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方法--百病推拿大全(三)
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http://www.zgmjyxw.com/
01
—
百病推拿大全(三)
38、斜视的推拿疗法。斜视俗称“斗鸡眼”、“斜白眼”,是指双眼在注视目标时,一眼的视线偏离目标,斜视有内斜、外斜、上斜、下斜等多种,分共转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类,以共转性内斜视最常见。共转性内斜视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主要由于某一对拮抗肌的力量不平衡引起,逐渐发生,眼球运动无影响。但两眼视力往往差别较大,经常斜视的一眼,其视力常显著减退,时间长久后出现弱视。麻痹性斜视大多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有关,常骤然发生,复视和高度头昏是其主要的自觉症状。按摩主要治疗共转性斜视,通过手法以解痉松肌,调节筋脉,明目祛风。对麻痹性斜视,按摩仅作辅助治疗。
按摩疗法一:(1)取坐位,用拇指抹眼眶周围5分钟,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攒竹、睛明、承泣、瞳子髎、鱼腰、球后(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丝竹空穴各1分钟。(2)取坐位,按上法内斜延长按揉睛明穴达2分钟;外斜延长按揉瞳子髎穴达2分钟;上斜延长球后穴按揉时间达2分钟;下斜延长鱼腰穴按揉时间达2分钟。(3)取坐位,家人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风池、合谷穴各1分钟。
按摩疗法二:(1)取坐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攒竹、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丝竹孔、天应、太阳、翳风穴各1分钟;再用拇指指腹抹眼眶20次,用禅推法推风池穴1分钟,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推天柱骨,以皮下有轻度淤血为度;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合谷穴2分钟,用拇指桡侧端补肝经、补肾经各100次。(2)取仰卧位,用掌按法持续按压关元穴2分钟,使其腹部及腰部有发热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下肢血海、三阴交各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3)取俯卧位,用禅推法推背部两侧肝俞、肾俞穴各1分钟;再用掌擦法横擦肾俞穴,直擦督脉,反复进行5分钟,以皮肤微红、微热为度。
39、哮喘的推拿疗法。哮喘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以阵发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一般哮是指呼吸时喉中哮吼声。喘是指呼吸急促。
概述:由于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支气管哮喘和哮喘性支气管炎。本病在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常反复发作,气候骤变多为发作诱因。哮喘的主要原因是肺部一向有痰湿停聚,当体质虚弱,感受邪气,引起气动痰升,阻塞肺络,而致肺失肃降出现痰鸣、喘逆、呼吸困难;也有因肺虚卫外不固,感受风寒之邪,痰浊阻于气道而致;其他如过敏、疲劳、情绪冲动等也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根据发病特点及临床症状,本病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及缓解期。发作期又可分寒性哮喘和热性哮喘两类。寒性哮喘者见咳喘气促,喉中哮鸣音,痰多白沫,形寒无汗,面色白,四肢不温等;热性哮喘者见咳喘哮鸣,痰稠色黄,发热面赤,胸膈满闷,渴喜冷饮,尿赤便秘等。缓解期分为肺气虚弱、脾气不足、肾虚不纳。肺气虚弱者见喘咳无力,语声低微,自汗怕冷;脾气不足者见咳喘痰多,肌肉萎缩,纳呆食少,大便溏薄等;肾虚不纳者见咳喘无力,呼多吸少,气短不足以息,脚软无力,动则心悸等。本病治疗原则为急性期攻邪以治其标,缓解期扶正以固其本。按摩手法既能温肺化痰或清肺化痰以定急性期寒喘、热喘、又能补肺固表、健脾化痰、补肾固本以防哮喘复发。
