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到底是个什么玩艺?(之三) ​朱子理学的由来

导读:孔孟的儒家,一味坚持真理、不问成败;董仲舒的儒家,虽终于成为皇權趁手的工具,却失去了指点江山的豪迈。儒家的先天缺陷,是只关心道德秩序、䈣治伦理,而缺乏终极真理的依托。长此以往,儒家的地盘早晚被佛道两家抢光,只有愿赌服输的份儿了。

因而,宋朝儒家从孟子学说中发展出理学,寻找儒家的道德根源;《周易》开始展开哲学思辨,接续佛道的终极真理,实在是出于形势所迫。

朱熹至高无上的学术地位,正因他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体系化,既接续了孟子重视的心灵秩序,也保留了董仲舒强调的道德教化。以佛家道统为孔孟儒学正名,用哲学思辨给出了终极真理,将儒道佛三家学说进行了完美的无缝对接

“前方烧脑 谨慎进入”

往期相关文章:
儒家到底是个什么玩艺?
儒家,到底是个什么玩艺?(之二)人造孔子
什么是中国?

   儒家, 到底是个什么玩艺?(之三)

朱子理学的由来

文 | 立峰

1、儒家的演化

孔子的儒家,目的是恢复周礼。孔子认为,春秋礼崩乐坏,只有周公的礼乐製度,才能将业已败坏的社会拉回到理想状态。

孟子的儒家,强调的则是心性和民本。生逢战国的孟子,礼崩乐坏更是到了极致,作为坚定的性善论者,孟子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周游列国、竭尽所能劝说國君施行仁政、放弃杀戮,建立一个美好和谐的理想社会。

但是,孔孟注定失败。孔孟的儒家,总显得十分拧巴、不合时宜,因而到处不受待见、始终碰壁。从西周到春秋、再到战国,社会不断发展,土地人口增加了、生产力水平进步了,小规模的宗法熟人社会便随之消失,因而:

1、整个社会结构,逐渐从封建过渡到集#權
2、各國權力格局,也由小范围的人治变成大规模的法制
3、而战争的性质,则从春秋时期宗族之间的争霸之战,升级为战国七雄之间弱肉强食的灭国战争

相比孔孟,西汉公羊学家儒生董仲舒,就很好地顺应了时代的需要,将儒家学说改头换面、重新打包,发展出了全新的理论体系,并成功兜售给了汉武帝这样的强势君主,使儒家学说登堂入室,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华夏的主流文化

其实,董仲舒并没有多少高明的学术创新,但他在刚走出春秋战国长期战乱的西汉,整个社会经济凋敝、疲惫不堪之时,准确把握了人们祈求安定的共同心理。此时:

1、对于小民百姓来说,他们对连年不断的残酷战争深恶痛绝,对法家的严刑峻法怨声载道,强烈渴望回归传统社会安全稳定的状态;

2、对于皇帝来说,法家模式虽在战争扩张中颇具效率,但在和平建设时期,却显得不合时宜。就像你可以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这时的皇帝,同样急需一种新的核心价值观来笼络人心、证明皇權的合法性。

董仲舒是一位公羊学家

正在此时,有个名叫董仲舒的儒生打破沉寂、横空出世、顺应时代的需要,提出了一套颇具独创的改良版儒家学说,为儒学加入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大一统、三纲说等全新理念,并由此推导出君權神授论,不但为皇權赋予了至高无上的统治合法性,同时很好地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心理需要,比如:

1、董仲舒提出三纲说,即:天上三光,日月星;地上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种类比固然无厘头,但却很能蛊惑人。
2、董仲舒又发明了一套五德终始论,即将皇帝按金木水火土的顺序排列,若现任皇帝干得不好,老天爷便降会下灾疫,甚至换个皇帝来干。并且,他还从中推导出了君權神授论,或曰天道。因而在那以后,祭天就成了历代皇帝的头等大事。
3、董仲舒在儒家思想体系内加入阴阳五行,于是,人与自然、或自然神力,便有了互动,虽然儒家理论中没有主宰一切的神,但儒家的宗教性却被大大的加强了。在一个到处充满着不确定性的社会,为内心寻求一点信靠、增加些许的确定性,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宇宙论和三纲说,让儒学顺利成为了汉代的官方意识形态。但到了东汉末年,儒学却又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冲击。而后来重新复兴儒学的,就是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因而在后来的孔庙中,朱熹便成了地位仅次于孔子孔孟的又一位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

