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爱京剧到何种地步?一不小心就创出了8个第一!
上一篇小克勒讲到为京剧定名的为何是上海人?
上海蓬勃的市场、发达的传媒、融合国际视野的文化氛围都使京剧在上海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发展。
这样的京剧上海人怎能不爱呢?而上海人爱京剧到何种地步呢?小克勒只想到了这句话来表达:爱Ta就要改造Ta!
你见过全是唱京戏的演员表演的时装戏吗?
你听过西洋乐器伴奏的京剧吗?
你感受过京剧舞台上如好莱坞大片似的各种景片、灯光、甚至机关吗?
也许,对21世纪的我们来说,见怪不怪,但小克勒要说,这些可都是百年前的我们的上海首创啊!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上海人对京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方方面面的大改造,并且一不小心就创出了许多第一!
💗
1876年,在上海的申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而这里面便出现了“京剧”两个字。从此,“京剧”便被上海人定下了。
同治年间,在上海申报上就有“今日戏码汇总”,专给京桂园、丹桂舞台,这些专门演京班戏的剧场做广告。
1904年,陈去病与汪笑依等在上海发起创办的、中国第一种以戏曲为主的文艺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
在北京演戏以剧团为阵营,诸如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一个个剧团出演。
而上海自金桂园、丹桂茶园以后,便以茶园老板为阵地,打破了剧团、甚至剧种的界限,优化组合。
1903年,“南方四大名旦”之一冯子和,率先与汪笑侬、夏月珊、月润昆仲合作,排演了时装新戏《玫瑰花》,是为上海京剧时装现代剧之先声。
1917年6月2日,冯子和与盖叫天将《红菱艳》演于上海天蟾舞台。
冯子和自饰女主人公红菱女,对该剧作了大胆革新,不贴片子不包头,仅梳一条高把根的粗辫子,身着粗布衣裤,腰系围裙别开生面。
同时在音乐伴奏上,也作了新的尝试,除原有的文、武场面外,开创了加进钢琴和提琴伴奏的先例。
1945年,上海还上演过一出全部由京剧演员演出的音乐剧《孟姜女》,由终生为中国民族音乐贡献力量的美籍俄国犹太作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担当指挥,上海工部局乐团伴奏。
这些创新,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基因是分不开的。
下图中的这个新舞台,据说是可以将汽车开上去的。
这些革新创造,也与我们上海的城市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京剧”来上海前,舞台上只有一桌二椅;而到了上海,灯彩、景片、甚至是舞台机关都出现了,上海的众多创新之举促进了京剧的发展。
这是当时的一个京戏的舞台机关。有没有好莱坞大片的既视感。
其实一切创新,它都与时代背景相连,而真正沉淀下来的,便成了经典。
京剧在上海发展至今,走了一条南北融合之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融合先进文化,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形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京剧。
这不也是我们上海的精神所在嘛!
你可能还想看
特别感谢
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静安区文化局
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