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讲伤寒18:各 论15-(42、43、44、45、46条)条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刘渡舟讲伤寒
王庆国 李宇航 陈萌 整理
田中明 校排
前 言
各 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2)
这一条承上条,补述小青龙汤证的主证及药后寒去欲解的机转。
“小青龙汤主之”应该接在“发热不渴”之后,属于倒装句法。“伤寒,心下有水气”与上一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含义一样,也是讲了小青龙汤证的病机。
上一条所讲的主证是干呕,发热而咳,这一条补述咳而微喘也是适应证。上一条或然证中的口渴是由水气不化,津液不滋所致,所以在治疗时去半夏加天花粉以生津止渴。这一条服用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是药后寒饮之邪已去,胃阳之气渐复,里气温,水气散的征象,所以张仲景说:“此寒去欲解也。”虽然渴,但不甚,怎么办呢?可不治自愈,少少与饮水即可。如果喝水喝得太多了,则有郁遏胃阳,导致水饮复聚之患。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43)
这一条论述太阳病脉见浮弱者,治宜桂枝汤。
这一条应与第38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合看。第38条的太阳病“脉但浮”,实际上指的是浮紧之脉,应属伤寒表实证,治宜麻黄汤。这一条的太阳病脉非浮紧而见“浮弱”,弱是缓弱之象,应该考虑是中风表虚证,治宜桂枝汤。
在连续七条论述麻黄汤以及大小青龙汤这些伤寒表实诸证治之后,从这一条开始又再次论述桂枝汤证治,这就有一个虚实对比,可以深化辨证论治的思想。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44)
这一条论述太阳表证不解,兼邪陷致喘的证治。
太阳病,只要外证还在,即使大便不利,也不可以先下,而应该先解表,表解才能泻下攻里。这就是所谓的“汗宜早,下宜迟”。如果表证仍然存在而误用了下法,那么就容易伤里气,使表邪乘虚内陷。误下之后,只见到微喘,说明在表的邪气已经稍稍入里,影响肺气不利而上逆。由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还在于表,即“表未解”,因此治疗上仍以桂枝汤解肌发表为主,再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由于下后正气受伤,故不可用麻黄汤峻汗。临床上凡是风寒外感兼有轻喘,脉浮有汗的,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有很好的效果。前面第20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讲的是新感诱发宿喘,用本方主要不在于治喘而是治中风兼以照顾宿疾,是急则治标之法,因此曰“佳”。这一条为新感表邪不解,邪陷致喘,是桂枝汤证的兼证,用本方意在发散表邪兼以宣降肺气,表里兼顾则诸证尽愈,因此不说“佳”,而说”主之”。
临床上治喘,寒饮射肺者用小青龙汤,肺热作喘者用麻杏甘石汤,用这些方法治喘的大有人在。相比而言,使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喘者比较少,而且本方也很少被人重视。其实,对于风寒外感所致的汗出而喘,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都不合适,只有这个方子能治。蒲辅周先生的医案中就有用本方治喘的记载,这是深得此方要领的。本方治喘,以证见脉浮缓、有汗者为准,在桂枝汤中加厚朴、杏子。叶天士只加杏子而不加厚朴,效果也很好。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45)
这一条论述表里同病,应先解外,治宜桂枝汤。
凡是表证未解,又见到大便不利的里证时,不能先攻下。如果先攻下了,就犯了治疗上的错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邪客于表,应当汗之而解;邪气结于里,应当下之而愈;表里同病,也应该先解表后攻里。如果先攻下了,就要伤里气,里气一受伤,在表的邪气就很容易乘虚内传,使病情复杂化。因此,表里同病时,一定要先解外,等表邪解决之后,如果里气仍实,才能攻下。这是伤寒六经证治的一条很重要的治疗原则。至于解表,应当考虑使用桂枝汤。因为这里说的是不大便,所以用麻黄汤峻汗就容易伤津液,只能用桂枝汤滋阴以和阳,调荣而和卫才合适。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46)
这一条论述太阳病汗、下后不解仍可再汗。
太阳病,本应发汗而解。现在是“先发汗不解”,说明可能是表里同病,或者是汗不得法,或者是病重药轻,以致一次发汗不能解除。既然表邪不解,那就应当再以汗解,即使有里证也不应该攻下。否则,误下必伤正气,引起表邪内陷,变生他病。现在是表邪不解而复下之,脉仍见浮,说明病邪仍在太阳之表,没有内传。“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是自注句,指出病不解的原因是当汗未汗,而反用下法。由于现在这个病发生在汗下之后,虽然当再汗,也不可用麻黄汤峻汗,而应选用桂枝汤。
太阳病,有一汗不解可以再汗之法;阳明病,有下后余热复聚;可以再下之法。临证以辩证为准,有是证则用是法,千万不能动摇不前。
未完待续
健康保健知识介绍等,若要使用,使用前一定先咨询当地专业医生,以当地专业医生的意见为准!
本平台致力于中医方药介绍;健康保健知识普及;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健康答疑以及各科医疗信息、专家介绍、田氏医疗人员介绍等。
欢迎医疗专业人士来稿(来稿必须真实可信,文责自负,并附作者简介、真实工作单位和近期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