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德鲁克的社会理想
《论语.公冶长》5.25是很重要的内容,每每读来都另人振奋不已:在师生的对话中,孔子第一次清晰的表达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我希望做到把自己的车子、马匹、衣服、棉袍与朋友共用,即使用坏了也没有一点遗憾。”
颜渊接着说:“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
子路最后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年人都得到安养,使朋友们都互相信赖,使青少年都得到照顾。”
《论语.公冶长》5.25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这段精彩的对话中,子路认为朋友的情义远重于个人的财物,说明他突破了人类自我中心的局限,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颜渊志在自我修养,消除人我界限,走向无私,而且他也真正做到了。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志向。但是孔子就不仅是有意义了,我们只能用伟大来形容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这三句话必须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前后合为一组,中间独立成为一组。孔子希望以自己的力量使天下人安之,怀之。这表明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天下大同。在《礼记·礼运》大同章中,这样的大同世界得到了完整的描述,至今读来,心驰神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我们可以称这样的社会为“大同社会”,不过在阅读德鲁克的作品时,我惊讶的发现,德鲁克笔下的“功能社会”与“大同社会”的描述同样是如出一辙。
德鲁克始终期待一个“功能社会”的诞生,什么是“功能社会”?他在书中写道:“除非一个社会可以给予其个体成员以社会地位和功能,而且这个社会的决定性权力是合法的权力,那么,这个社会才能被称之为功能性的社会。社会中的个体成员各有其身份是建立社会生活的框架的基础,而决定性的经力的合法性塑造了这个框架内的格局:它使企业具体化,并创立各种社会制度。”(1942年《工业人的未来》)
一个功能社会需要各种可持续性的组织贯穿于所有部门,这些组织皆由品行端正和有责任感的经理人来运营,他们很在意自己为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所做的贡献,这就是德鲁克所说的“功能社会”。德鲁克有两本书堪称他在功能社会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第一本书是1939年《经济人的末日》,这是德鲁克职业生涯的第一本书,他彻底审视了法西斯主义的精神和社会根源。“希望本书能帮助今天的年轻人,将他们的的理想主义、世界恶事加诸身上的苦恼,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全化为建设性的行动,而不是像三十年前的年轻人人一样,化为极权的虚无主义”(德鲁克《经济人的末日》机械工业出版社会,1939年,1969年版序)
这本书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无论何种形式的极权主义-一不管是纳粹主义,还是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义,都必将遭到失败,而这个结论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可是,这样的结论却让德鲁克自己得以持续的思考:什么将取代腾尼斯提出的乡村社会的那种“有机”社区呢?什么可以再次把工业时代的个人、社区和社会融合在一起呢?这就成了德鲁克第二本书《工业人的未来》的主题。
在写作《工业人的未来》一书时,德鲁克意识到一种全新的、史无前例的社会组织正在快速地形成,在工业社会和国家中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权力中心,那就是公司的出现,德鲁克开始意识到管理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功能,而且管理也就是这种组织的普遍功能。由此,通过在通用汽车三年的研究,德鲁克接着写了第三本书《公司的概念》。
没过几年,德鲁克又意识到公司仅仅是这些新组织的萌芽状态,在工业社会时在,每一个公司都是一个自治的权力中心,这样的社会就成了一个“组织的社会”。德鲁克还意识到,每一个新组织与先前的权力中心都不尽相同,它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作为社会和经济的结果,它将很快演变成为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在这种社会里知识工人将占人口和劳动力的绝大多数。
德鲁克认为,要避免诸如极权主义这种非理性的解决方案,唯一的一个办法就是创造一个基于自由平等,但又不完全从经济角度来定义自由和平等的有效运转的社会。所以不要认为德鲁克的著作只涉及商业管理领域,其唯一的读者就是企业的管理人员。事实上,德鲁克的使命远比这些要宏大,他的研究主题包括人类的本性、善与恶以及存在的实际意义等重大问题。人们通常会忽视德鲁克著述中形而上的哲学、神学以及道德部分,就好像我们在读《论语》时只会记得一些名言警句却对孔子的社会理想视而不见一样,甚至就是他的弟子也认为“这是天让他成为圣人”,对此,孔子也只能长叹一声: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了吧。(《论语.宪问篇》14.35)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彭信之
------------
子曰德鲁克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用走心的文字让东西方管理思想交流碰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