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三境界
脉诊技巧归为三重境界,即“脉之形一形之动一动之势”,亦是学习脉诊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对喜好脉诊的同道有所启迪。
1.脉之形
此为第一重境界,是我辈刚刚接触脉诊时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形,即是指形状、形态而言,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物,脉犹如软橡皮管,'富有弹性,富有压力、张力,脉管中流淌的是血液,如水流一般,或湍急或缓和,或滞涩或柔滑,或小弱或洪大,皆可以用三指感触到。最初学脉,当从体会脉管的形态入手,方能按部就班的逐渐进步,古代许多医家怕后人学脉急功近利,遂写就了许多脉学书籍,乍一看上去,无不是在言脉之形态。上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王叔和的《脉经》,将脉分列为二十四种形态,下至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将脉增至二十八种特征,还有李中梓的《诊家正眼》、周学海的《重订诊家直诀》等,无不是先言脉形后言其他。
古人可谓用心良苦,可是祖国医学传至今日,脉学反而成了玄学,后人对其敬而远之,束之高阁。这与当下人们心气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有很大关系,一心只想一步登天,以视死决生、立判阴阳,反而不愿夯实自己的基础。这样走下去,很难登入脉学的大殿,即便能小有成就,也会走许多弯路。因此,对于初涉脉学的同道,首先要摆正心态,夯实自己的基础,从基本的二十八种脉形入手,用心体会脉管的形态变化,如前所述,将脉管视为富有弹性的软皮管,脉中血液视作水流,静心体会水流在软皮管中的感觉。心中放下所谓的浮沉大小滑涩形态,做到无“我执”,心中无脉的状态,然后布指于寸关尺三部,遵循由轻至中而沉的次序,先总按后单按再寻按的步骤,以体会水流的状态,指下有什么形态则心中映出什么形态,心如波澜不惊的湖而,稍有异常,则心中自然会映出异常的脉象形态。
例如,指下体会到水流退退进进、前进不流畅的感觉时,心中则记下这种状态,然后反复体会,这就是“涩”的特征,但是开始时,心中不可有涩脉的印象,以验证指下的感觉,否则费尽周折也难以登入脉学宝殿,因为一旦心中有所“执着”,就很难客观去感受山河大地的微妙变化,脉亦如此,慎之!古人虽有“轻刀刮竹,、“如雨沾沙,、“病蚕食叶”等对涩脉的描述,但这仅是古人当时指下触摸到涩脉脉形时心灵刹那间的感悟,如果我们心中总想着“轻刀刮竹”的感觉,指下便没有了客观的评价,就会导致“意以驭形”的结局。
所以,对于初学者而言,摸脉形,体会指下客观的形态是很重要的,是对初学者的试金石。有多少人卡在“意以驭形”的门槛上,难以自拔,若能及时领悟,再潜心学习,便可豁然开朗,进入脉学第二重境界。
2.形之动
此为第二重境界,学会触摸脉的形态后,对脉的各种形态有了初步了解,这时便可以用“心”用“意”去感受脉中水流的运动的各种姿势。亦即体会“气”的状态。明代医家李时珍说得好:“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阴阳之义…血脉气息,上下循环。”并明确指出:“两手六脉,皆肺之经脉,特取其以侯五脏六腑之气耳,非五脏六腑所居之处也。”说的多贴切妥当,脉中虽是血液在流动,但我们不可仅限于体会脉中血液流动的感觉,应从中医“气”的层而去理解并体会。
气以驭形,气动脉方应,有气,脉中血流及周围组织才有了生机与活力,也才能形成脉体“动”的特征。对此,张琪教授说得好:“人们如果只以心脏和血管的生理观点分析中医的脉诊,势必把中医脉诊的价值贬低,因而脉诊的真正精华也将无从得知。”因此,要静心体会脉形“动”的过程并不容易,首先须心平气和,心无杂念,心到意即到,心散意即散。其次,三指布指于寸关尺三部脉上,不可再执着于脉管的形态感觉,更不可想象指下的脉的起伏波动是心泵的收缩和舒张的过程,要想象指下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有思想、有活力,这即是“气”的层而。体会到这一点确实困难,没有坚实的基础作后盾,则难以有这种感觉。
