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红楼:处处是慈悲,处处是觉悟
曾经有人说,爱好《红楼梦》的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
《红楼梦》的魅力令他们不知不觉就身陷其中,如痴如醉。
鲁迅说: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而把“红楼”读了二三十遍的美学家蒋勋,看到的却是慈悲。
他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有人说,蒋勋讲《红楼梦》,就是在分享自己的人生体会,是一个生命对其他生命的叩问和聆听,很真实、很感性、很深刻,也很美。
林青霞曾评价说:“听老师讲《红楼梦》的光盘,心里很安定,很容易入睡。”
中国古典文化学者叶嘉莹也称赞过:“蒋先生的感觉非常敏锐,他讲《红楼梦》,不但是细致,而且非常深刻,尤其他能够把这种细致深刻的感情用很有学理的语言表达出来。“
丨《红楼梦》没有结局,人生也一样丨
《红楼梦》是一本没有写完的书。
一部好的作品,有没有完成不是最重要的。高鹗和程伟元补写的后四十回,只是为了让大家过瘾的“结局本”。
蒋勋说《红楼梦》,只讲前八十回。
他说,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写法非常不一样。
最明显的例子:八十回以前,林黛玉出场,极少描写她穿什么衣服、戴什么东西。她就像梦一样,忽然来了,忽然走了,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王熙凤一出来,作者不惜重墨描写她的衣服,因为她是现世里的人。
八十回以后,林黛玉的衣服有颜色了,身上戴什么也有交代了,从一种心灵性的存在变成了一种物体性的存在。显然后八十回作者的层次低了很多。
在第八十回结束的时候,蒋勋感慨:
《红楼梦》读到某个阶段,你会希望走进人间,在夜市、官场、商场……所以,《红楼梦》的结局绝对不在小说里,而是在现实的人生里。
不同年纪读《红楼梦》,不同境遇读《红楼梦》,各有各的判断,一个人眼里有一个样子,就如每个人的梦大不同,每夜里的梦更是大大的不同了,《红楼梦》的妙处可能就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