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衡讲伤寒论 | 结胸与痞证因何而得?大陷胸汤/丸如何使用?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词解:

①痞:即心下痞塞,按之柔软,间亦有痞硬者,但并无痛感。

②柔痉:即项背强直,角弓反张,痉挛之证,发热汗出为柔痉,无汗为刚痉。(参看《金匮·痉湿暍病篇》)

解释:如病于太阳,太阳在外主表,无论伤寒与中风,均当汗解,不可下之,不但表病不可下,即病邪传里而未入腑者,亦不可下,如误下之,或下之胸膈而成结胸。如病发于少阴,少阴主里,内属心肾,更不可下,若误下之,而伤心肾之阳,阳虚则下焦阴寒之气上逆,凝聚心下而作痞。太阳之经脉,上头循项背而联经输,太阳之气,内出胸中,外达皮毛,因误下邪热陷于胸膈,阻塞太阳之气不能运行经脉,以致太阳之经脉与经输不和,遂至项背拘紧而强急,有如柔痉角弓反张之状。故以大陷胸丸于水热互结之处而攻下之,令内结之邪气一通,则外之经脉与经输自和,其病可解。

大陷胸丸方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得利,止后服)。

方解:本方用大黄之苦寒、芒硝之咸寒以泄其热,甘遂之苦辛而下水结;用杏仁、葶苈以宣肺气,因肺主皮毛,太阳之气亦卫外皮毛,肺气得利,而太阳运行之气亦畅通矣。其捣丸而又纳蜜者,是使峻药不急于下行而缓攻之,不伤其肠胃也。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解释:上条是太阳表证误下后,表邪内陷协水饮而成结胸,本条则为未经误下,邪热内郁协水饮而成结胸之证。伤寒六日,六经主气已周,七日仍复太阳,客邪不从表解而传于里,邪热郁遏,协原停之水饮,互结于胸膈之间,而成结胸热实较重之证,虽不因误下,而邪热与水饮亦结实于胸中。脉沉主里,脉紧属邪实主痛,故水与热结实胸下而作痛,按之如石硬者,非他药所能攻下,必以大陷胸汤于水热互结之处而攻下,使无形之邪热与有形之水饮一并廓清矣。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词解:

①日晡:即下午申酉二时,是阳明主气之时。

②小有潮热:申酉二时热度较高,有如潮水势。

解释:太阳病重发汗不解,是因病人胸部素有停饮,医见汗之不愈,又复下之,以致表邪内陷,与停饮互结于心下。由于汗下不当致亡其津液,津液虚,则胃肠热实而燥结。津液亡于下,故不大便五六日;津液亡于上,故舌干燥而渴饮;阳旺于申酉二时,故日晡小有潮热;水热既互结于心下,而胃肠又见燥结,故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甚,手不可近触。此虽与阳明腑证病因和病证相同,但本证则以水热结胸为主,胃肠燥结为次,因日晡只有小潮热,且无谵语,可见其阳明燥结不甚,故不用大承气汤专下燥结,而应以大陷胸汤主之,使胸膈之水与热得消,而肠胃之燥结亦解矣。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词解:

①往来寒热:寒来则热往,热来则寒往,即忽而发热恶热,忽而热退又恶寒。

解释:本条分两段解释。第一段:伤寒十余日,绝无不服药之理,或因汗下不得其法,致表邪内传,热结在里,复见往来寒热,是病邪传入阳明涉及少阳兼病。虽有里实,亦不能单纯攻下,以应大柴胡汤一面和解少阳之邪,一面通下肠胃之热结。大柴胡汤方,详下面少阳病章。

第二段:伤寒十余日,表邪内传,热结在里,协原停之水饮互结于胸胁,外虽不发高热,而内热熏蒸,故但头微汗出,余处无汗,致水饮不得外泄,停留而不行,故以大陷胸汤逐其停饮而泻邪热。

按语:本条症状不够充足。

第一段:热结在里,如邪入阳明化燥,必兼见渴饮、大便难,才能与大柴胡汤以解少阳阳明之邪。

第二段:凡用大陷胸汤,必须查实太阳表热内陷,挟停饮互结于胸胁,而见舌燥渴饮、胸胁硬满而痛、大便不利、脉沉紧等,方才为对证;如无表热内陷,只有水饮内停,证见胸胁满痛,舌苔白滑,不渴饮,虽大便不利,又为寒实水饮结胸,大陷胸汤绝不可轻试。当视其体质较健者,轻则用甘遂半夏汤,重则可与十枣汤,逐水下行;其体质较弱者,又当以大建中汤或四逆汤加桂枝、茯苓、猪苓温中扶阳,化气行水。