另外认为,体会脉动的感觉犹如针灸一般,针透过皮肤的一瞬间,有的人指下便有了某种气流“拱动”的感觉,即古人所说“如鱼吞勾”的感觉,有的患者则没有感觉,再刺入深一点,若行若按,若刺若比,直到出现气流的那种“拱动”感。
总之,脉中及周围组织中运行的不再是血流,己是一股气流,流动的形态万千,变化不止。气动则脉应,气病则脉病,气流或漂浮或沉潜,或狂放或细弱,或滞涩难进或温顺柔滑,在脉上都会有相应的脉形体现,这时映在指下的虽难逃二十八种脉形,但己然有了神韵,即脉有了动态感。达此境界,对脉诊己经有了初步的见地,再潜心钻研,便可证悟到第三重境界。
3.动之势
此为脉诊的第三重境界。临床识脉,从体会脉形入手,而体悟脉形之动是一个过渡,量变到质变的过渡,体悟脉势则是入门之道,只有对脉势有所体悟,才算真正踏入了脉诊大门。
脉象的产生,究其本为“阳嘘阴吸”,而脉势是阴阳消长变化的直接体现《内经》说:“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的判别当从脉势入手,脉势己经上升到“神”的层而。《内经》言“脉舍神”,神变化莫测,若风吹云,变幻无形。若要体悟脉势的感觉,首先当从平人的“胃、神、根’,入手,《中医诊断学》指出:“有胃包括脉来从容和缓、脉应四时而动、胃气无形三个特点,有神即有胃气为有神、有力为有神、至数匀齐为有神,脉有根有二:一为尺部,一为沉侯,三部沉取或单按尺脉,脉来和缓有力为有根。”只有先体会了平人的有胃、有神、有根,方能“知常达变”,体会出病脉的异常特征。
诊脉即是此境界,在深入研究《内经》五形人体质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提出五形人的生理脉象,既包含了脉之形态,脉之动态,又涵盖了脉势的特点:'木形之人脉象的脉位较浮,脉体不宽,有急数之感,脉管有撼动性和发散性;火形人脉位浮,脉体宽,有洪数之感,脉管搏动震撼周围组织,随着脉象的搏动有辐射之感;土形人脉位中居,脉体宽,脉管厚,舒舒缓缓;金形人脉位中居,脉体不宽,有紧缩之感,脉体搏动明显,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脉管较薄;水形人脉位较沉,脉体宽,与周围组织关系不清晰,脉象跳动缺少撼动力,对《内经》所给出的五态人特征,临床反复寻摸,即可以识得正常五态人的脉象,在此脉象基础上,显现稍有的变化即为病脉。
达到脉势层而后,便可随心所欲,指下稍起波澜,便可映于心中。又如齐教授研究的脉象在心理诊断方而的应用亦是脉势层而的体现:'牲急躁则脉急数,是脉搏起始有急迫之感;性宽缓则脉迟缓,是脉搏起始段的缓缓袅袅之感;心高气傲、趾高气扬之人,脉多浮;性情镇静沉潜,则脉多沉;心小、做事谨慎之人脉体紧细;心胸宽广之人脉象宽缓;耿直之人脉象挺直;自私之人或防范意识较强的人,脉象收紧;性情随和之人,脉象宽而发散;精神敏感、易于担心之人,则脉搏高峰段有迅速滑过之感;心理懒惰之人,则脉搏起始段怠慢而散;思维清晰之人,则脉流畅;愚钝或性格怪异则脉涩滞。”四达此境界,便可真正踏入了脉学的天地。
4.结语
综上所述,脉诊是中华传统医学独具特色的一门艺术,可以洞知人的微妙变化,可以视死决生,可以准确指导临床治疗,不可不通。然而,时代虽然在进步,但脉诊却被人们束之高阁,遗忘在一个冷清的角落,认为玄之又玄,即使有志于学习脉诊的有志之士也苦于无门径可入,莫知所从。其实,脉诊的学习过程即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过程,首先须从最基本的脉体入手,方能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笔者将跟师学习的感悟总结为三重境界,希望对有志于脉学的同道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