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这10条产业链中挖掘出千亿级市场?

平头哥发现,随着原油的暴跌,石化产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生产企业纷纷降低化工品生产负荷,以应对价格下跌带来的生产利润萎缩。因石化产业的链条化发展模式,原料端的价格剧烈波动,终将对以原油为起始端的产业链下游产品带来成本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终端消费市场的变化。

本文,平头哥梳理了中国化工产业10条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别是成品油产业链、天然气/轻烃产业链、煤化工产业链、聚烯烃产业链、有机硅产业链、钛白粉产业链、氟化工产业链、聚氨酯产业链、氯碱产业链、芳烃产业链,为大家揭示原油的剧烈波动给化工产业链的传导机制,以及产业链的中长期发展趋势,为挖掘产业链中的投资机会提供见解。

1、成品油产业链
成品油产业链是指的通过石油一次二次加工后,产出的成品油产品,其中主要是指汽油、柴油和煤油。成品油产品代表着中国炼油加工的水平和现状,成品油与化工品的加工比例,也反映了化工加工深度。
在过去,成品油以主营企业为主,主要是指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为代表的“三桶油”,他们依靠原料优势占据绝对的市场地位,而民营炼厂因为无法获取到品质较好的油品,而依靠加工二次加工产物进行生产,这也导致地方炼厂的油品品质远不及主营炼厂。
但是,随着国家对原料的放开,特别是指的“两权”的放开,民营炼厂获得了更多的原油使用配额,他们加工的原料品质也得到了长足的改进,随机加入到了扩能升级的改造之中。
所以,,中国炼油产能接近9亿吨,导致中国成品油供应出现过剩的现状。从供应端的变化被动驱动炼厂战略思路的调整,地方炼厂纷纷上马化工项目,而大型炼厂纷纷投产一体化项目,带来的炼油向化工的转型浪潮。据平头哥调查,目前中国地方炼厂对上马化工项目具有非常高的热情。
对于未来来说,中国成品油产业链将发生以下的趋势变化:其一是山东地方炼厂在2025年将被大幅度整合,被整合的地炼将陆续退出炼油行业,转而向化工行业发展。其二是随着未来一体化项目的投产,中国成品油供应将越发过剩,而炼油产业链将加快向化工产业链转型的步伐,更侧重于化工品的生产和运营。
2、天然气/轻烃产业链
一般可以用来生产下游化工品的气体主要是甲烷、乙烷、丙烷等含碳分子量较小的气体,主要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析液等形式出现,而甲烷、乙烷、丙烷等气体我们也经常统称为轻烃。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国内的主要用途还是作为燃料使用,用于化工品的比例较小,其主要用来生产尿素、甲醇、PVC等化工品。
平头哥发现,近年丙烷脱氢和乙烷裂解项目的大量建设,从中东和北美等地区的乙烷、丙烷等气体的进口量也大幅增长,因为具备明显的原材料价格优势,未来有望成为重要的产业链之一。
轻烃裂解制备烯烃极具成本优势,未来有可能对石油路线的产品价格产生冲击。国内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的用途主要是生产尿素,其次是生产甲醇、甲醛、乙炔、二氯甲烷、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硝基甲烷、氢氰酸和炭黑以及提取氦气。
但是这些产品中,天然气路线的占比都相对较小,没有产品定价能力,而且由于天然气和石油同样具备能源属性,二者之间价格波动关联较为密切。因此在生产以上的这些化工品时,天然气路线通常不具备原材料成本优势。
相比之下,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轻烃裂解项目(乙烷裂解和丙烷脱氢)由于原材料乙烷和丙烷具备较强的成本优势,因为未来很有可能会对石油路线的烯烃相关产品的价格体系产生冲击。
平头哥认为,未来中国天然气/轻烃产业链化工生产的主要趋势为:其一是轻烃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较其他化工生产更具有环保优势,而随着环保的高压化,轻烃将更多成为重要化工生产的原料。其二是天然气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是以燃料为应用的能源消费,而丙烷、乙烷为代表的轻烃,将更多专项化工的生产。
3、煤化工产业链
煤化工可以分为传统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是指的煤焦化、煤制炭黑、PVC、合成氨等的化工应用,而新型煤化工,是指的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等新型的煤炭的利用。由于传统煤化工的污染较大、并且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行业已经严重饱和,所以目前煤化工发展的,主要是指的新型煤化工为主。
发展新型煤化工,平头哥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对中国的能源结构的缺陷的弥补,也是基于战略层面的考量。
从目前新型煤化工的主要发展方向来看,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醋酸、煤制乙二醇等产品与石油路线以及天然气路线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但是煤化工项目对资源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建设在煤炭和水资源丰富、且对外交通运输较为便利的地区。
