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没轮子能安全着陆吗?

近日美国的一架A-10攻击机登上了新闻封面。据报道说,这架飞机在对抗演习时走火,座舱盖被炸飞,起落架也出问题。但飞行员沉着冷静,操纵飞机使用“机腹着陆”,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地面。

图:“弄坏了国家上亿的资产,还笑?!” 图片来自网络

起落架系统是飞机仅次于“发动机”和“飞行控制”的第三大重要系统。如果没有它,飞机就只能像火箭那样玩“一槌子买卖”,因此它的质量对飞行安全也至关重要。

但起落架毕竟与发动机和操纵系统不同,它不参与飞行控制(除了放下之后风阻变大),因此如果发生了故障,还是可以“博命一试”的。这种“博命”叫做“机腹着陆”,英文是“Belly Landing”,或者使用全称“Wheels-up Belly Landing”.

图:美国B-1B机腹着陆 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Belly Landing并不罕见。这主要是因为起落架系统非常复杂。它的机械部件太多,运动方式各异,各作动系统需要按时序紧密配合,因此出故障的机率当然高过航电系统,甚至比发动机系统的故障率还要高——拉总瞎猜的哈,专业人士可以查一下资料。

美国空军的训练强度很高,Belly Landing时有耳闻。上图是2006年5月,第七联队的一架B-1B轰炸机在迭戈加西亚(位于印度洋正中心)机腹着陆后的照片。当时这架飞机着火,但幸被扑灭。几天后它站了起来,起落架系统被修复。

图:国王无腿迫降 图片来自网络

“小飞机”Belly Landing的事件就更多了。一般情况下只要处理得当,不发生翻滚或侧翻,着火能及时扑灭,都不会造成严重伤亡。上图是去年2月,一架比奇King Air K90小型飞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亚瑟·邓恩飞行公园”机腹迫降后的情景。

根据报道,没有人在这次事故中受伤。

图:波兰航空767机腹迫降 Jetphotos图片

摄:Pawel Guraj

民航史上最著名的“Belly Landing”大概要数波兰航空的767迫降。2011年11月1号,波兰航空这架老旧的767-300无法放下起落架,不得不机腹着陆。这个事件被众多航空摄影爱好者拍下,成为了永恒的经典。因为机场准备充分(跑道铺泡沫),驾驶操作得当,230名乘客与机组人员“一切OK”。

现在大多数民航飞机“吊挂”发动机,容易在机腹着陆时导致翻滚,因此这起降落的难度不比哈德逊河滑降容易多少。但是机长Tadeusz Wrona和副驾Jerzy Szwarc临危不乱,成功地处置了这次险情。他们成为了波兰英雄,也改变了波兰航空“破旧飞机不安全”的行业形象——大家改口说,“技术好,没轮儿都能落下来,值得信赖!”

图:MA60也有这本事 图片来自网络

其实我国也有类似的英雄,因为我国是新舟60(MA60)的产地。MA60的起落架系统出问题较多,仅2014年MA60就分别在郑州、沈阳和榆林发生三起事故。但是都在飞行员沉着应对下,凭借高超的技术——最终顺利着陆,无人伤亡。

在2014年MA60的三起事故中,“沈阳”和“榆林”最后是正常着陆(报警解除,起落架也放下来了),只有郑州是“落地滑行时前起落架意外收起”,都不算是完整的Belly Landing. 因此严格地说,MA60于国内只在2002年发生过“机腹着陆”。当时一架武汉航空公司的MA60在宜昌训练,因为飞行员听不懂英语(警告系统是从美国引进的),所以就……没放起落架。

图:新舟60在榆林 摄影:拉上窗帘

忘记放起落架的情况其实也不罕见。今年五月份的巴基斯坦航空坠机,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飞行员忘记了放轮儿。专业的飞行员能够操纵“没轮儿”的飞机平安回到地面,“不专业的”飞行员却能将“有轮儿的”飞机摔得一塌糊涂……呃,这差别是有点儿大哈。

但如果因此捧波兰和美国,那也是不对的——还记得文章开头提到的B-1B么?美国军方调查后批评飞行员说:你TM忘了放起落架啦!

>>> 喜欢拉,拉到底,到底有AD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