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中医骨科的前世今生(二)
华佗是在正史中记载的,第一个以外科闻名的医生,所以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只是由于史书上记载的他的事迹过于神奇,而后世又无法重复他的技艺,所以才引起了现代人对其人其事的质疑不断。
我们先看看华佗到底有啥神奇之处——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三国志▪华佗传》
如果单看书中的描述,妥妥一枚“老神仙”:知道养生的方法,年龄接近一百岁,还像壮年的面容;通晓外科手术技术,能够进行开腹手术;还发明了麻醉神药——麻沸散,效果堪比现在的全麻……。
假如没有吹牛成分的话,这种技术远远领先同时代的世界(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大致相当于罗马帝国三世纪危机时期)。诸位可知道,西方一直到1846年,才由美国牙科医生摩尔顿首先使用乙醚麻醉并获得了成功。在此之前,西方的手术基本处于“病人全是靠忍,医生基本靠狠”的水平。
就像鲁迅先生评价后人对诸葛亮的描写一样,“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即使是正史中的记载也难免有夸大和失实的毛病,尤其是对于这类半人半仙的高人,不过华佗肯定代表了那个时代医学水平的高峰。
人们更熟知的是《三国演义》里面讲的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刮骨疗毒,就是现在骨髓炎清创术。从正史的记载来看,关羽确实做过这个手术,不过为他做手术的人不是华佗,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在关羽受伤之前,华佗已经被曹操杀了,所以不可能给关羽做手术。但是这也恰恰说明在三国时代,中医的骨科手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华佗并不孤单。
曹操可能确实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因为好几个恃才傲物的名人都死在他的刀下——孔融、杨修、华佗……。奥,对了,还有一个他想杀却没有杀成的——左慈。
左慈,东汉末方士。字元放,庐江(今属安徽)人。生于156年,死于289年,寿至134岁.经过六七十年的修炼,是死后成仙的。据葛洪《抱朴子·金丹篇》载,其为葛玄之师。葛玄从其受道,并受《太清丹经》三卷,及《九鼎丹经》、《金液丹经》各一卷。传说曾与曹操宴席,操环视众宾,欲得松江鲈鱼。慈以铜盘贮水,钓得之。后操欲杀之,乃逃入壁中;后复见之于阳城山头,再逐而隐入羊群,卒不可得。
由于三国到两晋的连年战乱,隐居起来修仙和炼丹成了聪明人的无奈选择。左慈的事迹能在正史中记载,说明绝非浪得虚名。左慈收了个徒弟叫葛玄,葛玄有一个侄孙叫葛洪。
葛洪,中国古代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是道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和集大成者。假如葛大爷印名片的话,起码有三个头衔:道家学者、炼丹家、中医药学家。不过,葛洪被现代人熟知,主要是由于他在中医药方面的成就。
葛洪成为“中医名人”,部分源于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因为屠呦呦在回忆她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时候提到:受到了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
东晋传奇人物,三栖跨界破红尘,医学理念领先世界千年
牛人就是牛人,即使不是主业,人家干的照样风生水起。《肘后备急方》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书中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正因为这短短几句话,激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通过低温萃取提取出了抗疟的有效成分——青蒿素——于是一个诺奖诞生了。
有人说,很多事情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单就这件事情来看,阿伟哥相信了。屠呦呦的名字来自于哪里呢,应该出自《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不服不行,人家打出生就自带光环,注定要发现青蒿素啊。
青蒿退热,早在汉代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里面就有记载——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而葛洪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青蒿治疗疟疾的;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葛洪是如何发现高温水煮会破坏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而采用压榨取汁的方法呢?
这恐怕是一个永远没有答案的谜题,我们只能说——因为他是一个超常人类——神仙。
在《肘后方》里,类似的超时代的发明和发现太多了:
例如《肘后方》中记载了一种恙虫病——沙虱病的传播媒介,指出其来自水中的沙虱。这种病曾广泛流行于东南亚一带、包括我国的台湾省和东南沿海各省。到20世纪20年代,医学界才逐渐发现了恙虫病的病原是一种比细菌小得多的“立克次氏体”,并弄清了携带病原的小红蜘蛛的生活史。而葛洪在没有现代观测和分离设备的情况下,就对其进行了符合今日临床结论的研究,殊为不易。
又如对狂犬病的治疗,他指出可以以疯狗的脑髓敷贴在创口上治疗,狂犬脑中含有抗狂犬病物质,在19世纪得到法国医学化学家巴斯德的证明。
此外,他对天花症状、结核病以及脚气病等的记载,都是医学文献中最早的记录。
在外科方面,书中记载了下颌关节脱臼的手法整复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整复颞颌关节的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记载用竹片夹板固定骨折,可以算是小夹板的最早使用者了;用桑白皮线缝合断裂的肠子,说明在那个时代进行外科手术绝非虚言;还有用烧灼的方法止血,这个现在外科还在使用,只不过进化成了电极烧灼的方法。
桑白皮可以抽出柔韧而细长的纤维,更关键的是它能被人体组织吸收,这是古人发明的“可吸收线”,不得不感叹古人的NB之处。
屠呦呦受到葛洪的启发,发现了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了中国人的骄傲和中国医学界的荣耀。不过,对于这件事情,相信很多搞中医的人心里恐怕是五味杂陈。毕竟,屠呦呦的奖跟现代的中医没有一毛关系,人家感谢的是中医的老祖宗。当着孙子的面夸爷爷如何如何优秀,恐怕言下也有子孙不争气的潜台词。
中医的历史有一个怪现象,似乎年代越久远医术越厉害,且不说年代久远到不可考证的黄帝和神农,就算是三国时的华佗和东晋时的葛洪,其医术之神奇,就已经到了令同时代的人膜拜和让后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地步。(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
(点击蓝字可直接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