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研究生扩招,1998年本科扩招的升级版?
在9月30日,国务院的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
这个《方案》引发了媒体的关注。里面提到了在2025年,专硕的规模将扩大,专硕的招生规模将占总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2/3。
关于这点,很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考研形势
这对于2021年即将考研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考研的竞争压力稍微少了一点。
这几年考研形势越来越严峻,考研人数越来越多。在2015年,考研人数还只有165万,到了2020年,考研人数创纪录,达到了341万人。6年时间,考研人数翻了一倍多。为了考上研究生,很多人是二战,甚至是三战。
2020年,由于疫情,大家不好就业,国家对研究生进行了扩招,研究生招生规模超过了100万。
2021年的考研形势依然严峻。因为可以预见,今年就业不行,有很多人要考研;明年的就业形势估计也一般;另外,原先准备出国的人也将在国内读研,也要参与考研。这几波人马汇集在一起,估计会超过2020年考研人数。
所以,考研的人看到2021年仍将扩招,估计心中会松口气。
《方案》具体细节
在这个文件中,除了专硕到2025年,招生规模达到硕士总招生规模的2/3之外,还有其他的细节,也值得关注。
第一,今后新增的硕士授权点,授权单位,原则上都是专硕。学校可以把学硕撤掉,换成专硕。授权点的审批由省级教育部门来做。今后硕士的扩招将全是专硕的扩招。
第二,大力扩大专博的规模,在各个区域布局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
专硕、专博扩招背景
为什么要出台这个政策?
《方案》里面说了。经济和产业发生了变化,各个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要求提高了,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
原先,我国的硕士和博士主要是为研究所、大学等研究机构培养人才,但现在主要是为企业培养人才。
这句话说白了,就是现在要就业的话最好是硕士毕业。
大学扩招2.0版?
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一幕很眼熟?在1998年,大学进行扩招的时候,学生和家长欢欣鼓舞,他们不知道的是,其实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变了。
在一开始,我国的大学培养的是科学家、研究人员。但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很多大学,尤其是应用型大学,培养的是技术工人。
现在产业再次升级,大学四年的知识已经不够用,需要再读2~3年的专硕,才能胜任工作。
有些领域硕士还不够,需要专业博士。
学历含金量下降
大家看到扩招,会不会认为学历会贬值?
这个肯定的。
每年只有3万名研究生和有130万名研究生的含金量差别很大。硕士研究生一多,首先本科学历的含金量就下降,尤其对于名校的本科生。
原先名校本科生很值钱,在就业市场上很有竞争力。现在那么多的研究生,很多企业提高了入职要求,很多招聘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求硕士学历以上。所以名校本科生连笔试的机会都没有。
其次,普通院校的硕士生含金量下降。现在大家去看看,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这些学校每年的研究生数量高达1万多人,比本科生数量多多了。这么985大学的研究生涌上就业市场,双非学校的研究生肯定不如原来受欢迎。
这个情况跟大学扩招后的情况差不多。虽然一本率提高了很多,但用人单位转向看985、211的学生,这些比例跟没扩招前的一本率差不多。
研究生教育收费是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学硕来说,国家基本都是包下来的,学费很低,还有奖学金,个人基本不需要花钱。但专硕不一样,学费比较高,有些还不管住宿。从专硕身上,学校估计能赚点钱,研究生教育也许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什么国家要这么做呢?
我认为,这件事应该做。一方面让更多的人能够读研。否则这些人都出国去读研。大家看看国外的大学就知道了,它们的硕士学历更水,主要是为学校增收的。与其把自己的学生推到国外,让国外大学来赚这个钱,还不如让自己国内的大学来赚这个钱。
我是这么猜测的。
专业学位的难度会不会降低?
从《方案》里面看,对教学质量应该是严格要求。不过,我估计是降低的。因为里面提到考核要求。
这些考核要求都没有提到原创性,博士提到了应用创新性,比理论创新性的难度要低。
这个也跟国际通行标准一致。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艺术作品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博士专业学位论文应表明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专门技术上做出应用创新性的成果。
专硕和专博的重点发展方向
《方案》里面说,在现代制造业、现代交通、现代农业、现代信息、现代服务业和社会治理等领域,增设专硕学位。并且放权让学校自主设立。
专博的重点在: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公共卫生、公共政策与管理等领域。
总结
因此,虽然扩招了,考研要容易一些,但硕士将成为基础学历,而且需要自己投资,算是喜忧参半的一个消息吧。
大家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