可见,儒家并非一成不变。因为,任何一种学术思想,想要生存发展、为社会所接受,就必须尽其所能、顺应时代的要求,不遗余力、满足多元化的需要。若是后代儒生,还是只会像孔老夫子和孟老夫子那样,只认死理、不懂变通,恐怕早晚会被无情的“社会选择”所淘汰(对应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2、儒家的致命伤

汉代以前,儒家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法家,两者你来我往,各有建树,最后终于在汉光武帝刘秀的时代,实现了外儒内法、儒法河流。

但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社会规模不断扩张、形态日益复杂,儒家虽一时间占据了主流的意识形态,但佛、道两家却渐成气候、高手辈出,无时无刻不在争夺儒家的地盘、深挖儒家的墙角,让儒家再次面临阵营失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不得不说,儒家的那一套本来就特别俗。孔孟似乎无时无刻不在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孔子想要恢复礼乐,孟子希望恢复井田,无不承载着满满的社会责任感

但是小老百姓,永远都只讲实惠,而知识分子理论素养也大大提高、思维日渐复杂。没有人会只考虑社会、不考虑自己。尤其是斗转星移,西周的小社会早就变成了唐宋的大社会,儒生们再怎么正义感爆棚、责任感四溅,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数社会乱象,而只能感叹自己有心无力了。

《孔子圣迹图》局部

孔孟强调君子人格,可君子的特点是,只在乎一件事是否符合道义,而不去计较它的成败得失。但谁又真的对成败毫不在意?孔孟还强调先王之道,但当时代变了,老黄历可是真的不好用啊。

人心向善、社会和谐当然很好,但是儒家的教条推行起来却实属不易。因为,社会早就不再是世代传承、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小村落,而成了就连邻居都老死不相往来的陌生人社会。

当社会结构改变,儒家所强调的传统道德,就很难对人形成约束;更有甚者,道德感越低下的人,反而活得越潇洒。但其实这十分正常,因为这是重复博弈单次博弈的差别,比如:

1、在旅游景点摆摊,是典型的单次博弈,做的是一锤子买卖,坑人越狠、赚的越多。(大城市的陌生人大社会

2、在居民小区开店,是典型的重复博弈,做的都是熟客,回头客多了,才可能有钱赚。(儒家理想的熟人小社会

现实中真真切切的厉害关系,永远比儒家苦口婆心的道德规劝有用。当死板的道德教条总是让人吃亏,还能继续坚持的人就肯定不多。更何况,在现实利益面前,就连虔诚的宗教信徒都不大经得起考验,更何况一帮迂腐穷酸的儒生呢?

比如,当你正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边走一边思考人生时:

1、迎面走来一位道士,向你宣传修仙的技术。你只要修炼成仙,就能长生不老。但如果你是坏人,就绝无可能了。
2、而你回头又看到一座佛教寺庙,佛祖好像比神仙还要厉害。更重要的是,佛教有一套更完备的理论体系,对于人生的种种疑问,都做出了十分合理的解释。比如:

当你问他:好人为什么总是吃亏?

他会回答:这是因为他前世做了坏事,如果你今生坑人害人,来世就一定会做猪做狗。

一套具有完备说服力的理论,真的很让人心花怒放。

当你问他:你为什么要做好人呢?

他又回答:因为,好人有好报、坏人遭恶报,一报还一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儒者思前想后、天人交战一番,最后一跺脚道:

算了,我还是信佛吧!

3、终极真理的缺乏

显然,孔孟的儒家理论只停留在䈣治伦理层面,而董仲舒虽引入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让儒家尽量往儒教上靠,却依然无法给人以踏实的心理依托。

不得不说,在孔子的封建时代,还存在着“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宗法纽带;但当传统熟人社会彻底解体,环境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利害关系越来越大时,人们就越需要心理依托和心灵慰藉。而且每当生逢乱世,这种需求就越是强烈。

儒学并非儒教。儒家虽然给孔子封圣,可就是没有封神,不像道教,把老子变成了太上老君。但只有神佛才能超越生死、保佑众生啊,而孔子的名头再响,却还是没有这个本事。

千言万语,没有终极真理——这是儒家的先天缺陷

如果儒家真的像孔孟那样坚持真理、不问成败,那地盘早晚会被佛道两家抢光,只有愿赌服输的份儿了。而董仲舒的儒家,自从拜倒在皇權脚下、抱上了皇帝的粗腿,依附关系越强,就越不再有孔孟指点江山的豪迈,而是自愿降格成皇權的工具。所谓君子不器,也便徒有其名了。

既然缺乏终极真理,那么,即便儒家一时成功上位,也早晚会失去群众基础和市场青睐,照样会被權力所抛弃。儒生们思前想后,如果想赢,那就必须先修补好自己的先天缺陷。

如果将儒学视为儒教,那么儒教的戒律,就莫过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但是放眼看去,基督教有摩西十诫,佛教更是有数不清的戒律。那么,谁的戒律更权威呢?

