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着一头“奶奶灰”

许是长得太着急了,当年16岁考上中师,被一表嫂问“二十几了”;长到40岁时,被同在诊所看病的人追问“退休了没?内退了没”;50岁时,被晨练的老太太问“也60来岁了吧”。我的个天,细细数来,不曾有过十八,也少有过青年,那是青少年坐滑梯直奔老年的感觉。
是一脸的苦大仇深和满身沧桑,过早刻下了岁月的残酷印记,还是太过随意邋遢,让别人实在无法将正确年龄合理估量?
还没当上奶奶,满头的“奶奶灰”已经好几年了。最初,还曾让儿子小心翼翼的剪下刺眼的白发,放在笔记本的黑色封面上示众,如今再继续剪白头发,估计剪完白发所剩应该和“三毛”的发型相媲美了。
熟悉的、陌生的,只要有眼光路过,便会在头发上较长停留,熟人都会善意提醒“染染不?”
“不了,过敏……”
“听说有纯植物的,不染发根,自己抹一抹就行,不用去理发店”。
“……”,无话可答,只能咧着嘴笑。
心里的确是没有任何染发的想法。严词拒绝,几乎就是不识抬举,只能笑着微微摇头。
唯一的一次染发,是十多年前,别人为还“送她一个钢精锅”的情儿,硬是给交上了染发的钱,别提当时煞得那个疼了,从此立下誓言:此生不再给头发上色!
随着白发渐多,路人眼光过多停留,善意的提醒也随着儿子到了找对象的年龄日渐增多,我恪守的“始终做自己”的誓言无数次受到挑战,做一个让自己满意的人还真有点不容易。对诚恳劝告,不为所动,“油盐不进”的人,显得有些固执,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不听人劝,这饭能不能吃饱,另说着……
虽然曾被同村人误认为我是“大我9岁的哥哥”的姐姐,不过,我们家的人也从不劝人染发。相反,因姐姐在孩子结婚、订婚,或美其名曰“有事”时染过头发,曾遭受到全家人的批评,“白就白呗,老就老,尊重自然,头发老,脸不老。就算是头发老,脸也老,不过都是看上去的,实际上年龄咱并不老”。我们家审得就是朴实、自然的美。
就像反对房子装修一样,我反对着对头发的任何操作:拉直、烫弯儿;剪长、理短;各种颜色再加工……
每一次所谓“美发”,几乎都是“摧残”,就连吹风机吹头发,都是“折磨”,都是头发所不能忍受的(文章中看到过的科学论断)。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每看到台湾人、韩国人、日本人的自然白发,总感觉舒爽,真实的,并不难看呀,一切都是不加干预的自然的过程,自然到美好。
就像一棵庄稼,会经历开花结果,最后秸秆都会枯干一样。若影响生命质量的,我们自然会干预;是否染发这个应该并不影响健康,为啥还要染呢?
“等你不上班了、孩子结婚了,你就可以不染了”。听到类似话,心里偶尔响起较真儿的声音,想想还是不要说,总感觉影响到自己不算啥,若影响到孩子找对象,当家长的岂不是罪过?
这话里仿佛含着屈服?不过,换成我们自己谈恋爱,关未来婆婆染发与否什么事儿呢?设若真要在爱情里结婚,一个看上去(并非真实的)老或不老的婆婆那么重要吗?
至于“你自己不觉得难看吗”的问题,我还真不觉得,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和我同龄,一头的“奶奶灰”,还挺帅气呢!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满头银发,那是学问深,育儿经验丰富的象征。要知道,他们都是我偶像。
当然,更多时候,自己是不容易看到自己头发的,每次都自我感觉良好呢。就算是看到满头“奶奶灰”,那也是岁月沉淀、阅历丰富的表现,至于还经常不懂事说不对话,那叫“老天真”。
也确实很少听到劝男人们染发的,女人爱美,“为悦己者容”的观念还是太深入人心了。在孩子没找对象前坚持这一头的“奶奶灰”,肯定要经历一个相对困难、逐渐被认可的过程。
顶着一头“奶奶灰”的心情,偶尔也五味杂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