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故事 | 一个青涩的呼唤,一个温暖的回望(章艳铭 )

心动一刻

我与《收获》的故事征文

呼唤与回望
章艳铭
记得2008年,我把两万字的中篇小说《门后边》投给《收获》杂志的时候,知道刊登毫无希望,毕竟《收获》杂志名望很大,需要格外仰望,且极少能登自由来稿,能上版面者大多都是成名作家中的顶级高手。
而我居然想试一试,当然目的也只为求证一件事:叙事人称视角转换的问题。之前,唐山文联秘书长,河北作协《长城》杂志副主编都看过这个小说,评价是语言不错,性格演变符合逻辑,但视角有问题。再细请教,竟始终听得一团糊涂。
寄出去一个月过后,没音讯,心半灰不灰,那就打电话吧,一个女编辑接的,我问情况怎样,她茫然说自己没印象,但说帮我问问,于是我隐约听到电话那头有几个声音在问答。一会儿,另外一个声音柔和的女编辑说是她看的稿子,并且过来接听电话。我那刻非常感动,没想到她竟然通篇读完了,并告诉我她的看法:大意是语言不错,但视角不统一。提的意见和之前老师们说的几乎一样,但最重要的是她简明扼要给我讲了她对视角问题的看法。
虽然我当时忘了问那位编辑老师的姓名,但她却给我留下了那么平易近人的好印象。要知道我当时正在光线黑暗的车间,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干临时工。而她的几句话让我顿时觉得脸上像触着了松软的棉花,温暖中还透着丝丝阳光的味道。毕竟,这是从寂静角落里发出的一份默默无闻的稿件,《收获》杂志没有像其他一些大牌期刊一样,非名家稿件看都不看直接扔进垃圾桶,而是像朋友一样友善地接纳了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