再按:单纯阳明肠结燥结之证,内无停饮,亦绝不可用大陷胸汤,因此方中甘遂泻水,更使真阴涸竭故也。临床时,务须辨证施治为要!甘遂半夏汤和大建中汤,见《金匮要略》。

吴佩衡(1888-1971年),名钟权,四川人,1921年至云南行医,云南四大名医之一,当代火神派的重要传人之一。

《伤寒论讲义》是吴佩衡先生遵照当时国家卫生部组织编审中医教材要求,结合自己多年对《伤寒论》的深入研究和临证体悟编著而成。本书从《伤寒论》398条中精选了263条最能反映仲景学术思想的条文进行逐条论述,完整涵盖了《伤寒论》的 112 首方剂,对其中难理解的 133 条条文加以评按,并补充了一些条文缺少的治法方药,从体例和内容可见作者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教学和指导临床。

本书以1965年吴佩衡先生油印本《伤寒论讲义》为底本,重新整理而成。自1965年以来,该书未再版。

本书分概论和各论两部分。

概论包含:

1.《伤寒论》之源流及其书名之意义。

2.《伤寒》六经与《热论》六经。先生经分析认为《伤寒论》六经以《素问·热论》六经为基础,但较其更为完善。

3.《伤寒论》六经分证及其作用。此处先生引郑钦安关于“伤寒六经提纲病情”的论述,指出明确六经病情,把握纲领对于掌握辨证论治的规律及临床诊疗大有裨益。

4.六经与八纲之关系。指出临证以八纲和六经分证,极具指导意义。

5.六经与五行、六气之关系。强调六气及五行生克对理解六经的重要性。

6.六经与八法之关系,认为八法已囊括在六经治法之中。

7.传经与直中。

8.合病与并病。

各论分七章: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和差后劳复病。

吴佩衡先生在阐释条文提及和有证无方补用方剂中,提到最多的方剂为四逆汤、白通汤(含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汤、麻辛附子汤,善用回阳救逆之法,具有明显的火神派特色。当然,先生临证注重六经八纲,标本兼顾,绝不是一味地扶阳。本书切合临床实际,是研习《伤寒论》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云南四大名医之首

讲解《伤寒论》

(0)

相关推荐

  • “黑话”白云阁版伤寒经方(九)结胸证物语

    昨天 盖湿者,弥漫雾露之气也, 饮者,贮于器中者也, 水者,洋溢四射者也 水饮物语 在伤寒经方中有个基本的课题,就是水,而水是隐含在六经中的暗线,到了杂病和六气之中都是当成一个专题来说.其实这些专题开 ...

  • 泻热逐水:陷胸汤类方

    经方,原指经验用方,今特指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载方剂,此说乃相对于宋.元以后所出现的时方而言.类方,则是指在药物组成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方剂集合,意在将用药相近的方剂同类相附,从而研究每类方 ...

  • 吴佩衡讲伤寒 | 太阳病这些情况不能发汗,切记!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解释:咽喉干燥,是津液不足之故,此证应有阴虚阳虚之分.阴虚是邪热灼伤真阴,证见心中烦热,精神不倦,喜饮清凉之物:阳虚则为下焦虚寒,津液不升,精神倦怠,喜饮热汤.无论阴虚阳虚,如 ...

  • 吴佩衡讲伤寒 | 最复杂的厥阴病,治疗关键在这里

    <内经>云:"厥阴之上,风气治之."风者,厥阴木气之所化也.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为肝.足厥阴肝以风木主令,手厥阴心包之火从母化气而为风,是为母气用事,子弱未能司权, ...

  • 吴佩衡讲伤寒 | 不可发汗、不可攻下、不可涌吐,少阳病到底应该怎么治

    少阳为天地生阳之气,从阴出阳,发育万物,故曰少阳.在自然界以一岁而论,属于春之正.二.三月,以一日而论,则为寅卯辰三时.盖天阳之气,在冬令亥.子.丑三月,潜藏于地下寒水之中,至春令寅.卯.辰三月渐升于 ...

  • 吴佩衡讲伤寒 | 脾湿胃寒或许没那么难治

    太阴者,阴之极大者也.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人为脾.湿者,太阴土气之所化也,土寄居于四季之月,而旺于长夏.盖天地只以水火二气化生万物,长夏之时,水火相交,蒸而为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 ...

  • 吴佩衡讲伤寒 | “伤寒第一方”乱用不得!误服桂枝汤后可能产生这些变证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 ...

  • 吴佩衡对《伤寒论》理法方药的运用及其发展研究

    吴佩衡先生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学术理论,被誉为当代扶阳派的代表人物,主温药亦不排斥寒凉.先生多年精研<伤寒论>,深得仲景医理和方术要旨,以阴阳为核心,遵守辨证论治 ...

  • 【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

    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 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 此十味药品, 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 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 由于少数医家,以为此等药物,性能猛烈,而不多使用,即使 ...

  • 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之临床运用经验分享

    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 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 此十味药品, 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 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 由于少数医家,以为此等药物,性能猛烈,而不多使用,即使 ...

  • 吴佩衡:中药十大主帅

    附子.干姜.肉桂.麻黄.桂枝. 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 此十味药品, 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 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 由于少数医家,以为此等药物,性能猛烈,而不多使用,即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