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夏,多吃2豆,做好3防,记住4件事,健康过夏天!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明日便是立夏节气,人们习惯把立夏,当做温度明显升高的一个象征。

炎暑将临,雷雨增多,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那么,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人们该如何养生呢?

明日立夏,多吃2豆

1、豌豆

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

而豌豆,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的蛋白质。

立夏时节,吃点豌豆,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

另外,豌豆的形状类似人的眼睛。

古代人们为了消除眼疾,在立夏时节,吃豌豆,来祈祷一年中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

2、蚕豆

蚕豆,又称为“立夏豆”,在江南一带,喜欢在立夏时节吃蚕豆,或者蚕豆饭。

蚕豆,又称胡豆、佛豆、胡豆、川豆、倭豆、罗汉豆。有益气健脾、利湿消肿等功效,特别适合暑热和湿气重的夏季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小朋友尽量不要吃蚕豆,因为它有致敏物质。

明日立夏,做好3防

1、防皮肤病

立夏节气之后,气温会明显增高,雨量也会增多。

闷热潮湿的天气,为皮肤问题的发作提供了条件。

所以,在立夏之后,要注意防范丘疹、荨麻疹、日光性皮炎等皮肤病的骚扰。

平时应勤洗、晒被褥,室内常通风,脚部保持清洁干燥。

易过敏人群,出门的时候,可以选择穿长袖、戴口罩,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从而减少过敏性皮炎的发生。

2、防肠胃疾病

立夏之后,很多老人、儿童以及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往往会出现腹部疼痛、胃炎等各种各样的胃肠道问题。

所以,这个时节,要养护好我们的脾胃。

日常最好多吃一些稀食,吃粥喝汤,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3、防热伤风

夏天感冒,俗称“热伤风”。

立夏之后,天气炎热,身体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表皮血管和汗腺扩张,便会出汗;

入睡以后,很容易使身体受凉,从而发生感冒。

热伤风病情较轻的,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病情较重常伴有高热,出汗后热仍不退,并且头痛、身体乏力、小便黄赤、舌苔黄腻等现象。

因此,立夏之后,还是有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以适应高温天。

明日立夏,记住三件事,健康过夏天!

一、养护心脏

一年四季之中,夏天属火,火气通于心,故夏季与心气相通。

通常这个时节,人们易感到烦躁不安,出现失眠、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

因此立夏养生,首先要“养心”。

措施:

1、上下蹲

日常没事的时候,可以勤做“上下蹲”的动作,来给心脏减轻负担。

原因:身体一蹲一起,肌肉一紧一松;相当于为血液循环增加了一股动力,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配合适当的呼气、吸气,重复上下蹲15-20次,每日2-3遍即可。

2、多欢笑

俗话讲,生气在前,心脏病在后。

也就是说,悲观,消极的情绪,是心脏病人的天敌。

因此,日常应该多保持快乐的情绪,多欢笑,这样才不会使心脏过早“衰老”。

过度悲伤,会使心脏功能减弱,诱发心脏疾病的概率,损伤心脏功能。

二、减少油腻

伴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气温逐渐上升。

人们难免会感觉到烦躁,甚至出现上火的情况,食欲也随之减退。

因此,随着立夏节气的到来,人们在饮食方面,也应该有所注意。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油腻辛辣,大鱼大肉等。

因为这类食物容易上火,造成身体内外皆热,甚至出现口腔溃疡、便秘等症。

措施:吃些苦菜

立夏时节,想要减少油腻,不妨试试多吃一些苦菜类蔬菜。

中医认为,苦味入心,其具有清凉解暑、消炎退热、促进食欲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苦味属寒凉,对于体质比较虚弱的人来说,不宜食用。

三、防上火

立夏节气,属于春夏之交,此时气温回升,人体内热较旺,各种火气容易乘虚而入。

一旦不注意饮食和规律的生活,极易“引火上身”。

所以,立夏时节,要防止“上火”,不可忽视。

措施:勤喝茶

黄花郎菊花茶,泡水喝,可清热解毒,下火消炎,是不错的选择。

用黄花郎、金银花、菊花、桂花,搭配做成茶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黄花郎,俗称婆婆丁,在春夏季节,十分常见,药用价值高,被称为“天然下火草”。

用其泡水喝,可清热解毒,下火消炎、杀菌,改善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小便短赤等症状。

菊花,可清肝火、散风热、解热毒,可以很好地降火,对目赤肿痛,效果尤佳,临床上,常与蒲谷丁搭配使用,清热解毒,效果加倍。

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改善火气引起的口干、口苦等不适,经常与菊花搭配使用。

桂花,性质温和,花香沁人心脾,可清热解毒,改善口气,又可起到中和寒性之效。

四者搭配,泡上一杯,可以快速降火,改善各种不适症状。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