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海派代表人物吴昌硕二十七幅精品绘画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中国清代绘画,在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下,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追求,并形成纷繁的风格和流派。宫廷绘画在康熙、乾隆时期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呈现出迥异前代院体的新风貌。民间绘画以年画和版画的成就最为突出,呈现空前繁盛的局面。清代绘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变迁相联系,亦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清朝末年,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绘画领域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清朝约200年来被视为正宗的文人画流派和皇室扶植的宫廷画日渐衰微,而辟为通商口岸的上海和广州,这时已成为新的绘画要地,出现了海派和岭南画派。

海派的代表画家有任熊、任颐、吴昌硕、虚谷、赵之谦。赵之谦和吴昌硕作为文人画家,在大写意花鸟画方面有重大发展。岭南画派,形成时间较晚,晚清居巢、居廉兄弟开其先声,后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创立新派。他们汲取素描、水彩画法所形成的中西结合画风,为国画的新发展作出了有益尝试。首先我们来分享海派代表人物吴昌硕精品绘画作品。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厉良玉、赵之谦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主要传世作品有《荷花图》、《紫藤图》、《玉兰图》、《紫藤图》、《牡丹水仙图》、《天竺水仙图》、《岁朝清供图》、《谭复堂填词图》、《岁寒交图轴》、《超山宋梅图》、《鼎盛图》、《钟馗图》、《醉钟馗图轴》、《临高其佩画虎》、《凌波仙子》、《牡丹水仙图》、《花卉图》、《菊石图》、《桃图》、《红荷图》、《梅花图》、《枇杷图》、《芍药图》、《苍松图》、《布袋和尚像》、《佛像图》、《十八罗汉图》、《红梅图》等。

清朝末期吴昌硕《荷花图》赏析

《荷花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63.4厘米,横47.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右上方以篆书自题:“石师泼墨,往往如此。乙巳秋中吴俊卿。”钤“吴俊之印”白文印。乙巳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吴昌硕时年62岁。

图绘荷塘小景。荷叶以泼墨法绘出,墨分五彩,浓淡相宜;荷花以胭脂加水晕染,得娇艳欲滴之貌。构图盈满,层次鲜明,画风新奇。

清朝末期吴昌硕《紫藤图》赏析

《紫藤图》轴,清,吴昌硕作,金笺,设色,纵163.4厘米,横47.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是1905年吴昌硕62岁作,为花卉四条屏之末条。款:“乙巳(1905年)八月八日,安吉吳俊卿拟十三峰草堂”。钤“吴俊之印”。绘藤叶凌空倚势,宛若龙翔凤舞。藤条盘绕回曲,缠石数重。作者娴熟地运用狂草般的笔法,飞动迅疾,一气呵成。同时,此画画气不画形,追求书法中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正如他自言:“草书作葡萄,笔动走蛟龙”,又言:“临抚石鼓琅玡笔,戏为幽兰一写真”等。这种以书入画的画风别开蹊径,对近现代中国画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此外,该图施墨浑厚沉稳而又淋漓酣畅,构图不拘陈法,巧于设陈布势。挥洒之中妙趣横生,生动的笔墨赋予紫藤生机勃勃,其显现出的画境充分地印证了本幅题画诗:“繁英垂紫玉,條系好春光。歲歲花長好,飄(飄)滿畫堂。”的诗境。

清朝末期吴昌硕《玉兰图》赏析

《玉兰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74.8厘米,横47.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玉兰花依石而开的景致。白描的玉兰与墨染的山石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相互依托,虚实相生。兰、石以金石篆籀的笔法入画,浑厚老辣的笔墨融入简率疏野的写意花鸟画格之中,营造出“豪放而馨香”的绮丽效果,与图中苍劲有力的书法相映生辉。此幅当属诗书画有机结合的佳作。

款署 :“木笔年年纪岁华,昌硕。”钤“昌硕”白文方印。右下自题五言诗:“风过影玲珑,帘开雪未融。色疑来蜀后,光欲夺蟾宫。不夜云归晚,无暇玉铸工。青莲真失计,贪赋鼠姑红。己酉夏四月,安吉吴俊卿。”钤“仓翁”白文方印、“古鄣”白文方印。“己酉”为宣统元年(1909年),作者时年66岁。

