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第一部保障食品安全的法案是怎样诞生的?

安全

  当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而如今的美国已经很少有食品安全这种事了。不过,和今天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一百多年前发生在美国的食品丑闻,其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当时,美国食品曾比现在所有发展中国家的食品还毒,但有一个年轻人改变了这种状况,他冒险为民请命,甚至面斥总统九死一生,他就是美国的“食品药品安全之父”哈维·威利先生。

  一百多年前,美国联邦政府对食品和药物几乎没有任何监管。一些利欲熏心的商人,把苯甲酸钠注入坏了的西红柿中,蔬菜泼洒硫酸铜,硼砂除去烂火腿的臭味,毒牛奶曾经在一天之内害死了上万名婴儿。1866年,还在哈佛大学化学系念书的哈维,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发现了更惊人的秘密,民众每天食用的肉制品里面添加了大量剧毒防腐剂。年轻的哈维被彻底激怒了,他当即发誓,不管冒多大的险也要尽一切可能,让自己的同胞吃到干净安全的食物。

  毕业后的威利在普度大学任教,他注意到罐装食品为延长保存期而加入各种化学添加剂,这对人体非常有害。他冒险发布了毒牛肉的检测报告,愤怒的民众纷纷上街抗议,为食品立法的呼声此起彼伏。然而,食品立法改革受到了阻挠,瓜分食品行业利润的工会极力反对。他不顾一切找工会谈判,无奈势单力薄,最后以失败告终。哈维为了对抗强大的工会,他决定从政。1878年,38岁的哈维,在一次演讲中激昂陈词痛批无良奸商和工会,讲到动情处流下了眼泪,他的泪水感动了台下所有的人,包括美国农业部长。这位部长,当即把哈维提拔为了农业部首席化学家。

  担任首席科学家以后,威利立即在美国各个州,建立了多个食品检验机构,成立了有毒物质稽查分队,开始向让人愤怒的食品安全状况开战。在他的主持下,化学局出版了由八部分组成的“食品和食品掺假”报告,揭示出许多食物都普遍存在掺假问题。1902年他升任农业部化学局局长,在国会争取食品立法投票权的时候,却遭到难以想象的顽固反抗:工会的暗算、食品厂家的污蔑、死亡恐吓信,甚至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反对他,把他叫到白宫臭骂一顿。

  身处险境的哈维却没有后退半步,依然全力争取着立法的投票席位,他说:“哪怕死,也要改革”。在千钧一发的时刻,12位提倡改革的大学生主动联系他,他们组成了试毒队,一日三餐都食用毒牛肉,两周后全都被送进医院抢救。这件事惊动了国会,政界人士纷纷开始支持哈维,然而工会竟公然和国会叫板,在1879年1月到1906年6月这段时间里,美国国会对食品和药品的动议多达190次,却因工会的强力阻拦最终全都失败。哈维没有气馁,他依然记得大学时发过的誓,哪怕命丧黄泉,也要让同胞吃上干净的食物!

1906年,哈维花了7个月的时间,探访了全国各地食品工厂。他把看到的景象公布后,随即出现了全国性的大罢工,一向反对哈维的罗斯福总统,把盘子中的烤香肠扔出了窗外。1906年6月30日,由哈维起草的《美国食品和药品法》,以64票赞成票,4票反对票的绝对优势,成为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部保障食品安全的法案。后来,美国的食品安全法规终于完善,检验机构不断增多,检验方法也愈发先进,历经万难之后,美国民众终于吃到了干净的食物。哈维成功了,他说:“食品安全关乎亿万局民众身体健康,每个公民都有权利为之争取合法权益,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去做,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不仅是为我,更为我身边所有的人。”

版面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三刃木、随源等。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知识窗》《意林》《辽宁青年》《高考季》《花开不败》《特别关注》《求学》《当代青年》《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善者》《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老年康乐报》《家庭百科报》……公开发表数10万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