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

肥胖症    可另查肥胖
  (概述)
  肥胖症是营养过剩引起的一种营养紊乱性疾病,它的特点是机体脂肪含量过多而致体重过高。如果小儿体重过高而脂肪含量并不过多,则不能诊断为肥胖症。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标准体重20%者即可称为肥胖症。肥胖潜伏着许多疾病的危险,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呼吸通气不良、骨关节炎等。同时,肥胖儿童还存在应激反应低下,抗感染能力降低,不能耐受麻醉和外科手术等。肥胖症的治疗和预防均需长期坚持。本病仍是目前儿科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国内发病率在儿童为6%一9。5%,近年来,由于营养条件改善,以及各种营养保健食品面世,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日益增多。
  中医没有肥胖症这一病名,但对肥胖症早已论述,《灵枢.卫气失常》:“人有脂,有膏,有肉”。这里的脂膏形体则指肥胖,并认为脂质来源于津液。《景岳全书》说:“津液和合为膏,以填补于骨空之中,为脑、为髓、为精、为血。”清代《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说:“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盲丰满。”指 出肥胖症的发生与食物摄入过量有关。
  现代对小儿肥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提出预防肥胖症要从妊娠、婴儿期开始,对中医辨证进行了深入研究,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化,研制出一批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中草药减肥药品,易为小儿接受的减肥食品及外用保健品也不断问世。这些临床研究成果增加了肥胖症的治疗手段,提高了疗效。
  在实验研究方面,进行了减肥药对小白鼠有抑制体重增长,对高脂血症动物有降低其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作用的实验。也有针刺降低其外周血5一羟色胺水平,针灸促进脂肪代谢,使产热增加,消耗积存脂肪等作用方面的研究。
  此外,全国肥胖研究学术会议到1994年已召开过4次,使肥胖症的研究更加广泛深入。
  (病因病理)
  一、病因
  引起小儿肥胖的病因有外感因素、食伤因素、正虚因素。
  1.外感因素 外感湿邪,入里内蕴于脾,复因脾虚,湿自内生,外内相合,化为痰浊,壅于肌肤,发为肥胖。
  2.食伤因素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素问.通评虚实论》:“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肥甘损伤脾气,脾弱胃强,胃强则消谷善肌,摄食过多,脾虚则内湿不运,日久躯脂满盈,发为肥胖。
  3.正虚因素 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两虚,水湿不运,内停化痰,壅滞于中,先天遗传的影响,父母肥胖者,子女亦多肥胖。
素体阴虚,发热病后耗伤阴津,肝阴不足,肝失所养,或肝阳亢盛,灼津为痰,壅于肌肤为肥胖。
  二、病理
