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十年纪行-123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
我喜欢四处走走看看,繁华的也好,破败的也好,存在就是现实,现实就有故事……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是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滇藏茶马古道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易武、普洱市,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
茶马古道大理段经南诏国都太和城遗址,往北就进入了凤阳邑村,凤阳邑村原名“砖窑”,历史上曾经以烧制砖瓦陶罐为主,后来取“丹凤朝阳”之意,改名为“凤阳邑”。凤阳邑茶马古道位于下关至大理之间的大凤路中途,始建于汉代,成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全长1900米,原貌保存较为完好,路宽3.5米,当中铺青石板,即“引马石”,道旁为石凳和铺台子,具有典型的茶马古道特征。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村里最有特色的就是古道两旁白族民居,墙体都是用不规则的石头砌成,具备了大理“石头砌墙墙不倒”的独特魅力,此外还有云南特色的土库房、也有部分抬梁式的民居,部分民居挂有仙人掌辟邪。民族特色浓厚,韵味悠长。步行期间,斑驳陈旧的土墙、茅草舞动的瓦顶、光滑圆润的石地板,历史的沧桑在这里留下了深深地印记, 漫步在茶马古道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还能听到曾经过往的马蹄声,看到当年这里来来往往的马匹。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比起大理的传统景点(古城、喜洲、三塔),这是一条“小众”但很精致的游玩线路。进入古老的乡村,随着清风去感受那一段让人回味的历史。
凤阳邑茶马古道十分幽静,街道两旁的房屋已经十分古老。而古道中间的马帮文化博物馆内各种形式的物品非常丰富,古槐树下的石台和石阶是村里的古稀老人们闲话家常的地方!
村里有双子井、观音井等古井,两眼古水井分列在石阶两旁,像一对双胞胎。古老的井水孕育了不知几代人,如今还在有老人们在继续饮用着……
土库房——大理白族最具民族特色的民居形式之一。土库房外观较厚重,封闭,构架的处理相对简单,檐口以下皆用条石或卵石垒砌而成,它的形成与大理地区自然的石环境和人们对“石”的崇拜分不开,早期白族民居建造曾经普遍采用石材,历史上多有文献记载:“冉羌众皆依山居上,垒石为室。”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民间草帽街——村里的老奶奶们在观音古井的大树下,边唠嗑边编草帽,老人们仍安心守着古木森森中的古村。对他们来说,这才是家,是他们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是他们想要安度晚年的地方。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民间草帽街 2021.5摄
凤阳邑的每个角落无不透露着历史所呈现的时代沧桑之美,一切尽无言。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白族民居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2021.5摄
茶马古道上的凤阳邑一景 2021.5摄
202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