基督教的摩西十诫是上帝的旨意。而上帝,不但是宇宙的创造者,而且还全知全能全善,更重要的是,不遵照上帝的旨意,即便没有人发现,上帝也会知道一切,地狱的火焰始终为罪人准备着。
所以,遵行十诫,不但具有道义上的正当性,也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当然,前提是你必须信上帝。
而佛教,虽然也算一种宗教,但是它既没有创世神,也没主宰一切的神。所以,佛教徒其实是无神论者
虽然佛经里也有许多神灵,但只是修为比人类更高一些而已,他们和人类一样被束缚在六道轮回之中。佛也是人,只不过是觉悟的人。佛所觉悟的是生命的终极规律
 
既然佛知道了规律,就能做出应对之策、跳脱轮回的苦海。那些同样希望跳出苦海的人,就必须遵照佛的指示来生活和修行。
也就是说,奉行佛教戒律,并非只是道义问题,同样是一个关乎永恒幸福的利益问题,一点都马虎不得。

无论基督教还是佛教,它们所持的戒律并非世俗伦理,而是终极真理。人可以很强大,在现实世界里也许能为所欲为,但是到了基督教的体系,你再强大也斗不过上帝,比如撒旦;而在佛教的体系,你再强大也无法改变宇宙规律。试图对抗上帝或律法的人,一定是自找苦吃。

摩西十诫

面对如此强悍的竞争对手,宋朝儒家所面对的严峻问题,是先解决终极问题,然后才能给世俗伦理找到牢固的基石。

其实,佛教并不比儒家高明,终极真理只要有,就比没有好,哪怕是漏洞百出的终极真理。因为,不断寻求终极真理,就是人的天性。

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就是宋朝儒家解决终极问题的一项伟大成果。朱熹大力弘扬周敦颐和他的《太极图说》,将全文放在了《近思录》卷首第一篇,使之成为理学经典。其实,朱熹是在昭告世人:

儒家的信条不仅有世俗伦理、圣人榜样,而且,还有终极真理作为依托;所有违反儒家信条的,都是在和终极真理拧着干。

其实,儒家也曾有过终极真理,但那都是服务于统治者的,比如“天人合一”的人,就专指君主。而《太极图说》则意味着让终极真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而不再是君主的专属的了。即,天人合一被下放到了所有普通人的身上。

左:周敦颐画像 清宫殿藏画本 1017~1073

右:汉 易传卦图 太极图

4、《太极图说》的“终极真理”

周敦颐探索终极真理,是从《周易》出发的,他官位很小,闲暇时很爱研究《周易》。而《周易》里最著名的一段话就是: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这话说得十分含糊,好像在讲宇宙的生成。而研究宇宙,似乎应该是天文学家的事儿,但那时的天文学家只负责测量节令、制订历法,业余时间根据天象预测吉凶。所以,探索宇宙就成了哲学家的工作。但哲学家既不观测、更无实验,他们默认古圣先贤已经发现了所有宇宙的奥秘。因而,他们只需深挖古代文献、破译其中密码就好。

而周敦颐,就从《周易》里破译了太极的密码。究竟如何破译呢?宋朝人能有啥好办法?无非就是边想边猜,只要最后能够把道理说圆、糊弄过去就万事大吉。比如,《太极图说》开头是这么说的:

无极而太极。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五行顺布,四时行焉。

他说的是太极如何生出阴阳,阴阳又如何生出五行,五行又如何生出四季轮回。

左:无极图 / 右:太极阴阳图 又称“两仪图”

但这只是个大概意思,无法细究。因为第一句就令人迷惑,什么是“无极而太极”呢?因为:

1、《易传》只有“太极”、没有“无极”。

2、那么无极从何而来呢?它究竟是个“东西”,还是说“没有极”呢?

3、“无极而太极”,这个“而”该如何理解?到底是说从无极产生了太极?还是在说无极就是太极呢?