  1.病位在于脾胃肝肾 小儿肥胖症的发生无论是什么原因,均以痰湿,脂膏积于体内致病。脂膏来源于食物之中,属津液之一,正常情况下,经过脾胃的吸收运化、肺的输布、肝的疏泄、肾的气化,保持动态平衡,营养着全身,若脾胃肝肾功能失调、津液及膏脂的生成、输布、利用失常,则水湿、脂膏停于体内,外而四肢百骸,内而脏腑经络,无处不有,积于血中则血脂增高,停于皮下则肥胖。由此可见,肥胖症的病变脏腑主要与脾胃肝肾有关,少数与肺有关。
  2.病理因素湿痰瘀滞 肥胖的发生与湿痰有密切关系,无论是禀赋不足,脾肾两虚,或肥甘伤脾,或外湿入里内蕴,均使痰湿内生。脾喜燥恶湿,痰湿困阻中焦,运化失司。壅于肌肤则生肥胖。湿痰日久入络,使血行涩滞,气滞血瘀,脂质转化失常,变症丛生。
  3.病机属性本虚标实 肥胖症的体质特点为“肥人形盛气衰”、“肥人气虚有痰”,属本虚标实,脏腑虚弱,津液失常为本,痰湿、脂膏积于体内为标。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常不足,肾常虚,多食肥甘、少动等诱因,致使精微不归常化,水湿内停,聚湿生痰,痰从脂化,酿成脂膏积于体内则为肥胖虚浮之标实证,脾肾气虚,常感疲乏无力,肢体困倦,腹满气短之本虚证。

  4。病情演变可分轻重 小儿肥胖症由于致病原因不同,病程长短不一,以及治疗效果和饮食习惯的差异,其病情演变有轻重之分。由于过食肥甘,活动过少,或感受外湿所致者,病程短,症状轻,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者为轻症。小儿肥胖症以轻症居多。
  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两虚或肝肾阴虚,父母体胖遗传,自幼肥胖者,久病不愈,痰湿内停、体重超过50%者为重度肥胖,日久入络,阻滞经脉,使血行滞涩,脂质转化失常,清从浊化,脂膏内聚,浸淫脉络,阻滞气血,损伤五脏,则变证丛生,出现胸痹、眩晕诸症。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常会阴阳离决,引起死亡。儿童肥胖症虽重症相对较少,但久病及成年后则存在由轻转重的趋势。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参考1991年上海召开的全国第3届肥胖病研究学术会议制定的小儿肥胖症诊断标准第3次试行稿。
  1.有食物摄入量过多史,人工喂养过量、过早(生后1—2个月内),添加淀粉食物是婴儿肥胖的促进因素,主食及肉食过高,活动少,喜甜食及油脂类食品,少见于年长儿及青少年。
  2.四肢肥胖,以上臂及股部为明显,并在腹部、乳部、肩部脂肪积聚,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者轻度肥胖,超过30%一50%者为中度肥胖,超过50%以上者为重度肥胖,超过正常10%一20%为超重。
  3.男性学龄儿童体积指数(BMI--体重ks÷身高m)超过18,女性学龄儿童超过17.5,可定为肥胖,低于15均可定为消瘦。
  4.肥胖儿身高增长一般较非肥胖儿稍快,骨龄正常或超过实际年龄,性成熟正常或提前。年长儿易患股骨头滑脱和Blunt病。严重肥胖儿还可表现有睡眠窒息发作,白天发困,甚至心衰。
  5.实验室检查 血浆胰岛素基础水平高于正常,糖耐量常降低,血糖倾向增高,血总脂、胆固醇、甘油三脂及游离脂肪酸均常增高。
  二、鉴别诊断
  1.单纯性肥胖 体格发育良好,生长亦较迅速,骨龄增长稍快,脂肪堆积在面颊、下颌、胸腹部及臂部,口、眼、鼻相对显小,外生殖器相对较小,四肢肥胖以上臂及大腿明显,手背厚,手指长而尖。小儿此型最多见。
  2.间脑性肥胖 可为间脑器质性病变的结果,因脑炎、结核性脑炎、脑积水、脑肿瘤等,病变侵犯和压迫下丘脑而引起食欲亢进或糖代谢障碍亦可造成肥胖,食欲波动,睡眠节律反常,体温、血压、脉搏易变,应结合X线颅骨片、脑电图CT及下丘脑一垂体功能检查,确定病变在下丘脑或垂体。
