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颜】颜真卿书法的独特性和创造性
颜真卿38岁所书
《罗婉顺墓志》
丰富了我们对其书法的认识
日前
暨南大学教授、中国书法研究
与传播中心主任陈志平接受
《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梁志钦
采访时指出
“颜真卿在很多方面超越了王羲之,
以篆入楷是他的新创”
从《罗婉顺墓志》笔势外拓看典型颜氏书风的形成
为何《罗婉顺墓志》的书法与我们一贯对颜真卿书法的认知区别较大?
陈志平:首先,以往我们对颜真卿书法的认知多来源于拓片,拓片的视觉效果会比原碑文字偏肥,而且没有立体感。其次,颜真卿的碑刻分为“大字深刻”和“小字浅刻”两类,这次出土的墓志属于小字浅刻,字画偏瘦,再加上石面不平,没有显示出颜书的典型风格。尽管已经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是在没有铁的否定性证据之前,我们还是相信考古发掘的真实性。将此墓志(图1)置于颜真卿33岁所书的《王琳墓志》(图2)和41岁所书《郭虚己墓志》(图3)之间进行对比,我们发现三方墓志并无违和感,风格上可以形成序列,反映出颜真卿书法早年受到褚遂良、徐浩影响的痕迹。不过,笔势外拓的典型颜氏书风也正在形成,这些都可以从《罗婉顺墓志》中得到证实。
图1 颜真卿《罗婉顺墓志》拓片(局部)
图2 颜真卿《王琳墓志》拓片(局部)
图3 颜真卿《郭虚己墓志》拓片(局部)
这里有一个关键点需要注意,就是三块碑都是“墓志”,颜真卿在写墓志时也许会使用某种适应性的风格。其《多宝塔碑》涉及佛教的内容,可能与“经书体式”有关。对于具有多方面创造能力的颜真卿而言,将《多宝塔碑》写得更加严谨、腴润、沉稳,与前三方墓志拉开一定的距离,在必要性和可能性方面均不难理解。
颜真卿《多宝塔碑》墨拓(宋拓)册 (局部)
颜真卿书法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陈志平:大概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在41岁书《郭虚己墓志》前后,算是早期,包括《多宝塔碑》(44岁);而中期则包括《东方朔画赞碑》(46岁)、《鲜于氏离堆记》(54岁)、《郭家庙碑》(56岁)等;晚期则是60岁以后,包括《麻姑仙坛记》(63岁)、《颜家庙碑》(72岁)等。
《麻姑仙坛记》是颜氏中晚期书风转变的拐点。他早期的作品由于学习褚遂良比较多,用笔清劲。到晚期,笔画趋肥,且体势更加开张,结体平正,充满力量感。褚遂良的楷书更多表现为以隶入楷,使用分书的笔法,传承了二王以来的楷书写法。为了突破陈规,颜真卿选择以篆入楷,这与颜氏家族儒学传统有关。儒学的核心是“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颜真卿接受了家学的熏陶,非常重视文字学,将篆书的笔法融入到楷书里面,是自然的过程,从而形成了壮实的点画和外拓的笔势。这使得他的书风突破了王羲之以来的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
《麻姑仙坛记》 (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戴熙跋本(大字本)
颜真卿行书代表作“鲁公三稿”自成一格,与他的楷书波澜莫二。从《祭侄文稿》和《争座位帖》的用笔来看,他的师承也跟楷书相似,饱含篆籀气是主要特点。笔势外拓开张也贯通了他的楷书和行书,体现了“平画宽结”的结构,区别于王羲之以来的“斜画紧结”。他的行书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跟王羲之相提并论,但跟王羲之又有明显的不同。王羲之是从钟、张传统过来的,而颜真卿则直接切入到秦汉篆隶,从这一点来讲,颜真卿突破了王羲之传统。
颜真卿《祭侄文稿》 (局部)
宋代书法与唐代最大的不同在于书法开始强调背后的“人”
把颜真卿放回唐楷里去跟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相比,他属于怎样的位置?
陈志平:即便是放回唐代进行横向对比,以篆入楷仍然是颜真卿的独创。另外,他的楷书与行书是相贯通的,具有萧散的一面。欧阳询、虞世南的楷书和行书则严谨有余、萧散不足。颜真卿迥出于唐代,与他尚法而不为法囿的书法实践有关。此外他的忠烈人格也将他塑造成书法史上的唯一,他的人品与艺品高度统一在书法史上,无人能出其右。
颜真卿《湖州帖》(宋仿本) (局部)
是什么原因,使得唐代楷书达到如此高度?
陈志平:唐楷是一代之书。在唐代之前,书法艺术仍从属于字体发展完善的阶段。从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行书到楷书,正(规矩)和草(自由)两种力量彼消此长,到唐代必然出现“草”的极致(狂草)和“正”的极致(唐楷)。宋代的书法家需要寻求突破,不能再沿着唐人的道路继续前行,必然要转变方向,这一转变就是“归本于人”和“先文后墨”。宋代书法与唐代最大的不同在于书法开始强调背后的“人”,因而有宋代书法尚意的说法。
颜真卿《颜勤礼碑》拓片(局部)
接受王羲之秀美的传统或会认为颜真卿书法偏“霸”
北宋米芾评价颜真卿书法“平淡无趣”,怎么看待针对颜氏书法的批评?
陈志平:批评颜真卿的人很多,但从这些批评声音里可以看到颜真卿与王羲之书风的差别。凡是批评颜真卿的人,几乎都对王羲之顶礼膜拜。通常来说接受了王羲之秀美的传统,可能会认为颜真卿书法有点“霸”。这也说明了颜真卿书法在历史上非常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批评他的声音从另一方面重构了颜真卿在书法史上有别于王羲之的伟大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