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的毁灭
宇宙诞生91亿年后太阳系诞生,也就是距离现在约46亿年前诞生的,原始的太阳周围曾经形成过一个圆盘,包括我们地球在内的太阳系的行星就是从这个圆盘中诞生出来的。
太阳系诞生时的宇宙的大小约为现在宇宙的百分之70左右。
由气体和尘埃形成的原行星盘中,在距离恒星比较近的地方温度较高,这里的水只能以气体的形式存在,在这种位置作为行材料的尘埃的主要成份是岩石和金属,因而在靠近恒星的地方形成的是像地球这样的“岩态行星”。
在距离恒星比较远的地方温度较低,这里的水只能以冰的形式存在,多了水这种成份后,由于存在大量形成行星所需要的物质,因此在距离恒星较远的地方形式的原始行星会特别大。
在这里形成的原始行星以其强大的引力,继续吸积周围的气体,从而变得越来越大,结果,最初形成的一个硬核~原始行星吸积了大量的气体,最后形成像木星这样的“巨型气态行星”(木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18倍)。
原行星盘中的气体还会被中心恒星吸引向其坠落,大约数百万年后会消失殆尽,在距离恒星太远得地方,因为原始行星的形成和成长都很慢,在盘中的气体消失之前,没有来得及从周围吸积到多少气体,所以只能形成像天王星这样的“巨型冰质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5倍)。
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恒星在诞生出来的时候是“聚星”系统,也就是指两颗或两颗以上的恒星聚集在一起,互相绕转的一个恒星系统,在形成聚星系统时,周围也会形成圆盘,从这种圆盘中也会诞生出行星。
有的恒星系的行星与太阳系的行星区别很大,有非常接近中心恒星的“热木星”,和公转轨道偏心率非常大的“反常行星”,这其实是早先多颗原始行星在互相吸引的影响下,改变了原来轨道的结果。
到了距今约50亿年后,太阳进入晚年,体积变大,这种晚年恒星叫做“红巨星”,太阳一但开始膨胀变大,就会变得非常明亮,极大的增加对地球的辐射量,导致地球地表温度上生,海洋干涸,地球环境已经不利于生命的生存,地球将变成没有生命的世界。
离地球比地球远的那些行星,耶随着太阳辐射量的增加,温度也会上升,土星环由冰为主要成份的固体块聚集而成,到那时期,将会因此蒸发而消失。
到了距今80亿年候,太阳的半径最大时,可以达到现在的300倍左右,距离太阳比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全部会被巨大的太阳吞没。
地球在被太阳吞没后,还能够在一个因膨胀而变得稀薄的太阳内部继续公转一段时间,由于太阳存在气体的阻力,作公转的地球会慢慢的向太阳中心坠落,在此过程中,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潮汐力,会将地球撕裂成碎片,这些碎片最后会被融化和蒸发消失。
那时候的宇宙大小,是现在宇宙的1.8倍左右。
膨胀变大的太阳不断向宇宙中释放气体,太阳最后可能只剩下仅有地球大小的中心部分,原来构成太阳的那些气体会全部被散布到宇宙空间,太阳留下的这个中心部分被称为“白矮星”。
这个白矮星的质量大约是原来太阳的一半左右,由于体积收缩,白矮星具有非常高的密度,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大约是一吨。
白矮星内部没有了核聚变的燃料,不过还有余热,白矮星一面冷却,一面继续发光,其实这时候的太阳已经死亡。
太阳死亡时释放的气体会笼罩整个太阳系,并不断向外扩散,这些气体被位于白矮星发出的光~紫外线照射,然后发出各种颜色不同的光,这样的大团气体被称为“行星状星云”,非常美丽。
题内话:根据理论推测,到那时候,地球也有可能不会被太阳吞没,变得非常大的太阳很容易向宇宙空间释放气体,导致质量减少,减小了质量的太阳对行星施加的引力也相应减弱。
结果,地球和其它行星会逐渐向外移动位置,转移到比现在更远的轨道上公转。
按照这些推测,如果太阳失去气体的数量非想巨大,地球就有可能不会被膨胀变大了的太阳吞没。
但是,太阳到晚年究竟会失去多少气体到现在为止,无法准确估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