方向的考试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作图题

从2021年的技术试卷来看,技术方向题目的趋势是题目量增大、考点面更广,刁钻歧义的题目不再出现(比如推拉窗平开窗等等,大家经常讨论不休且找不到确切答案的题目已经不出现了)我们最高效的复习铁律,就是:回归课本,构建知识体系。

填空题

绝大多数的填空题都是书本上的知识点,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概念。有些甚至是书本当中的原话。复习策略是结合七书+PPT,还原到各个书本当中,对书本知识重新归纳。目的不仅是背诵,更重要的是在重新梳理归纳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真正的理解,而不是单纯的记忆。(其实往往考试时,回答的描述不一定要完全一样,但表达的知识意思到位,老师都会给到分数。)

选择题

因为选择题历年以来都是单选题目,没有出现多选题。所以选择题的难度整体而言都是不大的。主要考察的是我们对知识积累的广度。因为不同于填空和解答,选择题更要求我们对知识的认识、熟悉和理解。因此我们应对的策略就是多细读教材,反复精读,并且浏览补充的资料(图集规范等)至少要留有较深印象。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是真正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是否对知识点真正掌握,一个最好的检验方式就是,是否能用语言解释、复述知识点进行描述,如果可以很顺利地描述知识点,哪怕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全面描述出来。

名词解释的复习,是技术方向拿到高分的关键。因为名词解释的回答,都是对于该专业词汇的系统性阐述,内容是成体系、版块状的。

我习惯把技术方向的名词解释,按照学科门类的顺序,全部编排出来,从而将各个知识点一个个全部击破。并且梳理之后方便日后不断的复习和巩固。

简答题

简单题考察的是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它要求的不仅仅是掌握知识点的认识、定义。还有原理,条件和知识点的在建筑技术当中的运用。

所以我们应该对各种可能出简答题的知识点,做系统性和版块型的知识梳理,并且事先组织好回答的框架和语言描述。这里我推荐大家以几凡真题集作为参考资料,通过几凡真题集+自己整理简答题的方式,将各类简单题罗列出来,系统复习的同时,方便后期的反复背诵。

作图题

作图题的考察,一定是书上的重点知识部分。并且作图内容往往都是在实际工程中经常出现而且经常考虑的部分(比如今年的变形缝、去年的墙身大样、楼梯、卫生间隔墙等)。

复习的方法就是简单粗暴,利用几凡的技术作图集+补充其他构造图集资料,去抄绘并且了解、理解里面的几个关键构造层次。

个人建议大家自己先认真画一遍所有的知识点,整理下来。之后可以徒手快速手绘,目的是反复默图,不一定要花时间画的好看。

(第一遍作图可以认真绘制。后期反复默图时,讲求高效率手绘,画的不好看没关系。)

e. 技术方向各科目的复习

  • 建筑构造与特构

构造与特构的知识点很多很小,所以好的方式就是先背诵框架,再填充内容。总的来看,这两本书上的内容几乎都是需要去背诵的,为了减轻背诵的记忆负担,框架的搭建非常重要。

简言之,就是先背目录,再背标题,后填内容。

考试前的复习程度,应该到达:默背全书,至少也是很清楚的知道,知识点在哪一页的哪个位置。要达到这个程度。考试时你会发现,填空题的回答会非常流畅迅速!

(书本笔记较少,大部分笔记已自己梳理。只是重点内容会着重标记,一览无余。)
  • 建筑物理

建筑物理是技术考试内容最多的一本书,也是分数占比对多的一本书。对于建筑物理热、声、光三门学科,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复习方法就是“看书”。

按照XHM学长之前给我们的经验,看这本书的遍数,对考试的得分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复习的时候,需要对概念定义进行正确的理解,书本上大大小小有各种知识点的计算公式,虽然没有明确说会考公式,但从近年的考试来看,考察的内容的理解和依据,很多都源于对公式的理解。(比如室外综合温度与等效温度,蓄热系数,混响时间,稳态声压级等等)

  • 建筑节能

这本书的历史笔记久,很多内容也已经删除更新了。建议大家如果要买的话,还是看买到老版的书籍,知识笔记全一点。但是因为上面很多内容考点都是固定的,可以直接用几凡ppt和七书上的内容复习。