按摩疗法:寒喘:(1)取坐位,先依次用拇指指腹端揉小天心、外劳宫、一窝风各50次,推三关100次;再用示(食)指、中指作黄蜂入洞50次;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太阳、风池穴各1分钟。(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依次揉天突1分钟,揉膻中2分钟,揉乳旁、乳根各1分钟。(3)取俯卧位,用手掌擦其背部2分钟,以皮肤微红、微热为度;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侧肺俞穴各1分钟。热喘:(1)取坐位,依次用拇指桡侧端清肺经、清大肠经各100次,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天河水100次,用拇指指腹端揉掌小横纹100次,退六腑100次。(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揉天突1分钟,分推膻中2分钟,揉丰隆1分钟。(3)取俯卧位,用两拇指分别自肩胛骨内缘从上而下推10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侧肺俞穴各1分钟。肺气虚弱: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各100次,推四横纹10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侧肺俞穴各1分钟。肺气虚弱:(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各100次,推四横纹10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揉外劳宫、小天心、上马各50次。(2)取仰卧位,用指擦法擦膻中穴1分钟,以有热感为度。(3)取俯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其背部两侧肺俞穴各1分钟。脾气不足:(1)取坐位,依肺气虚弱按摩疗法操作,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推四横纹,揉外劳宫、上马;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合谷穴1分钟。(2)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示(食)指指腹端捏挤神阙穴1分钟;再用双手拇指指腹端同时按揉两下肢足三里穴各1分钟。(3)取俯卧位,家人用双手拇指、示(食)指指腹端自下而上捏脊,重复操作5遍。肾虚不纳:取坐位,按脾气不足按摩疗法操作,依次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揉外劳宫、小天心。
40、咳嗽的推拿疗法。咳嗽是小儿肺系疾患者中一种常见的证候,无论外感、内伤所致之肺失清肃而壅遏不宣者,皆可发生咳嗽,尤其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这里述及的仅是指以咳嗽为主症的急、慢性支气管炎而言。
概述: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功能较弱,在春秋气候多变之时,更因小儿寒暖不知自调,忽于增减衣服,不能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故易为风、寒、热等外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袭人体,内犯肺脏,使肺失宣降,气郁不宣,上逆而发为咳嗽。若小儿体质素虚或外感咳嗽日久不愈,耗伤正气,亦可出现肺阴不足或肺气虚弱的症候,而发展成为内伤咳嗽。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其主要症状均为咳嗽,然前者有发热、恶寒、喷嚏、流涕等外感症,后者则有咽喉干燥、胸满纳呆、手足心热、短气懒言等气阴两虚症。针对咳嗽的病因病机各不相同,按摩施以各种不同的手法,既可疏风解表、宣肺止咳以治外感咳嗽,又可健脾养肺、止咳化痰以治内伤咳嗽。
按摩疗法:外感咳嗽:(1)取坐位,用示(食)指、中指作黄蜂入洞50次;再用两拇指指腹分推坎宫50次;最后用拇指桡侧端推三关、退六腑各100次。(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依次按揉天突1分钟,分推膻中2分钟,揉乳根、乳旁各1分钟,揉两下肢丰隆穴各1分钟。(3)取俯卧位,用双手拇指分推肩胛骨100次,揉两侧肺俞穴各1分钟。若有发热者,可加推脊2分钟。内伤咳嗽:(1)取坐位,依次用拇指桡侧端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各100次。(2)取仰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天突、乳旁、乳根各1分钟;再用掌根揉按中脘穴2分钟;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下肢足三里各1分钟。(3)取俯卧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背部两侧肺俞、脾俞、肾俞穴各1分钟。
