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学锋:​痛苦的回忆. 中 学 的 经 历

痛苦的回忆.

中 学 的 经 历

文/饶 学 锋

1964年小学毕业了,“根正苗红”的同学进入了19中和嘉陵江中学,象我这种所谓家庭出生不好的人自然就不能上正规学校,无奈只有眼巴巴的看着那些同学进入正规学校的大门,而我辍学则无所事事。
突然一天接到街道办事处的通知,叫我到猫儿石黄家石坝去读广播学校。广播学校是个新名词,从来没听说过,我想在这个学校读书,毕业后很有可能在广播电台工作,在这里工作也算是进了一个好的单位,心里暗暗高兴。
到了黄家石坝一看,殊不知不是这么回事,街道办事处在黄家石坝找了一间破旧的土墙民房,屋梁上吊了一个25w的白炽灯泡,墙壁早已经没有了粉刷过的痕迹,而且到处是裂缝,蜘蛛网在屋顶上比比皆是.
屋里摆放着一些不知从哪里弄来高低不等快要散架的桌子、凳子,讲台前放了一张没有了镜子的梳妆台,上面放了一台陈旧的上海牌收音机,整个室内异常昏暗,进了教室要好一会才能勉强看见室内的东西,30多个同学挤在里面。广播学校除了这间破陋的教室,其它如校园,办公室,操场都没有,就连厕所也没有,但我们不能因为没有厕所而不拉屎撒尿.
怎么办?只有自己想办法,坡坡坎坎边边或者哪个地方的旮旯角角就是我们的天然厕所。很快大家就习惯了屙野屎,撒野尿。看到这所学校心里凉了半截,这哪里是学校?这哪里是教室?就是一间破房子。
但值得欣慰的是;街道办事处给我们找的那位教师,她叫张庆美,比我们大四五岁,曾经是我六姐的同学,长得非常漂亮,个子虽然不算高,但她那张苹果脸象十五的月亮一样圆,五官无比端正,柳叶眉下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总是那么明亮,那样楚楚动人,香腮上的那对酒窝不深不浅很是好看,再加上嘴角边那颗美人痣不大不小恰到好处。
她任何时候都带着微笑,酷似台湾歌星邓丽君,她也是猫儿石地区的一枝花。所以说起猫儿石的张庆美这个名字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般猫儿石的人说到漂亮,首先就要用她来比较。如果她在街上行走回头率起码是98%,至于那2%的人肯定是眼疾或者是高度近视的人。
遗憾的是张庆美也因为不是“根正苗红”的工农子弟,没有被大学录取,街道办事处就请她来当广播学校的老师。张老师实际上就是一个辅导员,职责就是管理一下同学们的组织纪律,开一下收音机。
广播学校上课就是听收音机里的老师讲课,外面流传这种学校就是:闲人(贤人)教剩人(圣人)的学校。开始我们都全神贯注认真听讲,没有多久收音机就扯拐,吱吱吱电流声奇大无比,有时甚至象拉警报一样震耳欲聋,张老师调试收音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急得汗如雨下也无济于事,这样我们也只有在这破陋的教室里“坐飞机”了。
收音机一直都是那样,我们坐了几个月的“飞机”,重庆市教育局宣布撤销广播学校,这样一来我们又辍学了,空搞灯这么久,荒废了一年的学业。
下一年又接到街道办事处的通知,叫我去猫儿石皂桶树(地名)去读猫儿石民办学校,我想又是一个闲人(贤人)教剩人(圣人)的地方。去不去呢?考虑半天明知学不到个名堂,搞空灯的多,但在家里也无所事事,最后还是决定去上学,还特意到派出所把”朝凤”改为了“学锋”。