  • 建筑构造图解

这本书适合复习时间充裕,前期做技术知识准备的同学去看。后期冲刺时间较少的就不必画太多时间去研究了。有些同学对构造中的一些概念不太理解的,可以从这本书上好好学习一下。

f. 复习背记的方法

  • 看书

《建筑物理》、《建筑构造》、《建筑特种构造》、《建筑节能》四本书,应该从头到尾按周期保持反复的阅读。深度阅读而不是走马观花。

要注意知识框架搭建的层次,按照目录大标题—章节小标题-知识版块-知识点,这几个层次去逐层背诵。看着感觉十分麻烦,实际上背诵的时候,你会发现,框架搭建起来非常的快。

框架搭建好后,每天背一点知识点,往框架里面去填,最终知识点呈现体系化、版块化地印刻在脑中,回答时则得心应手。笔记的方法可以按照我前面的计划,以每个月为周期,最终可以复习三遍。

  • 补充知识

近年的考试中出现了很多规范类的知识点,并且有一部分的规范数据有所修改。例如必看的几个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一定要把其中常见、常用、重要的数据类做一下标记或单独摘抄出来。

比如我当时对于高层建筑的防火,环道,防火分区,楼梯间,疏散等等知识,单独整理了完整的一张纸。

规范的阅读,不要求细读,讲究摘抄快速浏览,看到重要的就标记整理下来。有的规范看着很多,其实摘抄的内容很少,一天随便翻翻就搞定了。

  • 真题充分利用

技术方向真题,利用一套资料就行了,几凡的真题集和刷题小程序,已经很好用了。

一注的题目,有条件、有时间的可以买一下第三、第四分册的题目看一看,或者利用一注小程序也可以。以浏览和补充巩固知识点为目的。

真题要花大量时间,只是作为补充,要分区复习主次。考研真题才是最有价值的。

g. 经验总结和误区排雷
  • 深入书本是为了理解知识点,理解知识点最终是背记知识点,最终形成框架体系。

遇到没有考究,很难证明,甚至一些非建筑专业去论证的知识点(比如热惰性、声音的折射等等,这些困扰并引起往届同学多次争论的知识点,就不必钻牛角尖,记下结论即可,时间用在复习上,不必为此纠结和争论。)

  • 不要只看辅导资料,忽视了书本。

看书是最有效的巩固知识点的方法,因为书中对于知识点的解释,一定是作者斟酌并组织语言过的,为什么还要自己去钻牛角尖理解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好分数。

  • 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画图题,笔记的目的是好用,而不是花时间好看。

笔记的目的是为了清晰排列知识点,方便反复的复习。有些同学虽然很认真地做了漂亮的笔记,但花了巨大时间完成后,也就以为复习到位,丢在一边不看了。笔记是帮助记忆的,记忆才是目的,看过看懂并不等于记住掌握了。

  • 不必在一个刁钻的题目上,停留太多时间。

有经验的同学都知道我们会在备考的时候,进入到几凡的答疑群,这里每天可能都会有很多让同学觉得崩溃的题目疑问,引起大家的讨论。我们应该了解,真题都是往届的学长学姐回忆的版本,题目本身和答案未必就是完整的或者准确的。

我们遇到这样的题目,不是去扣题目的字眼,而是应该去找这类题目对应知识点复习掉。遇到没有明确答案的题目,大可直接放弃过去。

  • 整理的过程,就是组织框架,形成体系,深度理解的过程。

虽然会有点辛苦,但个人觉得,每人都可以准备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资料。整理花掉一部分的时间,一定是有价值的。

C. 政治

我的政治分数为68分,因复习时间有限,和预计的差不多。相比于一战,二战的复习政治给我节省了很多时间给专业课。所以对于时间不够的同学,抓住固定知识点的复习,那些尚未更新和把握不住的知识,不必自行整理,后期肖大大和包子涛都会整理出来。

另外,我没有使用1000题,原因是太花时间,并且对于时间紧张的同学性价比不高(后面我有分析)。个人觉得利用10年真题甚至就可以解决掉绝大多数的知识点了。

  • 书籍和相关资源

1)书籍: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10年真题、徐涛核心考案、肖八肖四、徐涛冲刺背诵笔记;