41、腹泻的推拿疗法。腹泻亦名“消化不良”,以大便次数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
概述:本病四季皆可发生,而尤以冬秋两季为多,如不及时治疗,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的营养吸收、生长和发育。重症患儿还可产生脱水、酸中毒等一系列严重症状。小儿脾胃虚弱,无论内伤乳食,感受外邪或脾肾虚寒等,均可引起腹泻。临床有寒湿泻、湿热泻、伤食泻和睥虚泻之分。寒湿泻便稀多沫,色淡不臭,口淡不渴;湿热泻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而臭,身热口渴;伤食泻泻前哭闹,泻后痛减,便多酸臭,口臭纳呆;脾虚泻久泻不愈,反复发作,食后即泻,甚则完谷不化,四肢逆冷,脉微欲绝。腹泻的治疗原则为止泻,按摩施以不同手法,或温中散寒,或清热利湿,或消食导滞,或健脾温阳,达到恢复脏腑生理功能,治愈各种腹泻的目的。
按摩疗法:寒湿泻:(1)取坐位,用两拇指指腹端自眉心向眉梢分推50次,自下而上推天门50次;再用拇指桡侧缘补脾经、补大肠经、推三关各100次,用拇指指腹端揉外劳宫50次。(2)取仰卧位,用掌或四指摩腹部3分钟;再用中指指腹端按揉脐部2分钟;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下肢足三里穴各1分钟。(3)取俯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推上七节50次;再用指擦法横擦背部脾俞、大肠俞、小肠俞穴各1分钟;最后用中指指腹端揉龟尾3分钟。湿热泻:(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自前向后直推太阳穴50次,清大肠、清小肠各100次,清脾土150次;再用示(食)指、中指指腹面清 天河水100次,退六腑100次;最后用中指指腹端揉小天心、一窝 风各50次。(2)取仰卧位,用拇指、示(食)指捏天枢、神阙穴各1分钟,以周围皮肤透红为度;再用掌心揉中脘穴1分钟。(3)取俯卧位,用中指指腹端揉龟尾3分钟。伤食泻:(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清大肠100次,推四横纹100次;再用示(食)指、中指两指指腹面清天河水100次。(2)取仰卧位,用指摩法摩腹2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中脘、天枢、合谷穴各2分钟。(3)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沿肋弓角边缘或中脘至脐向两旁分 推100次;再用拇指、示(食)指、中指拿肚角100次;最后用掌根揉脐100次。脾虚泻:(1)取坐位,用拇指桡侧端补脾经100次,补大肠100次,推三关100次;再用中指指腹端揉板门100次。(2)取仰卧位,用拇指、示(食)指捏天枢、神阙穴各1分钟,以周围皮肤透红为度;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两下肢足三里穴各2分钟。(3)取俯卧位,用拇指指腹端推上七节50次,再揉脾俞、胃俞、龟尾穴各2分钟;最后用拇指、示(食)指捏脊5遍。
42、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推拿疗法。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又称贲门痉挛、巨食管。是由食管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适或疼痛。
概述:本病好发于中青年,病程长而全身状态良好,症状时轻时重,与精神紧张有一定关系。中医认为本病因情志不遂,气结痰凝,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升降失常所致。临床上早期多属气结痰凝,食物咽下梗噎不顺,胃脘及胸中阻隔并感疼痛。重则水谷不入,反流食物,嗳气不舒,每因情志因素诱发或加重;后期多属脾胃虚弱,见脘腹胀满,腹部隐痛,纳食减少,或食人即吐,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等症。按摩疗法对病程短,无合并症,属痰气交阻型取效快,疗效好;对病程长,伴有慢性脾胃疾病者,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使用按摩手法时,动作宜沉稳有力,点按胸部时应随患者呼吸,呼气时着力。
