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宪问篇(三十)

01

   原  文     

宪问第十四

14.30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02

   释  解      

老师说:“谋其政在其位的仁德君子,自当践行'顺天时之变,占地势之利,得人道之和’的善道,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所行的善道,而要担忧自己在其位而不能笃心于道义,守礼乐仁德之道,通达于礼乐道义的才艺权变的能力。”

03

   释  字     

《说文》:患:忧也。从心上贯吅,吅(毌)亦声。胡丱切。𢠶,古文从關省。𢤒,亦古文患。段注:“从心上贯吅,吅亦声”,此八字乃浅人所改窜。古本当作“从心毌声”四字。毌、贯古今字,古形横直无一定,如目字偏旁皆作罒,患字上从毌,或横之作申,而又析为二中之形,盖恐类于𦥔也。《春秋繁露》曰:“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董氏所说,固非字之本形矣。古毌多作串,《广韵》曰:“串,穿也。”亲串卽亲毌。贯,习也。《大雅》:“串夷载路。”传曰:“串,习也。”盖其字本作毌,为惯、掼字之假借也。《广韵》又谓炙肉之器为“丳”。初限切。亦毌字之变体也。
《广韵》:患:病也。亦祸也,忧也,恶也,苦也。胡惯切。
汉字“患”从心毌声。毌,贯穿,毌、贯古今字。会忧心如穿之意。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中按:“毌乃初文,贯为增偏旁体。毌与關(关)双声,患从毌声,犹从关声耳。古文从關省,即从关省声也。盖亦兼从关得义,忧之横梗在心者谓之患,犹以木横持门户谓之关,语原一耳。”董仲舒以“心止于一中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中不一者也”误从心从二中会意,但其说意亦可通。本义为忧虑、担忧,引申指弊病,疾病,又指生病、患病。

04

   素说     

前一章老师通过对子贡为政实践的“方人”之政的肯定,让人们体悟老师“君子道者三”的“礼生仁、义生慧、道生勇”面向,把握君子“正人”从善的仁、智、勇实践的坦荡和磊落。本章通过老师的“患其不能也”的教导,期望从政的君子体悟把握“君子道者三” 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善道,并能够在其位主动自觉地不求人知地践行“顺天时之变,占地势之利,得人道之和”的善道。
老师说:“谋其政在其位的仁德君子,自当践行'顺天时之变,占地势之利,得人道之和’的善道,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所行的善道,而要担忧自己在其位而不能笃心于道义,守礼乐仁德之道,通达于礼乐道义的才艺权变的能力。”
本章需要注意:“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是教导弟子把精力用于当下学习积累知识和才能上。《学而篇》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和《里仁篇》的“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强调的是学修为君子的面向。本章是承接前面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夫我则不暇”等章,强调的是“谋其政在其位”的君子之行,以及对“君子道者三”的实践的通达才能。“人之不己知”是告诉人们实践之行的“几微”是不可让尚未通达于“仁德大道”的人所理解、把握和知晓;“患其不能也”是要求实践的君子,要以不能通达于仁德大道为耻,以实践“君子道者三”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善道为荣,期望其在具备“谋其政在其位”的资源才干,主动自觉地不求人知地践行“顺天时之变,占地势之利,得人道之和”的善道。因此将本章和《学而篇》、《里仁篇》及其后的《卫灵公篇》中的类似教导认为孔子反复叮咛的常道,是不妥当的。这是没有把握住孔子言教的“学、成、行”面向的不同以及仁德境界提升后而进行的不同教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