煤化工项目投资巨大,按照平头哥经验,原油价格在50美元/桶上方时,煤化工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近年来随着煤化工老项目的折旧费用逐年减少,以及新项目的技术升级较快,固定资产折旧在产品的成本占比有下降的趋势,因此在石油价格高于45美金/桶以上时(当前山西地区原料煤价格在500元/吨),煤化工路线就已经具备成本优势。
对于煤化工的未来发展方向,平头哥认为存在以下几个方向:其一是未来中国煤制烯烃的投资成本将继续下降,之前煤制烯烃单吨投资成本为3亿元,现在已经下降到2亿元水平,降幅明显。其二是煤制烯烃的技术改进,将越发成为石油化工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4、聚烯烃产业链
聚烯烃是最常见也是应用范围最广的高分子材料,是由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α-烯烃以及某些环烯烃单独聚合或共聚合而得到的一类热塑性树脂的总称。聚烯烃的主要原料为乙烯和丙烯,来自石油化工、煤化工及轻烃化工,其中消费体量最大的是聚乙烯和聚丙烯。而其他聚烯烃多用以生产特种高端聚烯烃产品。
聚烯烃产业链可以分为通用型聚烯烃产业链和改性聚烯烃产业链。通用型聚烯烃产业链为通用品种,标准化程度高,并且产品附加值低。而改性聚烯烃是指将通用聚烯烃品种,经过改性后,可以更适用特殊的应用环境。改性聚烯烃附加值高,生产工艺门槛较高,因此生产经济性也较高。
随着未来的发展,平头哥认为聚烯烃产业链存在以下几个发展趋势:其一是聚烯烃产业链中存在上下游整合的趋势,金发科技收购宁波海越PDH装置,正式涉足上游产业链的加工和生产。而通过从下游端往上游端的延伸,避开了产业链整合中的技术整合陷阱,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延伸产业。其二是未来聚烯烃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将更多的侧向改性聚烯烃塑料的生产。目前中国改性聚烯烃塑料的占比仅有22%左右,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改性水平,所以,中国改性聚烯烃的市场,距离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三是随着一体化项目的投产,中国普通聚烯烃产品将趋近饱和,特别是聚乙烯和聚丙烯,由于丙烯来源的多样化,平头哥认为聚丙烯将率先达到饱和的装置,而随后不久,聚乙烯也将趋近饱和的状态。
5、有机硅产业链
有机硅产业链就是把硅从石英砂中的无机态转化为胶粘剂、硅树脂、硅橡胶、硅油、硅烷偶联剂等有机态,另外一部分产业链就是得到高纯度结晶态的硅晶体(多晶硅和单晶硅)或者石英晶体(光纤预制棒)。有机硅产业链的下游产品众多,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市场空间长期保持较快增长。
过去二级市场对有机硅产业链的研究重点在于DMC(二甲基硅氧烷,重要的有机硅单体)的供需及价格走势。由于金属硅在有机硅成本中占比较大,而金属硅的价格又与电价及石英矿的价格联系较为密切,因此金属硅通常会建设在电力资源丰富的地方。石英矿由于具备矿产资源属性,开采和建设新项目都环保政策的强力管控,对于下游有机硅企业,如果掌握自有石英矿,无疑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除了传统的有机硅产品(比如硅树脂、硅油、硅烷偶联剂)以外,高纯度的无机硅产品在科技产业链的需求带动下,同样需要重视。三氯氢硅除了可以制备多晶硅和单晶硅(是光伏和芯片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以外,其副产的四氯化硅高度提纯后可以制备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核心材料,在5G产业链中有重要应用),以及高纯电子级二氯二氢硅以及三氯氢硅也是重要的电子电气(在半导体产业链中有重要应用)
对于有机硅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平头哥有以下看法:其一是有机硅是中国化工产业链中的重要生产环节,未来在保障基本的消费应用前提下,将更多的侧向科技消费应用的拓展。其二是随着国内有机硅龙头企业开始向下游发力,凭借在有机硅单体环节的规模优势,有望在下游有机硅制品端取得更多的突破。
6、钛白粉产业链
钛白粉分为锐钛型和金红石型,大部分应用于涂料行业。由于该产业链垄断格局较为明显,并且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趋势非常明显,所以钛白粉的产业发展将在未来几年内提速。
钛白粉是典型的地产后周期产品,与涂料的消费需求密切相关,因此经常需要通过观察国内房屋竣工面积的同比增速来判断钛白粉的景气情况。另外由于硫酸法受到环保政策的限制,钛白粉的生产工艺向氯化法转移逐步成为主流,但是由于氯化法工艺的技术门槛较高,可以成功量产的企业并不多。
钛白粉产业链中,钛矿占到主要的生产成本。所以,拥有钛矿的钛白粉企业,将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平头哥认为,钛白粉的未来发展将按照以下方向:其一是生产工艺将快速转向氯化法,而硫酸法生产工艺将逐渐被淘汰。过去因为工艺门槛的原因,国内氯化法钛白粉长期无法顺利量产,但随着龙蟒佰利、云南新立以及四川天原的氯化法新建产能陆续投产,国内氯化法产能占比将逐步提升。其二是氯化法钛白粉存在双重经济系,即中间产品四氯化钛可以用于生产海绵钛,而海绵钛又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7、氟化工产业链
