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舍得》好好读书,对于11岁的米桃来说就是打一场家庭的翻身仗
米桃,11岁,智商140,五年级以前在类似于衡水中学那样的教育环境的山区农村读书,学习刻苦,对于大量刷题习以为常。
五年级的时候,在大城市卖水果的爸爸和做钟点工的妈妈把她接到了大城市,入读了风帆小学。
自卑、内向是米桃的标签,父母生下她几个月就去大城市打工,米桃叫的第一声爸爸妈妈还是在电话里面,留守儿童的经历让她自卑、内向,与父母之间总也亲近不起来。
米桃的父母文化不高,也不懂得怎么跟孩子沟通,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得争气,我们可都指望你了。”
承担着家庭最大的期待,好好读书,对于米桃来说就是打一场家庭的翻身仗,她要努力读书,在大城市买房子,也要把妹妹接到城里来。
妈妈为了让米桃好好读书,拒绝了田雨岚的软硬兼施,没有5000元卖掉择数的金牌班名额,很干脆利落地想都没想,说:“当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就算再没用,也不想拖孩子的后腿。”
是的,再普通的家庭,唯一一条向上走的路就是读书。
爸爸在水果生意不好的间隙,还要去送外卖,补贴家用,妈妈连快散架的电动车都不愿换,宁愿骑自行车,也要把钱省出来给孩子报辅导班。
一场角色扮演的英语晚会,要抵消掉两节辅导班的费用,好几百块钱,让爸爸明显地感到心疼,但为了米桃,爸爸也是很乐意地参加了英语晚会。
再普通的家庭,再没有文化的父母,都懂得知识改变命运。
但正是因为没有文化,米桃爸妈后面花两万一给米桃报的辅导班,颇有些被择数割韭菜的感觉,这些完全可以通过多阅读和多旅游来让米桃开阔眼界解决的问题,偏偏要在辅导班解决,性价比太低了。
也正是文化程度不高,做父母的也觉察不到米桃的内心,从小留守的经历让米桃内心敏感,和夏欢欢家庭的贫富对比,让米桃的自尊受到极大的打击,但妈妈只是一味的指责米桃不懂事,爸爸激动起来还要打米桃。
11岁的米桃承受的压力太大了,这其实也是千千万万信奉知识改变命运的普通底层家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爸爸妈妈不外出打工,就养活不了一大家子的生活,出外打工就不得不让孩子做留守儿童,两全不能其美。
但既然信奉知识改变命运,在要求孩子好好读书的同时,父母其实也要学一些与孩子沟通的知识,多与孩子进行内心的沟通,让孩子的内心丰盈起来,有了爱的滋润,孩子的内心会强大很多,面对压力也会坦然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