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大军的后勤问题
很多人认为,成吉思汗的大军,之所以能够西征万里,一路打到欧洲,是因为发挥了游牧民族的优势——不要后勤。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游牧民族生活环境恶劣,士兵们原本就是游牧为生,所以对后勤要求不高,可以忍饥挨饿坚持作战,并且草原也不种地没有粮食可送,更何况骑兵作战,打到哪抢到哪。即便真没有粮食吃,也可以喝马奶、马血坚持……
这大概是互联网历史军事圈子,流传最广的误会了。
只要是军队,他就需要后勤。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游牧民族。
即便是士兵真有超人一样的毅力,可以忍饥挨饿坚持作战,但是马不行,尤其是战马不行。
战马必须要精粮饲料和干草混在一起喂,如果让战马直接吃草,那么战马很快就养废了,成为普通的驽马了。在古代平时养一匹马的成本相当于至少相当于三到五个士兵,战时一匹马所需当然更多,马越精良所需当然也越多。
并且如果直接让马散开自己吃草,那么大军就肯定行动不了,直接停下,待在那牧马吧!
蒙古草原马,虽然以粗杂食、耐力好、生存力强闻名于世,但是被当做战马的马是不一样的,蒙古马作为战马容易“伺候”只是相对于其他马种来说的。
除此之外,一场大战下来,箭矢作为消耗品是必须及时补充的,各种武器盔甲什么的,也必须得到修补。这些东西光靠抢,是不行的,必须要有稳定的后勤补给。
而士兵所需的粮食与这些相比数量不大;如果马的饲料能补足,武器能够及时补充,那么士兵的口粮就是小问题。
游牧部族的老祖宗匈奴打仗就是有后勤的,只不过后勤基地相对简单,只是找一个“合适”
的地方就行。匈奴大军出战的时候,会有大队“胡车”跟随,就是用来转运物资的。
这些史书上记载的有很多。
只不过,匈奴骑兵特别多也精锐,可以截杀汉军斥候,非常好的遮蔽战场,汉朝军队一般很难发现匈奴的后勤基地在哪里。无论是匈奴主动攻汉,还是汉军出塞,汉军都不大可能主动发现匈奴的后勤基地在哪,相反匈奴军是很容易找到汉军的后勤基地在哪的。
汉军要想找到匈奴的后勤基地,基本只有击溃或者歼灭匈奴主力之后,由俘虏带路才能找到。或者即便真的找到了,匈奴后勤所在,匈奴骑兵也会迅速集结拦截,开始大战。
一场汉匈大战下来,汉军动辄俘获牛羊无数,大致就是拿下了匈奴的后勤基地。
多说一句,匈奴也是要种地吃粮食的,只不过草原上气候不好,种不了地,但匈奴还是会尽量种点,人不吃,马也要吃的。匈奴在控制西域小国的时候,粮食是小国们必须上交的贡品之一,同时匈奴也会自己派人去屯田耕种。
只不过匈奴特别野蛮,小国们已经臣服并且按期缴纳各种贡品了,但匈奴还是会定期随机找一个或者几个小国三光式劫掠一番。
主要是为了震慑西域,巩固统治;其次是匈奴需要的物资总是不够的,最好能够把所有小国都抢了,但是不能竭泽而渔,只好选一个抢。
匈奴如此,后世的所有游牧政权都是这样的。
蒙古西征看似惊人,不过请注意了,这是合计四十余年的战果,而且三次西征之间是间隔了十几年的。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之前是先攻下了西辽故地的,然后以西域为基地西征花拉子模的!这个距离不比成吉思汗攻打金国远多少。后面的两次西征,又是建立在第一次西征的基础上的。
蒙古的西征其实的逐步蚕食……
另外再强调一遍地理学知识,蒙古军从西辽故地出发西征到东欧,和蒙古南征到崖山,距离差不了多少。而且西征路上都是草原,气候更适合蒙古大军。
真正的所谓无后勤作战,其实只有在长城附近发生的“打草谷”,几十几百人一队出击,寻找村庄劫掠。不过“打草谷”实际上就是纯粹的强盗抢劫,并不是军事行动。
从秦汉以来一直都存在,禁绝不了,即便大汗下令禁止也不行,因为遭遇到生存危机的小部族们根本不会理会大汗的命令的。
历史上这种行为虽然禁绝不了,但是只有辽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澶渊之盟前,对宋实施打草谷,不过澶渊之盟后,打草谷还是存在的,只不过不是辽国官方组织的了。
打草谷真正消失是在明、清时期,因为明、清时北方经济变差,西北尤甚,所以山、陕两省北部的农民比草原上的牧民还穷,这些农民们不仅不怕草原部落打草谷,反而会定期成群结队的跑到草原上打小部落们的“草谷”,或者拦路抢劫往来客商,以改善生活。
农忙时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农闲或者没饭吃了,就抄起家伙来。
明朝的“套匪”、清朝的西北刀客大抵都是这么回事。
(明清西北的“大侠”们,半年“隐居”,半年“出山”。[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