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椿注道德经:大道废第十八
先秦道家典籍《鹖冠子》(鹖:hé)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个最好呢?”
扁鹊答道:“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觉得奇怪,扁鹊“神医”的称号妇孺皆知,怎么会不如他二位哥哥呢?
于是再问:“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道:“我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就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我二哥治病,是在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就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是在本乡里。
而我扁鹊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放血、在皮肤上敷药去疾,好像技术很精湛的样子,就以为我的医术很高明,于是名气就响遍全国了。”
其实,跟我大哥和二哥相比,我都算是个庸医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或许说的就是我吧。
俗话说,上医治国,下医治病。那么,在治国这件事情上,谁才是真正的神医呢?
是无为而治、让天下百姓怡然自得的治世方法最好,还是用礼仪和刑法等等去戡乱的治世手段更高明呢?
道德经上一章讲,最好的治世模式,是行天道之自然教化,让百姓怡然自得。本章接上文,从反面来说,如果不以天道治世,而以伪巧的人道治世,又会怎么样呢?
【原文】大道废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无名,仁义有迹,由是而浑然之道漓矣】
【白话】大道隐而无名,而以仁义治世,则有迹可循。如果刻意地提倡仁义,那么浑然一体的大道就会在世间稀释流散了。
【注释】
①漓:本义指水渗流,浅薄。
智慧出,有大伪【开混朴而为智慧,则渐流于巧诈而大伪生矣】
【白话】如果泯灭老百姓混沌淳朴的天性,而提倡人为智巧,那么世人就会渐渐变得巧诈,而各种妖妄的思想也会随之产生。
六亲不和,有孝慈【亲族和睦,则孝慈无所见。惟有不孝不慈者,而孝慈始得显焉】
【白话】亲族和睦,大家都自然地相亲相爱,就不会显得谁特别孝慈。只有世间出现了很多不孝不慈的人,才会让“孝慈”显得尤为难得。
国家昏乱,有忠臣【顺治之世,君臣辑睦,忠无所见。惟遇暴君暗主,而后节义之士出焉。凡此皆相因而成、相形而见,世愈趋而愈下者也】
【白话】顺应天道自然而治世,君臣和睦,就不会显得谁是忠臣。只有遇到残暴昏庸的君主,那些节义之士才会凸显出来。以上这些都是由于治世方式的不同,而在对比中显现出来的,世人越是追求仁义、智慧、孝慈和忠臣,越是说明人心不古,社会治理状态每况愈下。
【注释】
①辑睦:和睦。
【道德经原文】大道废第十八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白话】天道废而人道生,才会刻意地提倡仁义。用人为的智巧来治理天下,就会导致伪诈丛生。家庭六亲不和,才会刻意地提倡孝慈。国家昏乱无道,才会刻意地推崇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