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人生了一场大病才发现:对儿女太好是最错误的事”怎么看?
事实证明,对儿女确实不能太好!我二叔的做法就非常明智!
二叔家有4个孩子,一个儿子,三个女儿。农村的人都有一种养儿防老的思想,也流传着一种“独儿不孝,独狗爬灶”的说法,意思就是独儿子大多都不孝顺。二叔又是生了几个女儿后才盼得的儿子,二叔也怕老了儿子靠不住,所以二叔的想法跟旁人不同。
堂哥出生后,虽然是独子,但二叔不但不溺爱,反而比儿子多的人家教育更严格。
堂哥读小学时,逃学偷偷跑到邻居家地里,把邻居家刚栽好的菜拔了栽在自家地里。后来邻居到二叔家找麻烦。逃学就让二叔生气了,竟然逃学去干坏事,二叔气不打一处来。
堂哥被二叔找回用鞭子抽得满地打滚。二叔说,再厉害的牲口他都能让它乖乖听话,更何况一个毛头小子。原来二叔在生产队赶过马,打那以后,堂哥再也没犯过错。
但堂哥不是读书的料,混混糊糊读了三年初中,最后连高中都没考上。所以,堂哥16岁就回家务农了,那时二叔也快50了。
堂哥没读书后,二叔就把当家的重担移交给儿子,家庭一切大权也移交了。村里人还笑二叔,还未到花甲就想当闲老人了,二叔也不理会村里人的闲话,他心里自有他的打算。
堂哥成为当家人后,也想努力改变家庭生活状况。堂哥在村里也算个文化人,门路比同龄人多些,育过松苗,种过木香。作为独子的堂哥一点不娇气,还和村里的同伴一起到煤矿上当采煤工人,挣了不少钱,慢慢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而二叔其实也没完全闲着,其它重活干不了,他就自己开始做牛马生意和本材生意。那些年市场很好,经过几年打拼,二叔也挣了不少钱。
二婶就想,老俩只有一个儿子,百年后一切都是儿子的,再说家也是儿子在当,就劝二叔把做生意赚的钱交给儿子打理。二叔却说二婶一个女人家知道什么,根本没有理会。
前年我正在上班,母亲打电话说,二叔到楼上拿东西,在楼梯上一脚踩空,从楼上摔了下来,听说摔得很严重,让我回去看看。我放下手里的事,忙着回家,怕堂哥一个人招呼不过来。
等我回到家,二叔已被堂哥送到医院,住院费也交了。因为二叔大腿骨折,头上也有一个很大的伤口,需马上动手术。到出院办手续时,堂哥准备去取钱,二叔却把自己的存折拿给堂哥去取。这次住院,仔细一算,前前后后花了四万多元钱。
二叔出院那天,我专门和堂哥去接二叔,看二叔恢复得挺不错。一路上,堂哥开玩笑说:想不到二叔还有“小金库”,住院费用绝大多数都是二叔出的。
原来,二叔不但自己拿住院费,还在堂哥堂嫂农忙抽不开身时,自己又出钱请护工来照顾,所以身体恢复得挺快。听了堂哥这样说,二叔也开玩笑说:如果自己没钱,那能这么快就好了。
这些年二叔挣的钱,除了帮衬儿子外,剩余的钱就自己存着,以备不时之需。二叔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对子女好。
从二叔的事例可以看出,对子女的好是有学问的。堂哥能够对二叔好,我认为是二叔做好了两件事:
第一、他教给了孩子生存之道。不能什么事都惯着孩子,那样会让孩子有依赖思想,滋生出许多坏毛病。就算是独生子女,也不能娇生惯养。否则最后难过的还是自己。二叔教育堂哥的方一式,明面上是为难孩子,实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让堂哥在今后不依靠父母也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第二、他有为自己老年生活打算的观念。中国有句俗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凡事不等不靠,自己生活得才有底气,活得有尊严,生活才能幸福。二叔就是没把身上的钱完全交给堂哥,用自己的钱,才硬气。如果事事要向堂哥他们伸手,拿得出的还好说,拿不出来的岂不是互伤和气?
结合二叔的事例,对“很多老人生了一场大病才发现:对儿女太好是最错误的事。”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
第一、老人要做到一放一不放。所谓“一放”,就是不要对孩子“太好”,在生活中严格要求孩子,培养孩子责任意识,学会担当,对孩子要学会放手。所谓“一不放”,就是学会保留,也就是金钱不能毫无保留的都给孩子,我们都知道,拿去容易拿回难,手中有钱,才活得有底气,有尊严,什么都靠儿女是不现实的;
第二、自己在生活中要为子女树立孝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无穷的!老人也年轻过,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要做个对长辈好的人,如果自己就是一个不懂孝道的人,难免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你都不孝顺老人,你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子女孝顺你?
第三、一定要学会自我安排打算。趁年纪还不大就要有计划地存钱,对自己的老年生活要有打算,自己手里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能有一分一角都靠子女拿的思想,做子女的也有自己的难处,自己也要生活,他自身都难保,想其他也不现实。
总之,天下父母心大家都理解。但是,我们教育子女,对子女好也要好得有学问。该放手时放手,该保留的保留。要做到好而有度、好而有法。不然好心可能反而办了坏事情,最终受苦受难的可能就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