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儿
“糕儿”在孝义话中可以读huār,是“玉米面、高粱面等加水搅拌发酵后蒸成的松软的食品”。
我印象中,“糕儿”多是用红面(即高粱面)做的,是黑红色的。但应该也有用玉米面做的。无论是哪种面做的,都十分松软,中间有很多孔眼。

○《说文解字》中,“糕”的解释为“古牢切,饵属。从食羔声”。
○《康熙字典》中,“糕”的解释有“饵也”。
○《汉语大字典》中,“糕”的解释有“用米粉、面粉或豆粉等做成的食物”。
○《现汉》中,“糕”读gāo,解释有“用米粉、面粉等制成的食品,种类很多,如年糕、蜂糕、蛋糕等”。
普通话的“g”与孝义话的“h”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1.乞丐子:乞huǎ子
2.一个:一huǎi
3.沟沟:hāohao
4.电锢:电hàng
5.看顾:看hù
普通话的“ao”与孝义话的“ua”之间也存在对应关系。
1.包儿:juār
2.乞丐子:乞huǎ子
即“糕”是可能读huā的。
我的分析是,写作“糕儿”是对的,下列写法值得商榷。
1.《孝义方言志》中有“方儿”,解释为“发糕”。
2.《乡言研究》中有“方儿”,解释为“发糕”。3.《汾阳方言研究》中有“黄儿”,解释为“杂粮面蒸食的一种,普通话所说的发糕”。
4.《兴县方言语法中的几个问题》中有“黄儿”,解释为“玉米面作的发糕”。
5.《代县方言研究》中有“黄儿”,解释为“①发糕②用米面和玉米面混合烙的饼子”。
6.《朔州方言研究》中有“黄儿”,解释为“玉米面、小米面等发酵后稀释成糊状物后,烙制成的金黄色饼子”。
7.《陕北清涧方言研究》中有“黄儿”,解释为“一种玉米面发糕”。
8.《清涧方言中的面食文化词语浅析》中有“黄儿”,解释为“用发酵过的玉米糊蒸制而成的块状馍”。
旧文参考: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