  3.柯兴综合征 因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产生过量皮质醇所引起,脂肪呈向心性分布,面颊肥胖呈满月脸,肩背呈水牛背,躯干明显而四肢脂肪分布较少。皮肤丰满,面红润,有粉刺,年长儿童腹壁及大腿皮肤有紫条纹。毛发多,有胡须及阴毛。血压增高,肾上腺肿瘤在腹部可扪及肿块,可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及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鉴别肾上腺皮质增生及肿瘤。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1。辨识常证 肥胖症在小儿有脾虚湿阻、胃热湿阻、脾肾两虚、阴虚内热之分,辨证可从病因、全身症状两方面入手。若由饮食无度,过食肥甘,损伤脾胃,或脾胃气虚,运化失司,水湿内停,聚湿生痰成肥胖者,常兼有脾气虚的见证,如乏力肢体困重、纳呆、腹满、尿少、舌红淡胖、脉缓等.如湿阻不化,郁久化热,或脾胃阴虚,燥热内盛,则消谷善饥,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若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两虚,脂质不能转化利用,则肥胖伴有腰腿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缓无力。若肝肾阴虚,虚热内生,则肥胖伴有头胀头痛,五心烦热,头晕眼花,舌红少苔,脉弦细等。
  2.辨别轻重 肥胖轻症,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除肥胖外全身症状轻。重症则体重超过50%以上,且伴有明显脾胃肝肾失调,气虚痰湿阻滞,日久入络,阻滞经脉,脂膏转化失常,损伤五脏,变证丛生,睡眠窒息发作,白天发困,气短、发绀、心悸,出现中风、胸痹等症,甚至危及小儿生命。
  二、治疗原则
  由于本病病理是正虚邪实,即以脾虚、脾肾两虚为本,痰、热、湿、膏、脂为标,辨证有虚实之分,但多虚实兼夹,本虚标实,故治疗以健运脾阳,消导利水为主要法则。由于国际上制定了统一的减肥规则,即减食而不厌食,减肥而不腹泻,减体重而不减力,故中医界也倾向于不用通腑和逐水治疗肥胖症。单纯中药治疗效果欠佳者,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方法综合应用。还必须适当控制进食量,特别是高脂肪及糖类食物,坚持锻炼,对治疗至关重要。
  三、分证论治   
  1.脾虚湿阻
  证候表现 虚胖浮肿,疲乏无力,肢体困重,尿少,纳差,腹满,舌质淡红,苔薄腻,脉沉缓。
  辨证要点 本证特点为虚实夹杂,若虚胖浮肿,疲乏无力,脉沉缓著者,则以脾虚为主;若肢体困重,腹胀甚,苔腻著者,是以湿阻为主.
  治法主方 健脾益气,化湿消肿。平胃散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苍术、川朴、陈皮、干姜、炙甘草、白术、茯苓、山楂。若气短乏力等气虚甚者,加黄芪、党参。
  2.胃热湿阻
  证候表现 肥胖壅肿,头胀眩晕,消谷善饥,肢重困楚,怠惰懒动,口渴喜饮,舌红苔腻微黄,脉滑小数。
  辨证要点 本证消谷善饥,恣食肥腻甘甜为胃热不化,痰湿阻滞故形体壅肿,肢困怠惰,苔腻,脉滑为本证特点,临证以实证征象为主,无明显虚象。
  治法主方 清胃泻热,除湿消肿。泻黄散加味。
  方药运用 常用药:防风、藿香,栀子、石膏(先煎)、薏苡仁、泽泻、荷叶(后下)、夏枯草(后下)、厚朴。便秘加草决明;口渴多饮加麦冬、天花粉、石斛、黄连。
  3。脾肾两虚
  证候表现 肥胖虚浮,疲乏无力,腰酸腿软,畏寒肢冷,舌淡红,苔白,脉沉缓无力.