按摩疗法:气结痰凝:(1)取坐位,家人用双手拇指、示(食)指、中指三指,对捏提拿两侧肩井穴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再用掌揉法轻揉此穴1分钟。(2)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擦法擦两侧胁肋部3分钟;再用拇指指端点按璇玑、华盖、紫宫、玉堂、中庭各30下;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下肢丰隆穴1分钟。(3)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从背部两侧大杼穴向下经肺俞、心俞推至膈俞穴,反复进行5遍。脾胃虚弱:(1)取仰卧位,家人用指擦法从一侧章门、腹哀(上腹部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横擦至对侧章门、腹哀穴,反复进行5分钟;再用拇指指端点按璇玑、华盖、紫宫、玉堂、中庭穴各30下;最后用掌自鸠尾穴向下直推至水分穴,反复进行3分钟。(2)取仰卧位,家人用示(食)指、中指指腹从阳陵泉沿小腿外侧向下直推至踝部,反复进行3分钟;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里穴2分钟。(3)取俯卧位,家人用四指并置于肩中俞(背部大椎穴旁开2寸)、肩外俞(背部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及曲垣穴处,自外上向内下方斜摩至对侧肝俞及魂门穴处,反复进行2分钟;再用禅推法推背部两侧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
43、胃下垂的推拿疗法。胃下垂是一种慢性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内脏下垂之一。胃的位置变化较大,但一般以钡餐检查时,胃小弯弧线最低点下降至髂嵴联线以下,或十二指肠球部向左偏移时,称为胃下垂。
概述:医学认为本病常因暴饮暴食或饭后剧烈运动,脾胃损伤,或因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损伤脾胃而致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日久元气亏损,中气下陷,升举无力,而形成本病。临床所见患者多为瘦长体形,有胃肠蠕动及分泌功能低下的症状,如上腹部不适,食后即胃脘胀,厌食,暖气,交替性便秘或腹泻,可伴有眩晕、乏力、心悸、失眠及直立性低血糖等症。按摩能健脾温阳、补中益气,明显缓解症状,使下垂幅度有所改善,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
按摩疗法:(1)取坐位,家人以示(食)、中、无名指三指掌背贴沿病人肩胛骨内下角,向肩胛骨外上插入,以能忍耐为度,两手交替操作。(2)取仰卧位,家人以手掌大鱼际揉中脘至小腹部往返10次;再将四指并拢,以手指指腹着力,随呼吸徐徐向上托起脐部,慢慢放下,如此反复10次。(3)取俯卧位,家人用一指禅推背部两侧膀胱经约10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端按两侧脾俞、胃俞、气海俞、关元俞穴各1分钟。
随证加减:胃脘胀满: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里、中脘、章门、期门穴各1分钟,并用指擦法擦章门、期门2分钟,以透热为度。胃脘痛:(1)取仰卧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按揉内关、足三里穴各2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度。(2)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推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并用指擦法擦之,以透热为度。腹泻:(1)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按法逆时针按揉气海、关元、天枢穴各2分钟。(2)取俯卧位,家人用指擦法擦肾俞、大肠俞、命门、八髂穴,以透热为度。
44、胃病的推拿疗法。胃痛又称胃脘痛,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其常见原因有病邪犯胃、肝气郁结、脾胃虚寒等几方面。
概述:外感塞邪,或过食生冷,寒积于中,则胃脘疼痛暴作,畏寒喜暖,得温痛减,得寒痛甚;饮食停滞而致胃痛者,多有伤食史,胃脘胀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之物;肝气犯胃者,胃脘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则舒,每因情志而作;淤血停滞则胃脘刺痛,痛有定处而拒按,入夜痛甚;脾胃虚寒,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暖喜按。综上所述,胃痛病因虽有种种不同,但其发病原理有共同之处,即所谓“不通则痛”。按摩治疗胃痛能和胃止痛,并能散寒暖胃、消食导滞、疏肝理气、活血理气、健脾温中而治胃痛之本。但对胃、十二指肠出血、胃穿孔不宜用按摩手法治疗。
