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化痰,化哪的痰?
作者 王蓄之
二陈是《局方》里的方子。看一下原书主治,会发现主要是以脾胃问题为主的,恶心、呕吐,饮食生冷,脾胃不和。还有一些,是对心神的影响,比如眩晕、心悸。而那些我们最熟悉的痰,就是感冒咳嗽时吐的痰,并不在二陈汤的主治范围。不难理解,那种痰,是因为外感引起的。
当有外邪入侵的时候,身体里的矛盾是敌我矛盾,必须速战速决,把外邪赶出去才行。所以,化痰往往需要和解表、止咳、平喘结合在一起,用前胡、白前,苏子、紫菀之类的药,会更适合。
而二陈汤主治的,是身体内生的痰湿邪气。人体和这种邪气的关系,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需要慢慢去化解。当然,治外感病的时候,完全有可能用到二陈。但治外感时,二陈的作用一般是在配合,而不是主力。
二陈主治的,是脾胃的痰湿。可以说,这就是在治痰的根本,因为脾胃就是那个产生痰湿的地方。我们看痰的来源,不管生冷粘腻也好,肥甘厚味也好,主要都是从饮食,从脾胃上来的。现在,脾胃如果有痰湿停聚,那种粘乎乎的状态,你想想,人哪还有什么好的食欲呀;吃完饭,食物都堵在心口下面,一动不动;肚子一拍,砰砰响;有时候,还会觉得恶心,想要呕吐;真吐出来的话,经常是那些粘乎乎的液体。而这些问题,二陈汤都能治。
另外,这些痰湿虽然很粘,但是因为和水湿在一起,所以它们的流动性其实还是挺强的。随着气的推动,痰可以在全身到处流窜,其中一个很容易去的地方,就是心肺。肺就不用说了,每次咳嗽、喘,吐痰,那些痰是从哪来的?都是脾胃。心脏也是,因为主持血脉,所以那些进入脉管里的痰,随着血行,就能进到心里。
心这个脏,我们知道,是神安住的地方。痰一旦进到心里,就容易影响到神的状态,出现心慌、心悸。再向上蒙蔽清窍的话,还可能会出现头晕。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二陈汤同样是治疗的基本方。不过,因为问题有所偏重,所以我们通常会在二陈的基础上,做一些加减,组成更专门的方子来治。比如治心悸,我们就常用温胆汤;治眩晕,就更愿意用半夏白术天麻汤。
附: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
处方: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炮制:上为咀。
功能主治: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用水一钱,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