清代末期吴昌硕《紫藤图》赏析

《紫藤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32.5厘米,横41.2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昌硕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因此他在绘画创作上能够以书入画,曾自言:“草书作葡萄,笔动走蛟龙”,又言:“临抚石鼓琅玡笔,戏为幽兰一写真。”此图便是他以狂草笔法创作的写意画佳作。其画意而不画形的洒脱笔墨,显现出书法中气贯神通的审美意趣,同时也生动地展现出紫藤沐浴春光的勃勃生机。

清朝末期吴昌硕《牡丹水仙图》赏析

《牡丹水仙图》轴,清,吴昌硕绘,洒金,设色,纵174.7厘米,横47.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梅生沈老伯大人德配伯母周夫人七十双寿。俊卿敬画。”钤“吴昌石”朱文印。

图中牡丹以没骨积染法刻画,笔致潇洒飘逸,水与墨、色有机地交融,表现出牡丹旺盛的生命力和贵而不骄、艳而不俗的神韵。水仙以白描双勾法刻画,其不着一色的叶片与浓艳的牡丹相比具有洗尽铅华始见真的淡雅之美。生机勃发的牡丹和水仙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成功地表达了作者以此图祝福长辈健康长寿的主题,当属吴昌硕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

清朝末期吴昌硕《天竺水仙图》赏析

《天竺水仙图》轴,清,吴昌硕绘,纸本,设色,纵174.7厘米,横47.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款署:“群仙祝寿。拟范湖居士。己酉吴俊卿。”钤“昌硕”白文印。“己酉”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吴昌硕时年66岁。

此图又名《群仙祝寿》。图绘天竺、水仙。构图颇具匠心,水仙顺坡生长取斜势,而参差错落的天竺直、斜之姿兼备,使画面富于变化,情趣盎然。水仙的叶片以墨笔勾线,石绿填色,浓厚的色彩增添了鲜活的生机;高挑的天竺则以写实手法点染而成,其艳丽的嫣红色与水仙的绿色形成冷暖色调的对比,色彩明亮却不俗艳。此作是吴昌硕花卉画的代表作之一。

天竺、水仙均有长寿之意,且谐“诸仙”之音,是寿意画的常用题材。范湖居士即周闲(1820-1875年),字存伯,一字小园,号范湖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晚清上海重要画家,精于水墨花卉,与任熊、任颐、吴昌硕等相友善。图题“拟范湖居士”,可知此图有借鉴周氏之处。

清朝末期吴昌硕《岁朝清供图》赏析

《岁朝清供图》轴,清,吴昌硕作,纸本,设色,纵151.6厘米,横80.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岁朝指农历元旦,历代画家特别是文人画家都喜欢在这一天绘制《岁朝清供图》,作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吴昌硕作为一名文人画家,也几乎每年都画《岁朝清供图》,且多所变化,其最大的特点是很少取材于牡丹,他在《缶庐别存》中有一段话披露了其用意,文曰:“己丑除夕,闭门守岁,呵冻作画自娱。凡岁朝图多画牡丹,以富贵名也。予穷居海上,一官如虱,富贵花必不相称,故写梅取有出世姿,写菊取有傲霜骨,读书短檠,我家长物也,此是缶庐中冷淡生活。”此段话写于1889年,而在这幅1915年的《岁朝清供图》中仍然不见牡丹形象,其时吴氏的生活已有了极大改善,但仍不画牡丹,可见其富贵不移初志的高雅人格与画品。

此图以瓶梅、水仙、蒲草、秀石诸品组合而成,并置于瓶盆等器物中,以示为案头清供之物。物品高下低昂、错落有致地安排于画面,并以右高左低的对角形式排列,左上角和右下角分别配以题识和印章,这是吴昌硕花卉画中常用的构图形式。画面左上角自题:“岁朝清供。岁朝写案头花,象古人所作岁时物之迁流也,兹拟其意。乙卯岁寒吴昌硕。”