2)相关资源:空卡空卡空空卡、徐涛课程视频(马原、思修、毛中特)、张修齐课程视频(史纲)、B站资源等。

  • 复习阶段

9月份-10月中旬

徐涛强化班(2倍速观看)+肖秀荣10年真题。徐涛讲课十分生动有趣,框架也清晰。利用强化班熟悉知识重点分布情况以及框架的搭建。从10年真题中找答题的感觉,并且整理题目中当下年份重要知识点的答案(10年考题,绝大多数重点肯定是10年间有重复的)。

10月中旬-11月底

肖秀荣8套卷+马原解答题整理+冲刺背诵笔记。肖秀荣8套卷最高效的用法就是只做选择题+只看马原解答题。只做选择题,并梳理选择题模糊、答错的题,解答题部分只看、只看一下马原的材料和对应的答案,寻找答题的套路和逻辑。此时可以开始梳理马原的题目类型和文字材料。

有人会问,押题还没有出你怎么知道该如何梳理?个人想说一句,十年的马原解答题,有些内容的回答是几乎没变的: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与客观规律)、人与自然、联系与发展(新旧事物)、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矛盾(主要与次要)、认识与实践、感性认识与理想认识、认识(反复与无限)、真理(绝对与相对)、唯物史观(群众创造历史)......回顾十年真题,这些还需要后期老师总结吗,任何时候,利用书籍资料稍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

12月份

肖四+肖秀荣时政+空卡背诵笔记+肖秀荣最后押题。12月份就是背诵的时间。选择题部分,通过肖八肖四一共十二套试卷,选择题12×33=396题(曾经有多战的前辈说,1000题去掉里面的真题和偏僻冷门考点,真正有用的也就600题上下吧),肖八和肖四如此精华,就已经占了400题了,再加上10年真题的选择题知识点,再加上最后的押题,还要啥手表呢。

此处想和肖大大说声抱歉可能1000题对时间紧张的同学似乎不太友好)。肖四的背诵不是傻瓜式的,这里推荐空卡背诵的视频,公众号和B站都会有空卡的技巧背诵,绝大多数还是十分高效的。最最最重要的(重要的说三遍),临近考试几天,肖大大会出一个临考前的押题资料,大概一个PDF文件,每年都能在里面找到一些考到的知识点,推荐考前关注至少要浏览一遍。

  • 政治总结

1)尽量早开始(晚开始也不着急),学会理笔记;

2)教学看徐涛,题目资料看肖秀荣;

3)真题完善知识点,选择题“八+四”,解答题“四+押题”;

4)肖四背记要巧计,实在不行图示意,最后看看肖押题。

D. 英语

我的英语成绩也是68分(六八六八,狗哥就发)。虽然复习时间有限,但比估分还是少了几分,我的判断可能是作文书写和新题型的一题出了点问题。废话不说,上经验。

单词

贯穿9-12月的全过程。我的英语词汇量在于我的平日积累,此处推荐一个背单词的app“不背单词”(名字就很吸引人=_=),我很喜欢用它来制定自己真题不会的单词书。

回忆工作阶段,每天去院里要坐5站地铁,刚好可以在不背单词上刷一组单词,复习一组单词书里的单词。每组设置15个,刚好30个。所以说尤其对于时间充足的同学,一定要学会利用碎片时间去学习零碎的东西尤其是单词这种。

长难句

时间充裕的,可以看看新东方的长难句解析。时间不够的,请直接看新东方的翻译题教学视频。利用8年多的真题翻译题,8*5=40题。相信已经可以覆盖所有出现的句型了吧。(其中不乏那些奇葩的断句、嵌套的句型、斟酌词语的翻译)

阅读

请先买三套干净普通的真题试卷(较新十年的),做三遍真题!

很多时间充裕的同学,会选择翻译全篇或者摘抄长难句翻译解析。从学习语言的方法上,我觉得这是很好的方法;但在应试复习上,我觉得性价比并不高,花的时间太过于多,成效要一段时间才能浮现。所以阅读上,我只推荐大家,做三遍以上真题。怎么做呢,很简单:请在做过的每篇文章中,找到题目答案依据的句子,划出来。同时在题目选项旁,写出对的理由和错的原因。

对的理由就是你划出的句子,没懂就翻译,没依据再联系上下文;

错的原因不外乎无中生有,错换内容,明显反向,自我YY等等。其中自我YY是绝大多数错过正确答案时犯的错误,而出题老师选项的设置,偏偏就引你去YY一些自我总结、自我理解。借用一句话:阅读理解不是理解,我们只做答案的搬运工。