按摩疗法:寒邪犯胃:(1)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持续压按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穴各1分钟。(2)取俯卧位,家人用双手掌相叠逆时针摩腹3分钟,以掌推胃脘至脐中往返2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揉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穴各1分钟。(3)取俯卧位,家人用手掌快速擦左侧背部,以透热为度;再用一指禅推脊柱两旁膀胱经至三焦俞10遍;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脾俞、胃俞、肝俞、三焦俞等穴各2分钟。食滞:(1)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持续压按肩井、手三里、内关、合谷穴各1分钟。(2)取仰卧位,家人用双手掌相叠顺时针摩腹3分钟;再用掌按神阙穴3分钟;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穴各1分钟。(3)取俯卧位,家人用一指禅推大肠俞、胆俞、八髎穴各1分钟。肝气犯胃:(1)取坐位,家人用拇指指端持续压按肩井、手三里、关内、合谷穴各1分钟。(2)取仰卧位,家人用一指禅推天突至中脘,重点在膻中穴,往返1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期门、章门穴各1分钟;最后用掌擦法擦两侧胸胁部3分钟。(3)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胆俞、膈俞、阳陵泉、太冲穴各1分钟。脾胃虚弱:(1)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摩法顺时针摩腹3分钟;再用掌按法持续按压中脘穴2分钟;最后用拇指指腹端轻揉气海、关元、足三里穴各2分钟。(2)取俯卧位,家人用手掌自上而下直擦背部督脉15遍,以热为度;再用禅推法推胃俞、脾俞、肾俞、三焦俞穴各1分钟;最后用捏脊法于背部俞穴,反复进行15遍,重点在以上各俞穴。淤血阻滞:(1)取仰卧位,家人用掌摩法逆时针摩腹3分钟;再用掌按法持续按压中脘穴3分钟;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里、三阴交、血海、气海、关元穴各1分钟。(2)取俯卧位,家人用禅推法推背部肝俞、膈俞、胃俞穴各1分钟。
45、呃逆的推拿疗法。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其成因不外乎饮食不节、情志不和、正气亏虚而致胃气上逆动膈而成。
概述:阴寒内阻者呃声频作,低缓有力,得热则减,得寒愈甚;胃热上逆者呃声洪亮有力,连续不断,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喜冷饮,尿赤便秘;痰气阻滞者呃逆连声,胸胁胀闷,每由郁怒而作,精志转舒则缓,嗳气吞酸;脾肾阳虚者呃逆频作,呃声低沉无力,气不得续,面色苍白,手足不温,泛吐清水,大便溏薄,腰膝酸软无力。按摩治疗呃逆能和胃、降气、平呃,并能温中祛寒、泄热通腑、降气化痰、温补脾肾以治呃逆之本。
按摩疗法:胃寒:(1)取仰卧位,家人用双手掌相叠,以中脘穴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腹60次;再用手小鱼际从膈下向腹部直推,重复进行5遍;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缺盆、膻中、乳根、足三里、内关穴各1分钟。(2)取俯卧位,家人用手掌擦其背部膀胱经,反复进行5遍,以热为度;再用禅推法推膈俞、胃俞穴各2分钟,以酸胀为度;最后用指擦法横擦左背部2分钟。胃热:(1)取仰卧法,家人用双手相叠,以中脘为中心顺时针摩腹60次,再用掌按法持续按压中脘、神阙、巨阙穴各2分钟;最后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足三里、内关穴各1分钟。(2)取俯卧位,家人用捏脊法自腰骶部沿脊柱两侧膀胱经,自下而上反复捏拿5遍;再用手掌横擦八髎穴5分钟,以热为度;最后用禅推法推胃俞、膈俞、大肠俞穴各1分钟。气郁痰阻:(1)取仰卧位,家人先用手掌横擦胸部及两胁,以微有热感为度;再用拇指指端点按中府、云门、期门、章门各30下,再按揉合谷、足三里、内关、丰隆穴各1分钟,以酸胀为度;最后用右手中指勾揉天突穴1分钟。(2)取俯卧位,家人用拇指禅推法推肝俞、肺俞穴各2分钟。脾肾阳虚:(1)取仰卧位,家人用双手掌相叠,以中脘为中心顺时针摩腹60次;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膻中、鸠尾、神阙、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分钟;最后用中指勾揉天突穴1分钟。(2)取俯卧位,家人用手掌自上而下直擦督脉及膀胱经,重复进行15遍,再横擦左侧背部脾胃对应区15遍;最后用拇指禅推法推脾俞、胃俞、膈俞、肾俞穴各1分钟。
文章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