此图信手挥洒,真情流溢笔端。高颈古瓶中的一枝红梅,以及翠绿的水仙,纷披的蒲草,皆得其大意,笔法隽逸洒脱,极具清逸雅淡之气。用墨、设色也恰到好处,用墨浓淡相宜,设色俏丽鲜艳,雅妍相兼,双勾敷色的水仙花,更体现了吴氏晚年运笔遒劲古拙的独特风韵。

清朝末期吴昌硕《谭复堂填词图》轴(赠谭巘)赏析

谭复堂填词图轴(赠谭巘)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件作品,笔致疏放,水墨淋漓,与吴昌硕后期那种金石气强烈的绘画风格很不相同,倒与蒲华的风格接近。

作品右上方有吴昌硕题诗:“复堂词料太凄迷,满眼靡芜日影低。茅屋设门空掩水,柳根穿壁势拿溪。倚声才大推红友,问字车繁碾白堤。最好西湖听按拍,橹声摇破碧玻璃。”黄宾虹题耑,下方又有潘天寿、张宗祥、夏承焘等题跋。

清朝末期吴昌硕《岁寒交图轴》赏析

吴昌硕 蒲华 《岁寒交图轴》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

梅花是吴昌硕花卉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吴昌硕生前酷爱梅花,曾有诗云:“苦铁道人梅知己”,或许这也正是他个人孤傲性格的写照。

他从30岁开始学画时,就爱画梅花,直到晚年,梅花仍然是他画得最多的一个题材。吴昌硕死后葬在杭州余杭超山,超山以多梅树而闻名,“超山赏梅”历来是杭州的一大景观。这个地方是他生前亲自选定的,由此也可见他对于梅花的感情是很真挚的。展品中的《超山宋梅图轴》,是应周梦坡之约而作,画面上所绘即为著名的超山宋梅。

清朝末期吴昌硕《超山宋梅图》轴赏析

《超山宋梅图》轴(赠周庆云) 浙江省博物馆藏

吴昌硕以画写意花卉著称于世,可以说是继徐渭、八大山人、石涛、赵之谦之后最著名的大写意画家。吴昌硕的写意花卉题材十分广泛,本次展览中有其以梅、兰、竹、菊、牡丹、水仙、芦花、紫藤、桃、山茶、松柏、杜鹃、葫芦、荷花、白菜等为题材的作品。

吴昌硕的花卉作品,笔力老辣雄强,可以说是和他的书法气息相通的。他自己曾经说“我生平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作书之法作画”。所谓书画同源,书法通画法,这在吴昌硕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他画的梅花,便脱胎于石鼓文的用笔,因而显得特别浑厚苍劲,而他画的紫藤,又有狂草般的奔放笔致。

感觉整件作品似乎是在一挥而就之间完成的,尽情处已不可区分究竟是在绘画还是在书法。

清朝末期吴昌硕《鼎盛图》轴 赏析

鼎盛图轴 浙江省博物馆藏。浙江省博物馆藏《鼎盛图》轴,作于1902年,时年50岁,这是一件绘画与青铜器全形拓相结合的作品。古铜器拓片斑驳醇厚的墨色,与吴昌硕古拙艳丽的花枝相得益彰,可谓传统花卉题材绘画中的一朵奇葩。

清朝末期吴昌硕《钟馗图》轴赏析

钟馗图轴是吴昌硕人物画中最重要的题材。浙江省博物馆藏有钟馗图两件。其一绘于光绪十九年(1893),时年49岁,自跋云:“美须如公,三百六十酒场中,何处不相逢,头上乌纱,赐自天家,多少人看,多少夸,好文章换来人前摇摆,却不费一钱买。”

清朝末期吴昌硕《醉钟馗图轴》赏析

在他的笔下,钟馗的形象既反映出他对当时“人少鬼多”世道的愤慨,也包含了某种对于社会正义的希冀。另一件《醉钟馗图轴》,为78岁时所作。画面左侧有行草书长题三列,通幅直下,下笔迅猛,有一种排山倒海之势,很好地起到了衬托画面气势的作用。

