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往事如烟繁华若梦
中英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英街是“一街两制”的历史产物,中英街长不过250米,宽不过4米,时至今日出入中英街仍需办理边境通行证,中英街往事如烟,繁华若梦。
说起深圳沙头角的中英街,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都会有所耳闻,这在当年可是一条大名鼎鼎的街,在普通国人前往港澳和出国还遥不可及的年代,中英街是一个小小的窗口,不仅可以窥视一下对面的香港,而且还可以买到香港的东西,估计当年去过中英街回来,很有今天去过曼哈顿转一圈的成就感。80年代,这条250米长中英街的财政收入,占了整个深圳沙头角镇的10%至30%,最高的年份达到70%,火爆程度可想而知,中英街曾经辉煌过上十年。不过,自香港回归以后,特别是港澳自由行开放以来,中英街逐渐没落,越来越少被提及。
中英街,这是一条见证历史沧桑的街,这是一条往事如烟的街,这是特区里的“特区”,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由梧桐山流向大鹏湾的小河河床淤积而成,原名“鹭鹚径”。
公交车可到达沙头角口岸,从沙头角口岸到中英街大概有800米距离。
前往中英街的游客,需要在边防办理边防证进入中英街。
有国旗的小楼就是边检站,楼上是进入中英街的检查,楼下是出中英街的检查。
边防检查还得排队,不过相对罗湖等口岸香港过关边检已经少很多人了。
站在楼上俯瞰一下中英街,就是右边那条小街,很普通,看起来也毫无特色。
1899年6月9日,李鸿章与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九龙半岛及附近海域租给英国,期限为99年,次年3月18日,中英两国沙头角勘界结束,沙头角一分为二,变成了“新界沙头角”和“华界沙头角”。
勘界后不久,有人在河床两侧搭建房屋,陆续出现了摆摊做生意的乡民,这里逐步形成了一条小街的雏形,它就是今天的中英街前身。
1951年2月15日,广东省政府开始实行边境管理,中方开始执行政治边防和军事边防政策,港英政府则在“新界沙头角”实行“宵禁”,中英街变成了边防禁区。
从1980年起,前来中英街购物旅游的人数日益增加,平均每天接待游客近万人,街内水泄不通,最高人流量一天达到七万人次。
香港和深圳的商铺,其实卖的商品貌似都差不多。
香港这边的商铺都是简陋的棚子,看起来有些陈旧。
深圳这边的商铺统一打造成骑楼样式,看起来既崭新又传统。
中英街两方商铺对比。
深圳中英街旅游示意图,街道不过250米,街尽头有个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如果不购物的话,一个小时足矣。
中英街上的一棵百年古榕,扎根在深圳,树荫在香港,被喻为“根在祖国,叶覆香港”。
大榕树下的是1898年树立的四号界碑,界碑面向深圳一方刻的是“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4号”,面向香港一方刻的则是以上英文。
中英街共有8块界碑,这8块界碑中1、2号界碑是1905年英国单方面换石碑后留下的,3至7号界碑被日军丢掉,今天我们看到的3至7号碑是国民党政府同港英当局于1948年共同重竖。
深圳一方的浮雕墙。
香港的检查站,港方检查站附近均有署名为警务处处长示的提示和警告。
从香港方向进入中英街须申请附有准许进入中英街批注的边境禁区通行证,但中英街通行证只发予中英街居民、探望居住于中英街的居民、需与中英街社区保持传统联系、有需要进入中英街的沙头角居民或因工作需要进入中英街的人士,且须当地居民或有关公司机构担保,因此从香港进入中英街非常困难。
中英街是中国第四批国家历史文化名街。
中英街不是正式的口岸,但边界的上有武警驻守,至于香港那边,倒是没有看见警察,应该也有,但没有这么显眼吧。
这座中英街对视雕塑来自于一张建国初期的历史照片。1967年7月8日中英街还发生过一起枪战,约300名大陆民兵越境进入香港边境禁区,包围沙头角警岗、集会示威,同时向警岗攻击,香港警察以催泪弹及木弹驱散,后来当中约100名大陆民兵使用枪械及机枪攻击警岗,双方爆发枪战,最后造成6死(5名香港警察,1名大陆民兵)20伤。
沙头角枪战后,香港政府宣布香港边境禁区全面封闭,当然在那个年代,中英街除了是边防重地外,并无多少边贸往来。
中英街文化墙,中英街所有的新建筑、雕塑和浮雕等等全部都是中方的,港方应该和几十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事实上中英街的游客99%来自大陆,一是慕名而来,二是购物而来。
一车车的货物从香港方拖过来的场景随处可见,今日的中英街比之十多年前虽然已经冷清了很多,但一到周末节假日依然游人如鲫。
逛完小街,再去街尽头的中英街历史博物馆看看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
博物馆前言。
1898年,中英两国在沙头角勘定边界的场景,大清国新安县界,1914年,为避免与河南洛阳市的新安县混淆,复称为宝安县。
中英街3号界碑仿制品,真正的3号界碑在香港的边检站附近。
上个世纪80年代,出入香港还不是那么容易,中英街成为了“购物天堂”,中英街销售的黄金饰品及时地反映了香港黄金设计的新成果,品种繁多,货真价实,甚至掀起了轰动全国的“黄金热”。
中英街的三幅历史照片,最右边那副就是“一街分治”雕塑的原型,不过照片中英军高大很多,雕塑中两者差不多。
中英街是深圳新八景之“一街两制”,尽管中英街最辉煌最火爆的时间已经过去,但中英街始终是一个充满传奇历史的街道,这里本是一条干涸的河床,但历史给了这条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河床一个奇遇。从1898年的荒凉不毛之地,到1980年代一日涌进来7万人的繁华街市,经历辉煌之后,又逐渐回归正常,尽管往事如烟散去,但历史再也不能改写,尽管繁华早已不再,但熙熙攘攘依旧,中英街始终是条写满故事与传奇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