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治黄疸之茵陈
善治黄疸之茵陈
茵陈又名因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秋后叶枯,茎梗不凋,经寒冬不死,因旧苗陈根至春即勃然生发,春三月谓发陈致新,故名。
《神农本草经》谓茵陈主风湿寒热邪气、热结黄疸。[1]风湿寒热交结于中,不得宣发,则郁而成黄,此为陈。大凡草木阴气多驻于老根,茵陈之地上部分以阳气为主,功在散而不助湿,其感冬令水寒之气,具阳春生发之机,宣发发陈,使邪以外出,陈去而新自生。茵陈味苦微辛,其气微寒,凉而能散,入足太阳经专理溲便,属膀胱之药;能驱内热湿邪自小水而出,湿去土安,故为专治黄疸之要药。
仲祖治疸证,多用茵陈。《伤寒论》第236条指出:“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2]阳明病属里实热证,有发热汗出,即热邪有出路就不会发黄。但若无汗,邪热无以发泄,虽头上有汗出,而小便不利、大渴引饮,此为郁热内蕴于脾土者,身必发黄。第260条:“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3]伤寒七八日,为阳复过盛之日,如现身黄鲜明、小便不利、腹微胀满者,属阳明病伤寒所致湿热内聚发黄之证。《金匮要略》黄疸病脉并治第十五:“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4]谷疸为阳明湿热之证,湿热内蕴,中焦健运之机窒而不通,清浊升降失司,营卫之源壅而失和,故作寒热、不能食。食则必助湿热而增逆满,故头眩、心胸不安之症现,郁蒸日久而身面发黄,终成谷疸。
茵陈蒿汤主利下,方中茵陈利水道,除热邪留结,发陈致新;栀子通水源;大黄除胃热;以泻热逐瘀,乃合引而竭之义。故方后云:“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为黄从小便去也。”
若湿重于热,有胸满闷、头重身困、大便正常而小便不利者,可与猪苓、茯苓、泽泻同行,茵陈五苓散主之。吴谦曰:“黄疸病下,当有'小便不利者’之五字,茵陈五苓散方有着落,必传写之遗······小便不利者,不在表里,故以茵陈五苓散主之。”[5]
治感冒、黄疸、漆疮:茵陈18克,水煎服。
治遍身风痒生疥疮:茵陈适量,煮浓汁外洗。
治风瘙瘾疹、皮肤肿痒:茵陈60克、荷叶30克,打粉为散,每服3克,食后服。
治眼热红肿:茵陈、车前子各等份煎汤,以细茶调服数次。
治口疮:茵陈烧灰涂之,有汁吐去,一宿即效。
张山雷在《本草正义》中称:“茵陈,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湿热之专药。湿疸、酒疸,身黄溲赤如酱,皆胃土蕴湿积热之证,古今皆以此物为主,其效甚速,荡涤肠胃,外达皮毛,非此不可。” [6]
茵陈至夏其苗则变为蒿,自《名医别录》始,陶弘景在后加“蒿”字,使其有别于其它因旧而生、习称“因陈”者。文献记载“去伏瘕”、“本功外,通关节”,是指茵陈具开破之气,亦可峻通开结。后世将采收于早春者称“绵茵陈”,秋季则叫“茵陈蒿”或“花茵陈”。至秋老成,实不若绵茵陈芳香宣发而能因陈致新。肝喜条达而恶抑郁,绵茵陈在三月采割,应于肝气,入药更佳。
参考文献
[1] 陶弘景.名医别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44
[2] 孙曼之.孙曼之伤寒论讲稿[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15
[3] 孙曼之.孙曼之伤寒论讲稿[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122
[4] 李克光.金匮要略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2
[5] 吴谦.御纂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270-271
[6] 张山雷.本草正义[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16
后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