  辨证要点 先天禀赋父母肥胖之体,脾肾两虚为本证特点。虚浮肥胖外,若疲乏无力甚,则以脾虚为主,若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夜尿多者以肾阳虚为主。
   治法主方 补脾固肾,温阳化湿。六君子汤五子衍宗丸
  方药运用 常用药:陈皮、半夏、茯苓、党参、炙甘草、白术、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包煎)、仙茅。兼有形寒肢冷加肉桂(冲服)、制附片(先煎),腰膝酸软甚者加杜仲、牛膝、女贞子。肥胖浮肿较重而且有气短气虚甚者,重加黄芪。
  4.阴虚内热
  证候表现 肥胖,头昏眼花,头胀头痛,腰痛酸软,五心烦热,低热,舌尖红,苔薄,脉细数微弦。
  辨证要点 肝肾阴亏的虚证,除肥胖外,主要以头胀痛、五心烦热,低热盗汗,舌边尖红少苔、脉弦细数为本证特点。
  治法主方 滋阴养血,减肥降脂.杞菊地黄丸加味。
  方药运用 常用药:枸杞、菊花(后下)、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丹皮、制首乌。若头晕头痛甚兼急躁易怒等肝火旺者,加煅龟版、川楝子。兼有心胸闷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瘀血症者,加丹参、檀香、红花、桃仁.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防风通圣丸 用于胃热湿阻证。
  2.七消丸 用于阴虚内热证。
  二、单方验方
  1.法半夏、陈皮、茯苓、炒薏苡仁、大腹皮各lOg,水煎服。用于脾虚湿阻证。
  2.赤小豆、生山楂、大枣各lOg,水煎服。用于脾虚湿阻证。
  3。黑白丑、炒草决明、泽泻、白术、山楂,制首乌,水煎服。用于脾肾两虚证。
  三、药物外治
  减肥降脂益寿带 咸阳中医药研究所研制,.茵陈、艾叶、丹参、广木香、枳壳、荷叶、二丑、草决明、泽泻等组成。昼夜佩戴于脐部,2个月换1次。
  四、食疗方药
  1。带皮鲜冬瓜lOOg,粳米、薏苡仁各30g,煮粥.每El工次.用于湿浊内阻证。
  2.薏苡仁30g,水煎服。用于肥胖浮肿者。
  3。枸杞子30g,代茶冲服。用于虚胖者。
  4.赤小豆长期食用.用于脾虚湿阻证。
   5.白茯苓、,百合各15g,粳米80g煮粥。每日1次。用于脾肾两虚证。
  6.炒莱菔子lOg,研细末,粳米60g,共煮粥。每日1次。用于痰湿阻滞证。
  五、针灸疗法
  1。体针
  脾虚湿阻 取内关,水分、天枢、关元、丰隆、三阴交、列缺穴。
  胃热湿阻 取曲池、支沟、四满、三阴交、内庭、腹结穴。
  脾肾两虚 取内关、足三里、天枢、曲池、丰隆、梁丘、支沟。可以取四穴,快速进针,捻转提插,得气后,用平补平泻手法,中等刺激,或留针20分钟,脾肾两虚用补法。每日1次,10次1个疗程。
  2.耳穴埋针 取穴:口、脾、肺、心、抻门、内分泌。备用穴:.耳迷根、交感、大肠、耳廓按常规消毒,以小号止血钳夹持揿针准确刺入耳穴,用小方形胶布固定,每次1侧,左右交替,3—4天换针工次,10次1个疗程。
  3。耳穴压丸 取穴:脾、肺。备用穴:神门、交感。耳穴按常规消毒;王不留行籽高压灭菌,阴干,用胶布贴压所选耳穴上,并予以按压,嘱其家长于每餐饭前代为按压穴位5分钟,按压时局部以有痛感为佳。每7天更换1次,4次为1个疗程。
  4。隔姜灸 取穴:阳池、三焦俞。备用穴:地机、命门、三阴交、大椎。每次取两穴用隔姜灸法,艾炷高lcm,柱底直径0.8cm,鲜姜片厚2mm,待患儿感到施灸局部灼热难耐,易炷再灸。每穴灸3—4次;每日1次,30天为1个疗程。
  5。皮肤针 取穴:膀胱经背俞穴,中下腹两侧脾经、胃经、带脉的腹前部位。常规消毒,用七星针作轻度叩刺,在每条经脉区间往返叩打3遍,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六、推拿疗法
  循肺、胃、脾经走向推拿,点中府、云门,提胃、腹结、气海穴.再推拿膀胱经,点睥俞、胃俞、肾俞。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防止小儿肥胖症,母亲是关键人物。母亲怀孕前便应培养良好膳食习惯,以减少肥胖儿的出生。
  2.鼓励母乳喂养,防止过早采用淀粉食物喂养婴儿,儿童采用平衡膳食,定期监测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鼓励小儿多运动。
  二、护理
  1.不要经常指责患儿进食习惯,以免发生对抗心理.