总之,周敦颐经过一番天花乱坠的推理演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主静,人极焉。

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

意思是,圣人之道就是中正仁义四个字,抑或,只要能做到中正仁义就可以了。

周敦颐还解释说:无欲故静。即,没有欲望,所以达到静的状态。

而太极在人们道德规范里的表现,就叫做人极。将人极太极相互呼应,那么,人类社会的道德秩序也就与天地万物的自然秩序协调起来了,所以《太极图说》最后总结道:

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与天地合其德”这话来自《周易》,而周敦颐却从“无极而太极”开始,一路不断推演,最后终于把道理说圆,为《周易》的论断提供了论证过程。这种推演肯定算不上严谨,但他毕竟为儒家道德找到了终极依据

太极

如果再有人不服气的话,儒生便可从容不迫、对答如流了。比如,对话也许是这样的:

问:人为何应该做善事、当好人呢?

答:因为,这顺应了宇宙的终极法则;

再问:那么,为何不该做坏事、当坏人?

回答:因为,那违背了宇宙的终极法则。

总结:顺之则吉,逆之则凶;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儒家道德找到了终极依据。而其中的“无欲故静”,也就是要断绝一切欲望。至此,从周敦颐的太极主静,到朱子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便只有一步之遥了。

主静

中國人读《论语》《孟子》,总觉得还能理解;但是到了宋明理学,就觉得越来越烧脑了。毕竟,当佛学道学渐成气候,就带动了知识界的哲学思辨之风。这时的儒学,如果依然高高在上,空谈治国理想、宣扬君子人格,而不去考虑心灵安顿、没有终极关怀,就会越来越不接地气、失去市场了。

所以,为儒家寻找道德根源、接续终极真理,才是理学的建树所在。唯有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儒家才有底气和实力,去和佛教、道教争地盘。

周敦颐《爱莲说》

而周敦颐所以被后人尊为理学的开山始祖,《太极图说》也成为了理学学理上的终极根据,深刻塑造出元、明、清三代的思想主流。正是因为朱熹的大力弘扬。因而,周敦颐的本意究竟如何已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朱熹的理解。

5、从孟子到理学

四端说是孟子学说的重要思想,即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与生俱来的善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萌芽。

其实,善恶很难定义。如果从生物学角度看,善是衡量人群体协作能力的指标,比如:

1、一个个体,善的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形成群体合作,并提高生存繁衍的几率。因而,是一种生存优势

2、但在有些情况下,比如资源极度匮乏时,恶同样会成为生存优势,这时,那些不够恶的人,就容易在竞争中落败,从而失去生存机会。

所以,所谓善恶,其实是因不同的生存优势,在亿万年的进化中所积累起来的性格偏好,只是在不同时代,被贴上了不同的道德标签而已。

孟子当然不可能想到这些,他只是从个人好恶出发,归纳出四种自己最欣赏的品质,并不容分说地将它们当做人的全部天性,然后再由此引出一整套心灵修炼的方法。

而《孟子》的这些内容,恰恰是宋朝儒家最最需要的。性善论落实了儒家终极真理的依据,并为心灵修炼之法填补了空白。将这套方法重新包装,便能够与佛、道的修行功夫相媲美了。

孟子还讲过,是天下人心的共通之处。于是,宋朝儒家便接过了孟子的话头、继续深化处理,便顺理成章打造出了一个“天理”

太极 / 青龍 白虎 朱雀 玄武的四聖圖 / 松鹤图

都是道家的代表和象征

在理学家的观念体系里,与“理”相对的一个概念,便是“气”。简而言之:

1、“理”是抽象的规律,“气”是具体的物质

2、道德人性属于“理”的范畴,而身体发肤则属于“气”的范畴。

在朱熹的《孟子集注》里,关于人性善的问题,朱熹这样解释:

1、从的角度看,人无非是一种活物,与动物并无多少区别;
2、但若是从的角度来看,当人心之中具备了仁、义、礼、智,就与动物完全不同了。

后人不得不佩服朱熹的智慧,因为:如果从今天的生物学角度看,人类的确是猴子的亲戚;而当今的许多物理学家,也都长期孜孜不倦,致力于统一四种基本力,即引力、强力、弱力和电磁力,试图凝练出能解释一切物理现象的万物理论。可惜,多少智慧超群者,如爱因斯坦、霍金等都没能成功。

但宋朝的理学家却做到了,他们不但发现了“天理”,还说“万物皆是一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发现。无论这是否经得起推敲,至少算是一种终极真理,具体而微、解释力惊人,甚至有资格和佛教道教的终极真理媲美。

自从有了朱熹这套理学理论,理学家就基本能够从容不迫,解答(并非解决)当时的一切问题了。比如:

有人问你:人性为什么善?