清朝末期吴昌硕《临高其佩画虎》轴赏析

浙江省博物馆作品中还有一件临高其佩画虎图轴,是生平罕见创作的题材,昌硕先生画虎显属外行,可聊备一格。

清朝末期吴昌硕《凌波仙子》赏析

《凌波仙子》 纸本设色 1919年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天竹在吴昌硕的作品中,常有出现。它与梅花、水仙、兰、竹、菊等同样具有象征美好的意义,诚如吴昌硕在画中的诗句:天竹如花冷不凋。此图为三段式法,图下一片水仙,中间有顽石相接,顶端为数株天竹遒劲的技朽,落笔纸上,浑厚却能半深半淡,再用墨点心,立体感强,聚散有致,一丛丛,树以墨绿的叶子,形成了红绿互为补色,红色为暖色素,给以热情奔放之感;绿色为寒色,给人冷静平和之感,吴昌硕常能将红与绿这种强烈对比的颜色运用在同一画面中,有着艳而不俗效果。

清朝末期吴昌硕《牡丹水仙图》赏析

牡丹水仙图 纸本设色 1923年 吉林博物馆藏

《牡丹水仙图》画面下端为二排由左向右斜的水仙花,钩叶填石绿,花正盛开,画面中间为一块大石头,石后为一排大写意牡丹,红花钩叶,三段式的构图,穿插有致,前后错落。画家在谈创作牡丹的经验时说:“画牡丹易俗,画水仙易琐碎,只有加上石头,才能避免这种弊病。”此画颇有气势,水仙、石头、牡丹三者结合,整体感很强,显得生机蓬勃,光彩照人。

清朝末期吴昌硕《花卉图》赏析

花卉 吴昌硕 王一亭 纸本设色 1922年作 吉林省博物馆藏

此图为艺术家们雅集一堂时所绘。王一亭画水仙、佛手、盆架。吴昌硕画梅花。王一亭所绘水仙用没骨法,笔力不如吴昌硕老到古朴。吴昌硕画梅花,圈花点蕊苍劲简老。

清朝末期吴昌硕《菊石图》赏析

菊石图 纸本设色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菊石图》是吴昌硕以惯用的斜对角章法而作,集中在画面左边,靠顶角画有姚黄大菊,双钩花瓣,浓墨点叶,枝干上有两个花蕾,下面有巨石一块,数朵魏紫,中间隔着一朵白菊,昂首怒放,风姿绰约,浓墨深叶衬托着花朵,花枝扶疏,画之右下角点着大小不同的墨点,各种盛开的菊花,呈现出鲜艳多姿,神韵秀丽,凌风傲霜,可见画家寄托着他清高脱俗的精神品格。

清朝末期吴昌硕《桃图》赏析

《桃图》 纸本设色 1919年作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如他在一幅《桃》题:“千年桃实大如斗,涂抹成之吾好手,仙人饶涎挂满口,东王父与西王母,曼倩不偷寿谁某。”他画桃,笔蘸浓艳的西洋红,直落宣纸,以淡黄色衔接,再加深红点染,画面立即呈现出色彩淋漓,泞然一体的鲜桃,好像果皮一破,便会流出盈盈果汁似的。吴昌硕画桃,吸取了民间的审美情趣。同时融进了文人画家的笔意,善用西洋红,加以发挥创造。他借东方朔食仙桃而长生不老的典故,来祝愿人们长寿美好的愿望。

清朝末期吴昌硕《红荷图》赏析

红荷图 纸本设色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

《红荷图》似不经意,布局却很别致,仅画三张荷叶,占有画面绝大部分,因他用羊毫软笔,画荷叶、荷梗任情挥洒,奔放雄秀,湿笔有韵,枯笔有气,淡而不薄,深而不板,刚柔相济,润而不洇,笔笔有力,墨法笔滋,意境清新、静穆。二朵红荷敷薄色,质朴惹人注目,芦苇纯以淡色出之,与荷叶深墨成对比,主次有别,层次分明,气势磅礴,是真正的大写意,具有独特格调。