猫儿石民中是街道办事处在皂桷树那个地方找的一个民宅,是个破旧的四合院,有几间房子,在头一年就有几十个学生在那里读书,加上我们新上学的几十个同学,整个学校就两个班,不到100人,老师4人,没有校长、也没有主任,不象正规学校那样多的课程.
我们在那里学习了几个月,可能是我们读书的院子房屋出现了安全隐患问题,街道办事处决定建一幢拥有4间教室的“干打垒”(用石头垒起来)房屋,作为猫民中的教室,地址选择在造纸厂家属宿舍后面,鸿恩寺山脚下,那时我们两个班级的同学常去为修教室搬运石头。
没有多久可能是皂桷树那个院子确实太危险不能住人了,街道办事处又联系了在福民面粉厂下面牛奶场旁的重庆废旧物资回收工司,大家称为:废品站,要我们在那里劳动,名曰:“半工半读”。
废品站又收拾了一个堆废品的棚子,天上盖的石棉瓦,四周没有墙壁,在那里摆上课桌、凳子,两个班轮流在那里上课,不上课的那个班的人就在废品站劳动。上课的同学在棚子里,夏天热得起火,冬天冷得死人,加上废品站到处是堆积如山的废品,又脏又臭,很容易滋生蚊虫,那里有一种独特的花蚊虫,身上长有象斑马一样的纹路,个头有是普通蚊虫的一两倍,咬起人来又痛又痒一会儿就起个大疙瘩,同学们一边听课,一边要打蚊虫,整个课堂除了老师的讲课声,就是“啪啪啪”的打蚊虫的声音,记得有一节课我虽然打死了13只花蚊虫,却被花蚊虫咬了26个疙瘩,其中有两个疙瘩被感染了皮肤烂了,很久才愈合,至今小腿上还有57年前留下的疤痕。
劳动时,劳动量很大同学们都吃不消,200多斤的轮胎要抬着运到很远的地方堆码起来,有时还要运送砖头和其它一些重物,总之都是重休力劳动,让这些尚未发育健全的孩子来干,给我们这些人未成年人带来了很大的伤害,谁管你?没有人管你,也没有人为你说一句话。
有一次大家在运送轮胎,班里里一个王姓女生看到路边的水田里有一头大牯牛(公牛)生殖器又大又长伸出来吊起,感到奇怪于是高声说:“快看呀,那条牛长了五只脚,男同学当然知道怎么回事,便哈哈大笑起来,女同学也有懂事早的,急忙喊王同学不要叫了,现在想起这事还觉得有点好笑。
还有一次劳动是全班同学坐在堆积如山的废品堆上,由废品站的正式工人贾孃孃带领我们给废品分类,那些废品是从重庆的各个不同的单位和千家万户收来的,各种千奇百怪的东西都有,贾孃孃去上厕所离开了一会儿,突然有个同学打开了一大包白色的乳胶气球,但每个气球顶端都有一个小把把,于是我们全体同学都来吹气球,一会儿整个废品堆上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乳白色的气球.
这时贾孃孃回来看到这一幕,她又笑又气说:“大家赶快把这些气球的气放了,不然让站长看到了不得了”,好奇的同学说:“不就是气球嘛,本身气球就是拿来吹的,吹了又有啥子关系呢”?
贾孃孃说:“这不是气球,是避孕套”。当时“避孕套”这个词还没有听说过,是拿来干啥的大家都更不知道,但看到贾孃孃这么着急,都动起手来很快把那些气球的气放了。
后来贾孃孃表现出很亢奋又很神秘的样子告诉我们:“这是从乳胶?收来的不合格的避孕套”,她还说:“现在你们不知道它的用途,以后你们每个人都要用它,它可以决定你生几个孩子”,(我想贾孃孃对“避孕套”这么熟悉,可能是经常用吧),听了贾孃孃的一席话,让我们觉得这“避孕套”太神奇了,大家也似懂非懂感到茫然。
在废品站劳动了一天身上总是粘满了那些废品粉尘,又脏又臭,但废品站又无澡堂,所以在劳动后,大家总爱到“良心桥”下嘉陵江边洗澡游泳。