你便回答:因为天理至善。

如果再问:那为什么有恶?

你接着答:人性一分为二,有天命之性,有气质之性。前者来自天理,所以善;后者来自肉身,所以恶。

若再问你:人为什么有好有坏?

你可回答:肉身就像天上的云,天理就像阳光。有人是白云,有人是乌云,透出的阳光就不一样。

对方再问:坏人怎么才能变好?

你可回答:修炼心灵。

对方再问:怎样修炼心灵?

你便立刻答道:存天理,灭人欲,就像拨云见日一样。

对方若继续追问:好色明明就是天性,这到底是好是坏、是天理还是人欲?

你便可这样回答:天理和人欲的区别往往十分微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拿好色来说吧,如果你本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念头去好色,这就是天理,如果你想学西门庆,那就是人欲。

总而言之,这套理论十分实用,几乎能解答当时的一切问题;当然,它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你若参加科举考试,这就是孟子一科的答题思路。简言之,你光熟读《孟子》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领会朱熹的《孟子集注》。

宋朝的儒学,几乎全是从孟子学说发展而来的。假若孔子复生,都未必能看懂。而后来的孔子,仅作为一个牌位,被高高供了起来。而孟子所强调的道德心灵秩序,则被理学家们用佛道两教的哲学思辨法,经过一番花式论证,便如同终极真理一般,被不断发扬光大、流传千秋了。

6、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站在理学角度解释《孟子》说,“性”就是“理”。也就是说,人性即天理,即天命之谓性[1]。

朱熹继续解释,天通过阴阳五行创生万物,并通过“气”和“理”创生了人类。意思即是:

1、“理”或“天理”,是抽象的规则;“天命之性”来自天理,朱熹的天理与柏拉图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意志类似,就是宇宙的终极真理、或曰最高的善;从“人性即天理”,便可推出人性本善

2、“气”赋予人形体,看得见、摸得着,是具体的;气质之性来自肉体,因而各不相同,并不可避免、有着各种缺陷;

将代表“天命之性”的天理,放进代表“气质之性”的肉身,于是就有了真真切切、千差万别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既然天理是纯善的,人性就是纯善的。于是,宋朝的理学从孟子性善论出发,以哲学思辨方式对这一命题做了论证,实在令人鼓舞。

其中,“天命”一词来自孔子。孔子对于天命的理解,不过是一种直觉;而理学受佛教影响,却有了浓厚的思辨色彩。从天命到天理,这是儒家思想的大飞越

朱熹接着说,所谓“道”即“道路”。人循天性而行,走在应该走的路上,即率性之谓道[1]。

因为人“性”即“理”,但“气”却各不相同。所以,当人们无法正确发扬天性时,就需要圣人设法用礼乐或刑罚等手段加以矫正,使之走上正确的道路,也就是修道之谓教[1]。

而《大学》所说的“明德”,同样是指天理或天命之性;而所谓“明明德”[2],即去除私欲,或排除气质之性的干扰,让天命之性充分展现。正如朱熹所说:山河大地都陷了,理毕竟却在。引申过来便是“存天理,灭人欲”。

周敦颐《爱莲说》

朱熹在《中庸章句》序言中,用十六字心传区分了“人心”和“道心”。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3]。即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天理与人欲的永恒战争,其目标依然指向“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根本命题:

朱熹将人心中属于人欲的部分称为人心,属于天理的部分称为道心

1、人心是坏的,充满私欲、诱人犯错,即人心惟危

2、而天理是好的,至善至公,但总被人欲遮蔽,即道心惟微

3、因而,做人唯有全心全意“存天理,灭人欲”,即惟精惟一

4、最后才可能做到奉行中庸之道——这句最为关键,即允执厥中

其中,惟精惟一的“精”是精明,能分清心里哪些是天理,哪些是人欲;“一”是专一,须始终守住天理,不能有一刻放松。由此便引出了儒家的经典概念慎独,即要求人就是在独处时,也不得有片刻的放松。

朱熹《蓬户手卷》

所以理学有一门经典的修心技术:没事就静坐,平息一切情绪,达到“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即“中”的状态。

