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对脉诊的论述要点有哪些?
《黄帝八十一难经》全书共八十一难,同《内经》一样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探讨和论述了中医的一些理论问题,自一难至二十二难,对脉诊作了系统地发挥。书中首创“独取寸口”及“寸关尺与浮中沉”三部九候的切脉方法,脉证相参的辨证观,以天人相应的内外统一整体观,论述疾病与季节关系、脉象的四时变化、针刺因时制宜。这些内容对后世医学理论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内经》的诊脉法,是全身诊脉法,分头、上肢、下肢三部,每部又有天、地、人三候。而《难经》的诊脉法是“独取寸口”,其谓“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取法于寸口也。”《难经》对“三部九候”说法与《内经》不同,认为:“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并提出关前属阳,关后属阴。其谓:“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
《难经》对切脉指力的轻重也作了详细说明,其曰:“初持脉时,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这种以菽法权轻重,以候浮中沉各部之脉,对后世临床诊脉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此外,《难经》还提出“呼吸定息分阴阳”的说法。认为“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其脉在中。”说明呼出为阳,吸入为阴;心肺为阳,肝肾为阴;一呼再动,心肺所主;一吸再动,肝肾所主;呼吸定息,闰以太息,为肺所主。后世医家把《难经》此说引申为“肺主出气,肾主纳气”的理论,对治疗肺肾虚损疾病提出了理论根据。
《难经》在脏腑方面突出了肾的重要性,建立了“肾(命门)-元气-三焦”为轴心的整体生命观。其首次创立的命门学说,《难经·三十六难》说:“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将命门描述为有形的,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为诊脉的重要参考。
总之,《难经》以发挥经脉为主,在经脉中以发挥脉学最有成就。其中“独取寸口”的诊脉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医传统的诊脉方法之一。故司马迁云:“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