  2.饮食以低脂、低糖、低热量食物为主,多食蔬菜,适量增加麦麸等粗纤维食物,多用素油,少吃动物脂肪、限制零食、干果。
  3.对严重肥胖而并发气促、低氧血症等,应注意给予及时处理。
  (文献选录)
  《灵枢。卫气失常>):“人有肥、有膏、有肉”。“胭肉坚,皮满者,肥。“腘肉不坚,皮缓者,膏。”“皮肉不相离者,肉。。“必先别其类型,血之多少,气之清浊,而后调之。”
  《医学实在易.卷之四》:“素禀之盛,由于先天。……然素盛之人,外邪难入而亦难出,不可不知,防风通圣散,'表里俱病者宜之……大抵素禀之盛,从无所苦,惟是湿痰颇多,以一味丸,制苍术常服,即是欲病延年之剂,又二陈汤加减最宜,火盛者,吞乾坤得一丸。”(乾坤得:末制大黄为丸。)
  《石室秘录》;“肥人多痰,乃气虚也,虚则气不能运行,故痰生之。”
  (现代研究}
  一、药效学研究
  肥胖症的药效学研究,主要观察中药对动物体重及体内脂肪的影响。金惠铭等给12只大鼠胃内注射降脂减肥药(其有效成分为精制大黄),每次0.25g/100gbw,每日2次,6天后发现与对照组比,用药组体重增加不明显(P>0.05),饲料摄入量减少,胃排空时间明显延长(P<0.05),肠内容物移动速度明显加快(P<0.05),腹壁脂肪细胞大小不匀,细胞内脂肪染色较浅,提示降脂减肥药的疗效与上述改变密切相关。刘佳佳等报告30%轻减2号(草决明、荷叶等)对小白鼠有抑制体重增长作用,且与剂量有关,10%煎剂组对体重虽有抑制,但统计学处理不明显,轻减2号对高血脂症动物有降低其胆固醇及甘油三脂作用。焦东海等实验证明,大黄灌胃两周后,大鼠体重明显减轻,与摄食减少、排便增多有关,大鼠体内脂肪分布也有变化,腹壁脂肪厚度不变,但腹腔内脂肪沉积明显减少。心肝肾脏重量无明显变化,腹腔内脂肪细胞轮廓模糊,染色变浅,边界不清,有局灶性溶解现象发生。表明可能有溶解或抑制脂肪细胞内脂肪合成作用。
  二、临床研究
  陈敏先将337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分3组,甲组以降脂减肥片(以大黄为主),乙组以王不留行贴压,丙组空白对照,结果7日内减肥均值分别是1.98kg、1.119kg、1.05kg,腹围缩小分别是9。88cm、6.18cm、4。96cm,降脂减肥片组效果优于其他两组。解放军305医院千莲弼对500例肥胖的青少年用防风通圣散、防己黄芪汤,取得较好效果。张淑宇采用饮食控制、心理治疗与行为矫正、运动、中药等综合减肥措施,利用暑期夏令营形式治疗505名中、重度8—16岁小JLI]E胖,10天治疗班体重减轻3—10kg。李春生等用消补减肥片(黄芪、白术、蛇床子、姜黄、香附、大黄等)与防风通圣散及月见草油胶丸对照,治疗单纯性肥胖124例,其中9—14岁10例。结果表明:减肥片的疗效和降低体重指数的效果显著,优于另外两种对照药,该药不仅能降低单纯肥胖的实际体重,减少体内脂肪贮存,使血中甘油三脂水平向正常方向逆转,还能改善肥胖相关症状积分值,该药服后对食欲和体力无明显影响,反见大便次数较服药前略多。此外,该药还能促进体外培养肝细胞的有丝分裂,推测在延缓衰老和提高代谢率方面有一定实用价值。闫兆君用四通减肥丸(升麻、槟榔各30g,姜黄18g,淫羊藿、炒苍术各10g,泽泻12g,泽兰24g,共研末,水泛为丸。每次6g,1日3次,饭前30分钟口服,每3周停药3日,3个月1个疗程)治疗32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总有效率96.88%。时毓民等将49例小儿肥胖症分为3组观察,西药组以芬氟拉明10mg,每日2次,饭前30分钟服,渐加至10mg,每日3次,10岁以上服至20mg,每日3次,疗程平均3.3个月;中药组服精制大黄片(上海中药一厂出品),每片0。25g,含生药lg,7岁以下每次l片,每日3次,7岁以上每次2片,每日3次;中西药组用精制大黄片加芬氟拉明,方法同前。中药及中西药组疗程平均为2。75个月.结果中西药组优于单纯西药及中药组。
  三、针灸研究