氟化工产业链是以氟、氟化氢为重要原料加工生产的产业链结构,下游产品以氢氟酸、六氟磷酸钾、氟盐、氟制冷剂、聚氟化合物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目前以氟聚化合物作为新材料的应用方向,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氟化氢是氟化工产业链的核心产品,是天然萤石中的成分。由于开采受到国家限制,所以氟化氢的价格跟萤石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对于氟化工的发展趋势,平头哥建议如下:氟化工向下游高端应用领域发展。传统氟化工中的产品除了无水氢氟酸以外,就是含氟制冷剂,但是由于制冷剂逐步向无氟化发展,含氟制冷剂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未来含氟制冷剂企业在未来短期内,将陆续进行企业转型发展。
8、聚氨酯产业链
聚氨酯产业链是国内化工行业重要的产业链分支,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聚氨酯产业链的主要产品为异氰酸酯系列产品,代表产品为MDI和TDI,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众多下游产品。
目前中国聚氨酯产业链中的产品集中度非常高,以万华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代表着中国异氰酸酯产业链的发展方向和现状。而且万华化学已经沿聚氨酯产业链上下游进行了广泛的布局,正在逐步打造一体化和平台化的核心能力。因此,平头哥认为,万华化学将成为全球聚氨酯产业链的核心企业。
对于中国聚氨酯产业链的发展核心方向有以下几点:其一是聚氨酯产品的终端应用方向不断开拓,加大新应用的拓展,这样有助于摆脱上游端的原料价格束缚,更有利于一体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其二是对于众多的聚氨酯下游企业而言,因为对上游原材料不具备议价能够力,因此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进入到高端领域(特别是新能源和科技产业链)是企业的突围之路。在当前国内新能源产业链以及科技产业链国产化替代的历史进程之中,真正具备研发实力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机会。
9、氯碱产业链
氯碱产业链是国内化工行业中最为传统的产业链之一,也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最基本原料补充。氯碱产业链中核心产品为“氯”和“碱”,副产氢气,重要的代表为氯气、烧碱。其中烧碱是传统化工生产的基本原料之一,在过去几年呈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广泛应用在金属冶炼、纺织、造纸及日化行业中。
“氯碱平衡”是氯碱产业链追求的重要原则。过去因为烧碱需求量较大,所以企业大多追求烧碱产出率,而液氯产出相应较少。但是,由于液氯又是PVC、ECH、PO、甲烷氯化物生产的基本原料。所以,当下游产品景气度较高时,对氯气的消费也较高,反之亦然。
对于氯碱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平头哥认为:其一是未来中国氯碱生产中,在积极拓展氯与其他化工产业链的一体化运营,特别是在个别氯产出较多的地区,如华北、西北等地区,更多的企业在寻找与氯的再平衡生产。其二是氯碱产业链中副产的氢气,又将是未来氢能源燃料电池的有效原料补充。其三是氯碱与下游新材料的有效衔接,特别是发展下游精细化工产品和新材料的一体化模式,都将成为氯碱产业链的未来发展方向。
10、芳烃产业链
 
芳烃产业链是指的含有苯环结构的芳香族化合物,重要的产品为纯苯、甲苯及二甲苯,还有包括以基础芳烃产品为原料的下游化学品的延伸,如苯乙烯、苯甲酸等产品。芳烃产业链中产品众多,且产业链结构较为复杂。
芳烃产业链是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代表,也是基础化学品的重要代表。其芳烃产业链的发展水平,对中国化工产业的精细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裂解原料轻质化的转变,芳烃产业链的供给呈现了萎缩的趋势,特别是甲苯及二甲苯的芳烃产品,他们都受到了裂解装置原料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但是,由于地方炼厂的化工方向转型,重装装置的大规模投产,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纯苯的产出,而甲苯及二甲苯的产出,又受到了地炼企业对油品及化工品选择的考虑。
对于未来来说,平头哥认为芳烃产业链将延续以下方向发展:其一是聚酯工业的发展,倒逼PTA、PX产品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从下游端向上游端发展的一体化生产模式,而受次将延伸出众多单一芳烃产业链的生产企业,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满足PX-PTA产业链发展的需要。其二是供应的增加,纯苯的价值将被严重缩水,纯苯的新化工生产应用,有望成为后期行业关注的焦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