第一遍以此练习,第二遍规定时间加速,第三遍养成思维习惯,这时候,做题的感觉应该是:每做一题,自己都能很明确地指出答案在文章的哪句话中,每个选项能立刻说出它错在哪儿。

新题型

阅读好的同学新题型一定不会差。阅读做到后期,新题型几乎全文都可以读懂。新题型不要求通读,练习方法其实也很简单。

1)排序题:找到各个段落之间的内容上的重复出现和逻辑联系即可,每篇都用笔划出来。

2)标题题:概括段落结合选项排除法即可。

翻译题

直接看新东方翻译题的解析视频。

顺序是:先自己翻一遍,再看该题目的翻译。总结一下老师是如何“断句、理语序、提升语言表述”的。切莫养成逐词翻译,生硬翻译的习惯。

一个好的方法是,你读懂之后,按照舒服的语序,用自己的中文复述一遍句子表达的意思,再修改描述,用对应句子中单词的表述替换中文语序的描述。自己的母语,当然是最自然舒服的语序啦。翻译不要生硬,在于信、达、雅,为了使结果生动,适当增加词语或更换描述都是可以的。而且翻译题全国考生普遍的分数都不高。你能将一些关键词语、词组或从句的嵌套处理好,至少在1分以上,那一共就5分了,是很容易拿到的。翻译能拿6分以上就是很高分了。

作文

不用多说。除非是英语写作高手,若不是请早早准备模板。尽量在11月份前准备好,11月份之后,用自己的模板,就开始写历年的作文题目或者模拟押题。稍微推荐一下王江涛的作文视频,我建议可以提早看一下,因为他的作文课,学到的是作文的综合能力。模板请至少准备2类。正向话题和反向话题的,到时候可以有的放矢。

建议大家准备自己的模板,据说近年改卷老师对一些反复出现的表述会比较敏感,因为老师觉得那些超级华丽的句式往往不是在考场上可以现场作出的,模板的嫌疑会更大一些。因此语言扎实,语法无误,描述干净利落,三段式有序阐述,就能得很好的作文分数了,而且近年大家作文的分数都不会相差太多,高分依然是凤毛麟角,所以作文大家稳定准备就可以啦,不用花太多时间

最后提醒大家,早早买一份模拟答题卡,练习的时候同时练习书写!书写干净的大多数都是好分数,这是大比例趋势。

第五部分:写在最后

三个月的时间,也许我的成绩在其他同学看来,并不是亮眼的。但一路走来,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长,尤其是对家庭、生活、工作乃至人生的一次静心思考和凝练。分数有不同,但大家目标都相同,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对自己人生的挑战。

二战准备同济建筑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现在回头想想还是紧张的。写下这篇万字的经验贴,并不是为了凡尔赛文学,而是希望从我自己的这种紧张节奏中,能够把我更高效的学习经验给到大家,希望大家能从我这种紧张到狗的节奏里,看到追寻同济建筑的更多希望。时间更加充裕的大多数同学,一定可以脚踏实地,不骄不躁,落实每天,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踏近。读研不是人生的目的,不是人生的判定,读研只是一种静心下思考后的坚定选择。虽然圆梦同济,但我并不觉得自己是个厉害的人,也许只是因为多一些勇气和多一些努力。我们都是鲜活的人,平凡的人。

最后我一定要感谢:家人的全力支持和鼓励,朋友们和历届前辈们的帮助;

感谢XHM学长的指导帮助;

感谢GYZ仙女给我的复试幸运摄像头;

感谢Y妈对各课程的支持;

感谢上海纽约五:XRQ、GYZ、土土、蓓爷、二狗,五人组的欢乐;

感谢复试快题小虎队成员:Yo姐、LYF、MJW、WMM、HCC、SCR、LPF,大家的互帮互助,欢声笑语和各种吐槽,有大家的氛围既紧张又愉悦,愿小虎们未来越来越强壮;

感谢复习阶段工作项目领导的支持和鼓励;

感谢复习时给我无限欢乐的《脱口秀大会》(王勉,雪国列车,Rap小浣熊呼兰等等一帮乌合之众);

感谢生活,感谢曾经的愉快与不愉快,感谢…END。

▧ 相关阅读:

几凡红榜

【重磅】 | 几凡2021年同济研究生复试红榜!

【重磅】 | 几凡2020年同济研究生复试红榜!

