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不到24小时,国产特斯拉第二天电池报废!
购车不到24小时,昨天刚提的全新特斯拉Model-3,第二天就报废了。于是车主在不断的诉说自己的“时运不济”之外,同时还表达了一个疑问:那就是特斯拉不是号称电池的安全保护很到位么?可为何一次磕碰就让电池整个报废了(动力电池被撞倒漏液)?
这是一幕发生在车友群里的真实案例。当然事情发生后群里的车友们是炸开了锅,有的表示质疑特斯拉的安全设计,有的表示应该是车主开车太彪悍,把轿车当成了越野车……那么到底哪一种说法相对靠谱,责任又在谁身上呢?今天大虎悠就从专业角度来分析分析。
来说说Model-3的电池组布局:全车离地间隙接近14公分特斯拉采用的车体结构设计,是典型的“船坞式”新能源车专用底盘,也是时下不少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车开发时会借鉴的主流布局方式。具体来说就是电池组是一片厚度120毫米,长度接近2.2米,宽度接近1.5米的“扁平厚板子”。
这块“厚板子”被布置在特拉斯底盘的最下方。车头部位的前纵梁,在汽车防火墙处往两边折弯、外飘。一直延伸到车辆前门下方,与门槛梁融为一体。而车尾部的后纵梁也大致如此:在后座处折弯、外飘。一直延伸到车辆前门下方,与门槛梁融为一体。
全车离地间隙接近14公分整个特斯拉的纵梁系统,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造型,看起来像是一个船坞。而电池板则被固定在全车底盘的最低处,几乎覆盖了从前轮到后轮之间的全部底盘空间。那么按照Model-3的最低离地间隙数据看,它的电池组最低处距离地面也就是138毫米。
实话说接近14公分的最低离地间隙对于一款轿车而言,无论是传统轿车还是新能源,都并不算低,而是一个比较常规的正常参数而已。所以我们几乎可以判断,这台撞坏电池的Model-3遭遇到的障碍物显然不小!
Model-3的电池防护如何?国产后,有没有缩水?分析完了障碍物尺寸之后,我们来说一说关于Model-3电池的防护能力。因为我们以前在很多关于特斯拉电池防护的宣传文字中,多次看到“高强度钢板”、“钛合金”等等关键词。那么Model-3的电池组是否也是按照非常高的等级去设计的防护呢?
答案是:并没有!因为特斯拉在开发Model-3车型的时候已经开始非常强调整车的重量控制,以便让车辆跑出更远的续航里程,所以在Model-3身上的不少组件和系统都开始尝试轻量化结构设计。Model-3的电池组当然也在其中。
Model-3的电池组的外壳采用混合设计:顶盖材质为钢,厚度0.8毫米;而底部护板材质为铝板,厚度3.2毫米。所以传说中的“高强度底部厚钢板”和“黑科技钛合金护板”在Model-3身上是缺席的。(铁比重7.8;钛比重4.5;铝比重2.7,大家去理解吧)
Model-3的电池防护如何?轻量化之下,防护还算OK当然,这也不能太过于责怪特斯拉,一般电动汽车重量降低10%,续航便可增加约6%。电池重量大概占整车20%。而电池壳占电池总重量约 20~30%。因此在保证电池系统功能安全和车辆整体安 全的前提下,电池壳的轻量化已经成为电池系统主要改进目标之一。
而且客观的说,厚度超过3毫米的铝护板本身整体的防护能力其实也不算弱,对于家用汽车而言很多传统汽车的发动机护板厚度都没到3毫米,况且Model-3也并没有任何越野的使用需求,因此Model-3的电池底部防护貌似也并不算不够。
那么此次撞击居然直接导致电池组报废,基本上我们可以确定是障碍物不小,同时非常坚硬。平心而论如果换成传统燃油汽车,也许这样的一次撞击,发动机油底壳、变速箱油底壳、前桥差速器组件估计也全废了。
此次事件,责任或许真不在特拉斯,而车主以及路政部门疑点多多我们来回顾一下:特斯拉Model-3的底盘离地最低点是距离地面138毫米(也就是接近14公分),第二特斯拉电池包下方护板是3.2毫米厚的铝板,而且是整体结构,无拼接焊接。所以实话说,我对车主究竟是撞上啥“大物件”更好奇。责任或许在车主,也或许在路政部门。
但是Model-3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严重受损有可能连带着导致高压线束的损坏,至于会不会引发漏电事故这个确实很难说。因此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安全考量往往是多余对传统燃油汽车的考量程度的。
关于新能源汽车底盘安全优化的更专业探讨,你们要么?上面我们说过,Model-3和其他特斯拉一样,采用“船坞式底盘”结构,此类结构中,动力电池的位置也只能被安置在底盘下方,动力电池可以做的非常平整,车内空间也很容易保证。车内陆板实现“全平”也几乎没技术难度。
但是这种“船坞式底盘”结构是否是最适合电动汽车的呢?在安全性方面是否能“最大化”呢?还有没有其他的动力电池布置方式可以运用?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又是什么?我想进一步深入的技术探讨,我会在以后专门开设一次,如果有兴趣想深入了解关于电动汽车总布置技术的小伙伴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大虎悠看一下有多少车友喜欢这个话题。途虎车主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