这也是理学的一大贡献,让儒家也能像佛教、道教一样修炼内心。孔子的教学,无非就是礼仪、射箭、音乐等,再难都只是粗浅的外功。当进入理学的时代,儒家才有了内功心法,并能上通终极天理,成了真正的太极神功。

朱熹《四书集注》明朝成化十六年吉府刻本 藏于山东博物馆

不得不说,朱熹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和体系化,既接续了孟子重视的心灵秩序,也保留了董仲舒强调的道德教化。借用佛家的道统、为孔孟的儒学正名,引入佛道的思辨为儒家提供终极真理,地将儒道佛三家学说完美无缝对接。终于使儒学成为足以对抗其它学术门派的完备体系。所以,朱熹的学术地位才如此之高。

不过,朱熹还是留下了一个漏洞:天理和人欲,似乎是两个不相容的世界。如何消解这两个世界的紧张性,这就要等明代的王阳明来解决了。

1、《熊逸书院· 思想经典课程》,作者:熊逸,民间学者;
(0)

相关推荐

  • 朱熹:天生一个孔子命

    朱熹被认为是儒家里面仅次于孔子的人物.中国儒家的代表,前1000多年是孔子,后700多年是朱熹.先秦儒家以孔孟为正宗,宋代儒家以程朱为正宗,程朱加陆王,构成宋明理学的四大家. 儒家的人物那么多,论资排 ...

  • 【学点哲学】浅读《传习录》

    文/李  俊 王阳明,这三个字,在当今社会,恐怕但凡是读过几年书的人,就没有不知道的,一直以来,王阳明都是一个偶像般的存在,很多著名的大人物,如张居正.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蒋介石,甚至日本的东乡平 ...

  • 国学经典诵读之《大学》朱子本,格物致知;格物穷理,朱子理学。

    国学经典诵读之《大学》朱子本,格物致知;格物穷理,朱子理学。

  • 李存山:《太极图说》与朱子理学

    提要: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宋明理学的开山之作,而其地位的确立则经过了一个历史过程.本文将论述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太极图"是儒.道两家共有的普遍哲学架构,道教可用 ...

  • 理性的浪漫 | 朱子理学的诗酒情怀

    在儒家文化思想史上,有两个集大成的人物.如果说孔子是上古文化集大成的代表,那么,宋代的朱子就可以说是近古文化集大成的代表. 朱子是中国思想史中最具理性精神的思想家之一.朱子理学不仅体大精思,而且条分缕 ...

  • 儒家,到底是个什么玩艺?(之二)人造孔子

    导读:孔子说,君子不器.因为当初,属于孔子的原汁原味的儒家,在从西周与春秋的社会土壤中创生时,就散发着满满的理想主义的豪迈情怀: 而孟子的儒家,成长于战国群雄争霸的乱世,游走于列國诸侯之间,还可以来去 ...

  • 朱子家训-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朗朗上口,感悟至深

    <朱子家训>亦称<朱柏庐治家格言>,简称<治家格言>.作者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昆山现有柏庐小学),江苏省昆山县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其父朱集璜是 ...

  • 《朱子治家格言》与现状参考之三 || 作者 马彦明

    <朱子治家格言>与现状参考之三 作者    |    马彦明 作者:马彦明,男,汉族.一九五七年生,现址,会宁县,头寨镇,老鸦村.网名,农夫. 作者往期部分文字链接: <〈朱子治家格 ...

  • 黄自元楷书《朱子治家格言》

    黄自元(1837--1918),字敬舆,号澹叟,湖南安化县龙塘乡人,清末书法家,实业家. 黄自元幼从祖父德濂习字,常悬腕书写,锻炼臂力.初仿颜体,又摩柳体.欧体.虽书法屡为更变,不能自辟蹊径,未受书林 ...

  • 《朱子家训》为朱熹撰著专名

    现今流传有两部被称为<朱子家训>的作品,一为宋代大儒朱熹所撰,二为明末清初理学家朱用纯所撰.朱熹撰著原名<家训>,载于朱氏宗谱,因朱熹的尊称而得名<朱子家训>或&l ...

  • 名家之师张伯英楷书《朱子治家格言》

    张伯英(1871-1949)字勺圃,号少圃,谱名启让,别署云龙山民.榆庄老农,晚号东涯老人.老勺.勺叟,斋名有远山楼.小来禽馆.张伯英是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的金石鉴赏家.碑帖研究学者.诗人.政治家,他不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