【重磅】 | 几凡2019年同济研究生复试红榜!

特大喜讯 | 几凡2018年同济研究生复试录取喜讯

复试榜单已揭晓,17考研尘埃落定|内附复试快题考场高分原图

 21同济考研经验贴 

21研途 | 从一战135分到二战140分,看双非学姐如何同济快题双连冠

21研途 | 以“大综合提分42分”为例之如何取得21初试学硕第六的总结汇报

21研途 | 双非学姐一战高分录取同济建筑秘籍

21研途 | 双非学姐一战同济初复试总分第八——做有准备的“幸运儿”

21研途 | 本科未过评估如何一战同济上岸之平衡好课设与复习的绝招

21研途 | 看在职湖大学长高效率考取同济(又名:学长的编年体花式介绍考研史)

21研途 | 双非学姐如何乐观应对压力,取得同济建筑学硕第十

21研途 | 本科双非,我是如何一战同济初试专硕总分第七

21研途|上交初试、初复试总分双料第一以及快题148分,工作一年后我是如何做到的

21研途| “从西交到上交”建筑小白如何取得上交总分第二

21研途 | 我是如何两个月取得上交初复试总分第三?

21研途 | 看山建学长如何取得同济初试第二?

21研途 |合工大学长“有惊无险”一战同济复习攻略

21研途 | 三跨学姐工作两年后如何收心学习圆梦同济?

21研途 | 双非三跨学姐如何取得快题第一140上岸同济

21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取得初试快题方向第五的?

21研途 | 放弃保研的我,如何备考三个月一战上岸同济

21研途 | 快题0基础,如何短时间高效复习一战上同济?

 20同济考研经验贴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试总分第一以及技术第一的?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复试总分第三?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复试总分第四?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初复试总分第五的?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试第五和初复试总分第八的?

20研途|我是如何一战取得同济初试快题第一、总分第三的?

20研途|工作两年,零基础如何从会计三跨高分录取同济建筑?

20研途|工作两年的我如何再战同济取得初复试总分第九?

20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试总分第四?

20研途 | “笔记无纸化”的我如何取得一战初复试总分第十二?

20研途 | 双非学长如何一战取得同济初试总分第六和历史高分?

20研途 |我是如何取得同济初试总分第八的?

20研途|震惊!一战初试第十教人如何“偷懒”考上同济?!

20研途 | 一战同济初试专硕第六教你做快乐的“快题宝贝”!

20研途|从快题第一到大综合第一,同济初试总分第六是怎样炼成的?

20研途 | 重度拖延症保姆级一战同济,逆风翻盘攻略!

20研途 | 跨专业一战同济上岸,我拥有哪些“黑科技”?

20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同济初试以及初复试总分双料第一的?

20研途 | 放弃硕博连读,跨专业的我如何成功跳入同济建筑的“坑”

20研途 | 一战同济设计方向上岸的我曾经陷入的“思维怪圈”

20研途|从总分315到361上岸同济的提分全过程

20研途 | 双非学姐如何一战同济设计方向初试总分第三名?

20研途 | 工作一年,双非学长如何一战录取同济?

20研途|当快题能力者考了历史?aka“积极焦虑者”、“54分提分机器”   

20研途|一战同济上岸设计方向第十名,什么是“下限理论”?

20研途|土木女如何成为学院一战成功跨考上岸同济建筑第一人?

20研途|零基础的我是如何从纺织工程三跨录取同济建筑的?

20研途 | 一战上岸同济的我到底拥有什么“秘密武器”?

20研途 |双非学长如何三跨一战上岸同济并取得历史高分?

 19同济考研经验贴 

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初复试总分第一的?

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初试学硕总分第二以及大综合第一名

研途 | 我是如何取得初复试总分第三?

研途 | 我是如何考到快题第一的?

研途 | 复旦广告女是如何一战跨考成功搬砖的?

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复试快题第一,初试专硕总分第五

研途 | 我是如何从一战快题130到再战初试快题第二,复试快题第三!

研途 | 我是怎样一战跨考高分录取CAUP的?

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跨考初试总分第八的?

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取得同济技术方向第一?

研途 | 双非学姐如何逆袭同济建筑学初试总分第九?

研途 |19高分跨考同济建筑,这是我的一点经验

 18同济考研经验贴 

编辑丨小凡编辑室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