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54篇:读文随笔∣什么是“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什么是“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语文建设》2021年第1期发表了江苏省苏州市沧浪中学校孙国萍老师和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的文章《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困惑和理解》。我此前在黄厚江老师的其他文章里也读到过类似的观点,但没有这篇文章透彻深入。黄老师老师的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朴素而有学理”,具体说来就是文中没有太高深的理论,所阐述的语文教育教学的知识与原理以及所举的例子,都是自己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思考。黄老师把自己的课例写成文章,把自己对课的认识写成文章,把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观点的思考写成文章,这一点是值得学习的。
这篇文章题目中的“困惑和理解”,说明作者对“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的内涵是有困惑的,而专家学者或一线教师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又不一致,这也引起了教师的认知混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以及教学测评中,这一概念的运用也有一些不恰当之处。这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是梳理收集了专家学者对“真实情境”这一概念的解读,包括“生活”情境说、“语境”说、“学习”情境说、“课堂”情境说、“知识”情境说等,按道理说,对课标里某一个概念的解释应该是一致的,但却出现了这么多具体的理解,一方面这是好事,说明观点有争鸣,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在实践中对这一概念的运用会有偏差。文章的第二部分是对“真实情境”的基本理解与定位:“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是基于教学需要和学习需要设置的,并不等同于实际的生活情境;“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应由具体的教学实施者设计,而不应由课程专家统一“批发”;“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是基于完成具体任务而创设的情境,不是相关文本和知识的简单呈现。应该说,这些理解是既有与其他专家观点相通之处,也有一些实际操作上的区别。
真正让我对这篇文章肃然起敬的,是作者在第三部分中谈到的“真实情境”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有的并非是真实情境本身的特征,而是如何在教学与测评中践行“真实情境”理念的特征,或者说是“真实情境”的设置特征、运用特征。首先是必要性。也就是说,真实情境的设计是有必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更不是生硬添加的。作者提到了一种现象,就是“戴帽子”,本来就是一个很常规的学习要求,甚至就是一道很普通的中高考模拟练习,前面也要加几句显示“情境设置”的毫无必要的话。例如在默写题前加几句貌似情境的话,再提出“在横线上写出有关诗句”等要求。看到此处,我有点冒冷汗了。因为我自己有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貌似是一种“学习先进的命题方式”,实际上可能只是为了“赶时髦”,没有真正从学理的层面上思考情境设置的必要性和合宜性。不过对于作者的观点,我觉得也有必要进行一些辨析。情境设置是否有必要,不能仅仅从教师或专家的层面上考虑,还要去调查学生对到情境的态度。例如试卷上出现的带有情境性的句子,是否真的有必要存在呢?这些情境能否会把学生有效带入问题解决的实际语境中呢?我认为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调查。
其次是切合性。就是说情境的设置应该与具体的学习任务匹配,应该切合具体任务完成的要求。例如默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试题却设计了一个情境“如果给一位老教师一句赠言,你会选用曹操的哪一句诗?”作者认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并不是唯一的答案。这一点在命题时自然是要极力避免的。但作者反问的“默写古诗名句用得着这样拐弯抹角吗”,我认为过于偏激。毕竟,直接默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和在情境中运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两者的学习原理与学习过程是完全不一样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情境设计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考查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名句的能力。学生知道这八个字怎么写,但是不理解其含义,更不会在实际生活运用,那么仅仅会写又有什么价值呢?
再次是明确性。就是说情境设计要具体明确,即在什么情境中完成什么样的规定任务。作者区分了“情境”和“情景”两个概念,并认为“情境”应该具有一定的“情景”,即时间、地点、角色、对象等要素要十分明确。例如一位同学要与你分别了,请你写一段话作为临别赠言,这样的情境就不具体、不明确。不过我觉得,类似于这样的情境,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试卷中,都是很少出现的。尤其是在中高考这样严肃的考试中,几乎不可能出现这样随意的情境。因此用一个极端的例子来证明某个结论,我认为是缺少说服力的。当然,情境设计要明确具体,这一点毫无疑义。
最后是驱动性。实际上就是要设置“任务情境”,要为学生完成任务提供场景限制和驱动力。我认同作者提出的观点:“成功的语言运用情境的设置,需要具有一种激发功能,能够唤起学生完成任务的冲动和激情,能够把学生'带入’他们似曾有过、正在拥有、确认会有甚至向往拥有的生活情境。”这其实就是任务情境的内涵及价值所在。不过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即原本是一道简单的语言排序题,命题人却将其变成了“学习任务”,即有关于“小说”的一段话,被一位同学将句子的顺序弄乱了,请你帮他重新排序等。这样的设问,是体现了“任务情境”的,也带有一定的驱动性。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这样的情境究竟是否有必要存在?因此,这是关系到情境的“必要性”与否的问题,而不是是否带有“驱动性”的问题。我认为,作者举的例子是不太恰当的。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提出的当前教学与测评中出现的“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问题,值得警醒。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考虑情境的必要性问题,这是关系到情境“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当没有必要设置情境而非要设计一个情境时,那就等于扭曲了情境的内涵。这一点在命题时尤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