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学习中的几大重点问题,刘洪洋老师为你解答

刘洪洋老师是篆刻大家
他多次在中书协、西泠印社
主办的重要篆刻赛中揽获大奖
入展各项展览百余次
同时也是高校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多次应邀在全国各地高校讲学
在印坛的发展与评审方面
有着相对丰富的经验
他的篆刻风格取法大篆
具有古意
在平实中见其古拙
在斑驳中见其趣味
且具新意
将当代人的视角
代入创作中
他的作品艺术冲击力极强
善于开辟新的道路
将砖瓦陶文、楚篆等元素
都能转化、引入到篆刻创作中
可见功力不一般
作品欣赏

很多人认为学习篆刻很难
用篆、风格、刀法等
对于初学者来说
都是必须面临的问题
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用篆字
把握统一的印风
如何刻好线条
在刘老师的课上都能得到解决

点击图片
了解课程详情
在篆刻学习中常会遇到这几个问题
看刘洪洋老师是怎么说的
1
问题一:何看待清人篆刻,如皖派和浙派,在学习取法上有什么经验?
刘洪洋老师:从篆刻史上看,篆刻发展到明清才真正进入了流派阶段。印章发展到篆刻这个阶段,是从实用性过渡到文人把玩,它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在印章史阶段,是实用层面,文人介入之后,把自己的心情、意志、品质,然后通过他的修养经过磨合,将这些词、句在石面上展现,实际是他们抒情的手段,因此“书为心画”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在学习流派印的时候,应找些成熟大家,取法名家。在流派印中,也有很多印人大家,比如说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西泠八家等都可以学。
2

问题二:看待当今展览中充斥古玺的现象,如何突破?

刘洪洋老师:古玺在历史上有特征,没有具体风格,所以当代介入之后就很容易塑造自己的风格。古玺的印章变化较大,特别是在空间构成上。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复杂、不统一,燕、楚、秦、齐用字不同,正体字的演变过程是西周演变的,西周是甲骨文的。到秦代,秦国文字把六国统一。当代印坛古玺印多,因为在印面可以施展自己的想法,很容易诉说,给作者留下极大空间,这也是古玺成为当代大宗的一个原因。
篆刻的学习和书法一样,也是从临摹开始,临摹都是从工稳入手,进而中国篆刻史、中国印章史上的印章都要临摹,对整体有个了解,有个从头到尾概念性的理解,然后找到自己的位置,立足点,顺着这个点再去发展细节,这样就会更好。
3

问题三:半临半创的印章如果投展的话可以吗?算不算抄袭?

刘洪洋老师:在创作方面,任何作者都是边临边创的,因为临摹是人终身伴随的,活到老学到老,临摹到老,与写字是一个道理,每次临摹都有不同的收获。如何创作?怎样过渡到创作?有几个方法:一个是仿创,依据风格特征,选择喜欢的词,效仿这种印风。二是如果我喜欢这个印风,挑出其中几个字,然后合在一起,组成新的印章,这就是集字创作。
任何印人都是从集字开始的,比如说刻汉印,汉印文字徵里面的字都是其他印章里面的字,算不上抄袭。另外集字创作不是生搬硬套,而是还有个整理的过程。
4
问题四:印宗秦汉,汉印刻到哪一步才可以接触其他?
刘洪洋老师:印宗秦汉不是当代人的理念,从流派很多印人都能看出,学习篆刻方法,不要把它变成确切的公式。如果我们学习篆刻的时候从汉印入手,要弄清出为什么要从汉印入手,因为它在印章史阶段发展到鼎盛阶段、相对来说很成熟。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让学生从汉印入手,进而对秦玺、古玺、流派印进一步深入。先从平正工稳的角度掌握图章应用的哲学因素,然后在基础上再去涉及变化相对大的。说白了也就是学刻印先从规矩入手,进而再求变化,这样走是比较顺畅的。如果上手就求变化,可能在创作中受到一些阻碍,提高的时候就非常难。在临汉印的时候,先写平正,再学习恣肆的或者是古拙的,把汉印这关过了再去学习其他古玺及流派印,这样会好一点。
每个人对印章的理解不一样,相对来讲,掌握印章的普遍规律,线条平稳,刀工做足功夫,技术上不能有瑕疵。
5

问题五:在用篆的时候,艺术效果和辨识度上,要如何取舍?

刘洪洋老师:在用字上,找辨识度稍微强的字就不会吃亏。如果是设计楚玺印的话,可以采取全用楚文字,如果没有找到,建议尽量找跟楚国同期国家的字,如春秋战国。
问题六:在刻汉印的时候,是否应该自然一些?如何在自然的同时表现出那种规矩呢?
刘洪洋老师:这是个很辩证的东西,规规矩矩的印风在印坛上也属大宗。我们在学习古人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学习好的方面。
在创作规矩印风的时候要掌握一个度,既符合传统中的创作因素,对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也要有所展示,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