一天全班同学劳动之后又到江边洗澡游泳,那天河里涨水,波浪很大,大约在江水里游了半小时,有好些同学已上岸找地方换衣服,突然听到有好几个女同学大声吼叫:“救命啊!救命啊”!这时田俊时同学已换好衣服,他听见叫喊声,抬头一看只见班上的女同学刘莉在波涛汹涌的江水中挣扎.
于是奔跑到江边顾不上脱衣服纵身一跃跳入滚滚江中,只见刘莉己下沉在江水之中,只能隐隐约约看见她的发稍,田俊时用最快的速度游到离刘莉很近的水面,下潜到水中好不容易抓到了刘莉同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奄奄一息的刘莉拖到江边,同学们七手八脚把她拉上岸,刘莉同学得救了,田俊时却穿着一身湿透了的衣服,不声不响悄悄的回家了。
1966年暑假开始了,学校从我们班抽了我和田俊时,二年级抽了薛忠浩、余小龙、周方渝和徐登祥6个同学去忠恕沱游泳站当救生员,我们6个人顶着烈日,在滚烫的河边沙子上坚持了40来天,(后来我头上眼角旁长了很大一个脓疮,母亲节带我到观音桥江北区人民医院动手术才好了,这是我一生第一次进医院,医生说是晒太阳太多才长的疮),看来我们身体都在上学时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6人中,余小龙、徐登祥、周方渝已先后去世。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同学们又跟其他人一样参加了文革的两派斗争。直到1969年我们又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我们这些人又变成知识青年了,同全国的学生一道“上山下乡”到农村去了。
以前我们广播学校、和民办学校都是街道办的临时学校,社会上很多人对这种学校都瞧不起,看我们这些学生总是用一种异样的眼光,当然我和所有的同学们的人格和自尊心都在这社会不公的影响下都受到极大的伤害。
直到我们下乡到农村的那一天,这些人不再用歧视的眼光看我们了,认为我们和那些正规学校的学生一样都叫”知青”,我们平等了!我们的人格和所有学校的学生一样了!我们终于抬起了头,我们释怀了,但我们的知识远远不够,在整个上中学的过程中,不能说完全是:“空搞灯”起码该学的知识没有学到,或者是学得很少,现在我们有很多人连数学中的“微分”,“微积分”都没听说过,就是:“因式分解”或“解方程”也还搞不清楚.
说到外语,如果用英语说:“你好”、“谢谢”、“再见”也只有用中文这样说:哈啰(英语Hello),三克油(英语Thank you),鼓捣拜(英语Goodbye)。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或者即将进入古稀之年,想起我们上学读书的年代,那哪里是在开发智力?哪里是在读书学习?完全是浪费时光,受苦受难,所承受的一切磨难不堪回首,所幸的是大家都还健在。
现在很多东西对我们来说都不重要了,我想也应该把读书那段痛苦的经历忘掉吧,但我们一定要把身体搞好,每天简单锻炼一下,喜欢干啥就干啥,平时多动动脑子,避免老年痴呆,应该与时俱进,学习使用智能手机,随时看新闻发微信,买菜进超市也能使用手机微信付款,做一个时尚的老年人,高高兴兴的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2021.3.28.于江西庐山
作者近照及简介:

饶学锋,1969年下乡到铜梁插队落户,1971年招工到重庆101化工厂工作,后为重庆川庆厂,化工局下属企业,曾经有3000多职工,地址在渝北区洛碛。2011年退休。

(0)

相关推荐

  • 从敬老院说起阿刚(散文)

    从敬老院说起阿刚 作者:无   闻     主编:非   鱼 春节前到敬老院安装一些窗帘,工作量并不大,但我还是想快点把它做好.毕竟春节快到了,家里的事儿还是挺多的. 一楼很快就安装好,收拾好工具上二 ...

  • 修理了两台收音机,老飞利浦和德生各一台

    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阴天. 上午动手修理了两台收音机,是老同学的姑奶奶的心爱之物,老物件,不能换新的,老同学嘱咐我必须修好. ▲这台老飞利浦收音机,奶奶用外接电源把电源给接反了,核心集成块烧 ...

  • 暑假 | 暑假作业交给老师后,真的都被当废品卖了吗?

    语文学习没有那么难 感谢大家点开 今后会发一些教育类的内容 快乐学拼音,轻松学语文. 最近有学生问我,老师,您总是强调暑假作业的重要性.我们写了一本又一本,开学一交,还不是都被你们老师当做废品给卖了. ...

  • 手工制作一个它,学校门口去摆摊,一天赚了两千八,大家见了都在夸!

    摆摊吧,后浪!最近"摆摊经济"大火,小落不由得想起我在读大学时,经常在学生街里看到的一种飞镖扎气球的地摊,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印象呢? 今天,小落就来教大家用纸板自制这种" ...

  • 我在操场看太阳

    作者近照 作者:殷浩文  济川初中  初二(10)班 指导老师:史桂琴 时间像一只让人琢磨不透的手,在顷刻间,物转星移. 当我还在为考试失利而苦恼时,当我还在因同学矛盾而冷战时,当我还在为校门口的手抓 ...

  • 青果系列之三:1976年记忆碎片

    1976年在中国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那一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项,不但影响了国家政治走向和国际形势变化,还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我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关心政治的. 早在那一年还没开始时,民间就已经悄悄流传,说 ...

  • 饶学锋:记 忆 中 的 观 音 桥

          记 忆 中 的 观 音 桥 文/饶学锋 清朝康熙末年在重庆江北区境内中部现观音桥一带修有一座庙宇,名:观音庙,庙附近又修两座石板桥,根据观音庙的观音两个字及石板桥的桥字,故得名观音桥,20 ...

  • 饶学锋:发 小 相 聚 陶 然 居

       发 小 相 聚 陶 然 居                   文/饶学锋            儿时的伙伴欢聚一堂        在鸿恩寺公园,映入眼帘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和五彩缤纷盛开的鲜花, ...

  • 饶学锋:歇 凉

    幼年的记忆--歇凉 文/饶学锋     酷热的夏天,每当吹起空调感到凉爽舒服的时侯,总会想起儿时我们歇凉的场景. 大家都知道重庆是一个天然的"火炉",若在中国数第二,没有哪个城市能 ...

  • 饶学锋:​痛苦回忆.小 学 的 经 历

    痛苦回忆.               小  学  的  经  历 文/饶学锋 1950年腊月廿三(也就是1951年1月30日)传说中的这一天是灶神菩萨上天的日子,但我却在那一天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界 ...

  • 饶学锋:​江湖滋味之牡丹花

    江湖滋味之牡丹花                    文/饶学锋   现在随处可见盛开的鲜花,家家户户的阳台上也都是栽培的各种名贵花草,各地的街道旁广场上一年四季都鲜花盛开,整个城市简直就是花的海洋 ...

  • 饶学锋:乐 趣 童 年

    乐  趣  童  年 文/饶学锋     记得60年代初期,正是我们国家的大饥荒年,那时我10来岁,虽然食不裹腹,个个都面黄肌瘦,但毕竟是天真的儿童,有机会也是要找些乐趣的. 俗话说得好:" ...

  • 饶学锋:“儿童节”记忆

    " 儿 童 节 " 记 忆 文/饶学锋 临近"六一儿童节",看到孩子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漂亮衣裳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在公园尽情的玩耍,那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使我 ...

  • 饶学锋: 那 年 天 原 厂 的 爆 炸 声

      那 年 天 原 厂 的 爆 炸 声                   文/饶学锋 我是江北区苗儿石土生土长的人,苗儿石是嘉陵江边一个著名的水码头,到它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要爬坡坡.上坎坎,到处都是高 ...

  • 饶学锋:江湖滋味之开膛破肚

         江湖滋味之开膛破肚 文/饶学锋 90年代初期,一个星期天,我看见我们川庆厂厂大门对面的那个坝子上围了好大一堆人,这些人围成一圈,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喝彩声,真是人声鼎沸,我是一个喜欢闹热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