  1.针刺可改善糖代谢异常 针刺可使甘油三酯、胆固醇回降,针刺前血浆环腺苷酸(cAMP)水平低于正常水平,针刺后cAMP回升,cAMP通过激活蛋白酶进而激活脂肪酶,从而促进脂肪分解。肥胖患者植物神经平衡指数(Y)低于正常人,植物神经外周介质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明显低于正常值,而血乙酰胆碱酯酶(AcbE)、唾液淀粉酶(S—Am)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患者交感神经功能低下,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针刺后Y值回升,NA、DA明显升高,而且S—Am、AcbE活性下降。对内分泌影响 针刺可增强患者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和交感一肾上腺体质两个系统的机能,促进体脂动员与分解,氧化产热,消耗多余的体脂,获减肥效应.
  2.对消化功能影响 刘氏观察79例胃热型肥胖患者针灸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SPG)、胰淀粉酶(B—Am)、木糖排泄率的变化,结果针灸可降低患者SPG、B—Am水平,减低木糖排泄率。唐氏观察了肥胖者体表胃电图的变化,提示针灸可以延迟餐后胃排空,二项工作表明针灸可以抑制患者亢进的消化吸收。观察44例肥胖症患者针灸前后血浆5一羟色胺(5一HT)和组织胺水平,5-HT和组织胺可刺激胃酸分泌,5一HT还可刺激平滑肌收缩。因此,5-HT和组胺水平下降可抑制患者亢进的消化机能。另外通过对34例单纯肥胖患者测定血浆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在针灸前后的变化,发现针灸可提高PGE。水平,PGE2的增加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抑制结肠节段性收缩,促进腹泻。总之,针灸能抑制肥胖患者亢进的食欲,同时也抑制了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机能,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能量代谢,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脂的动员及分解。
  四、国外中医药降脂减肥研究进展
  1.单味药降脂 人参、黄芩、绞股兰、牛膝、柴胡、米糠、大蒜、韦氏大风子、囊状紫檀、灵芝、山楂、虎杖、降真香、贝叶多孔菌、山桃(朝鲜民间用药)、蚯蚓、绿茶具有降脂作用。
  2。中药方剂的降脂作用 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八味地黄丸、桂枝茯苓丸、三黄泻心汤、桃仁承气汤、钩藤散、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防风通圣散对高脂血症的血清脂质、脂蛋白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印度学者将诃子、毛诃子、荜茇、蒺藜、干姜、黑胡椒、香附、蓖麻子、菖蒲、莪术、姜黄、肉桂等制成不同片剂,治疗肥胖症,在体重减少的同时,血清7C、TG亦明显减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中药减肥药比化学合成药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国外服用中药减肥药已经成新热点。
  钱爱云探讨了小儿单纯肥胖预防对策,认为应从新生儿期开始进行,预防主要为科学饮食、合理喂养与营养,并加以行为矫正、心理修复、运动锻炼、保持良好习惯。张淑英提出要在妊娠期预防肥胖症及巨大儿。
  综合上述,目前对小儿单纯性肥胖症尚无中医辨证的统一诊断和治疗标准,临床研究缺乏严格科学设计。因此应加强药物作用的机理研究,研制出疗效好、副作用小的减肥中成药,研制有效、价廉、能被广大肥胖小儿接受的减肥食品及外用保健品,以提高防治小儿单纯肥胖症方法的科学性。

可另查肥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