清朝末期吴昌硕《梅花图》赏析

梅花图 纸本设色 纵159.2厘米横77.6厘米 1916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梅花图》构图奇特,几条竖直线条,作为梅花主干,小枝旁出。右上侧又伸出数干梅枝,穿插于主干之间。梅花先用写意法勾勒,再填颜色,梅干梅枝的处理,粗看似乎不合常规,然而细细品味,枝干横竖交叉,杂而不乱,恰到好处表现出梅花的风姿,富有生活气息。画家以书法入画,笔墨苍劲,透着几分金石趣味。此画是吴昌硕花卉画的奇绝之作,苍劲俊朗而洒脱随意。

清朝末期吴昌硕《枇杷图》赏析

《枇杷图》 纸本设色 1917年作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清代恽寿平曾画折枝枇杷,并在画上题有:“笔端乱掷黄金果,不屑长门买赋钱。”吴昌硕在另一幅《枇杷图》上有:“五月天热换葛衣,家家庐橘黄且肥;乌疑金弹不敢啄,忍饿空向林间飞。”枇杷鲜果,盛产苏州洞庭东山,有白沙庐橘,小者味甘美,大而白者极酸,树叶可做药材。《枇杷图》,枝干从上而下,笔能力透纸背,并列树枝,相互衬托,树干桠杈,果实累累。他画枇杷,一笔圈成,在纸未干时,点上墨点,使黄金果更加惹人注意,并具有新鲜欲滴、饱含水分的感觉。

清朝末期吴昌硕《芍药图》赏析

《芍药图》 纸本设色 1923年作 吉林艺术学院藏

吴昌硕画花卉手法也像“百花争妍”那样丰富多彩,种类繁多,有桃花、辛荑、芙蓉、牡丹、芍药较为艳丽、富贵;另一类取梅、兰、竹、菊较为清疏淡雅,尤为吴昌硕所崇尚,喜爱。芍药具有艳丽富贵、姹紫嫣红的品格,在花卉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芍药在吴昌硕晚年的作品中大都烂漫开放,用鲜艳的胭脂红来设色、花瓣含有充分的水分,故能显出动人的光彩,再加茂密的枝叶陪衬,很有生气,使大写意花卉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清朝末期吴昌硕《苍松图》赏析

苍松图 纸本设色 1923年作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藏

《苍松图》画两棵松树,并列枝干冲出画面,相互映衬,在画松树主干时一笔直下,不作屈曲,再在主干上画出枝干,在画松针时用浓墨深墨,再以干笔画出鳞片,使主干显出苍老斑驳,再加深墨点苔,枝叶错落,有聚有散,益显郁勃古朴,苍劲浑雄,形似狂怪,如若怒龙伏虎之态。吴昌硕在一幅巨松树上曰:笔端飒飒生清风,解衣盘礴吾画松。是时春暖冰初解,砚池墨水腾蛟龙。

清朝末期吴昌硕《布袋和尚像》赏析

《布袋和尚像》 纸本设色 1920年作 南京博物馆藏

吴昌硕与任颐交情甚厚,任颐曾为吴昌硕作过多幅肖像,其中以《酸寒尉像》最能体现吴昌硕的精神面貌。吴昌硕专门有诗称赞此画:山阴子任子,腕力鼎可举。楮墨传意态,笔下有千古。可见他对任颐的推崇。吴昌硕的人物画也从任颐的人物画中借鉴了很多传神写照的因素。布袋和尚的形象诙谐可爱,为历代人物画家所喜好。吴昌硕此幅《布袋和尚像》也十分传神地将布袋和尚的特征表露无遗。

清朝末期吴昌硕《佛像图》赏析

佛像图 纸本设色 1914年作中国美术馆藏

吴昌硕学画较晚,从花卉入手,深得中国传统花鸟画之三昧。他少有的几幅人物画,通常都是选用传统题材,比如道士故事等。《佛像图》绘一赤足立佛。面相饱满,形容矍铄。用笔简洁而颇具表现力。

清朝末期吴昌硕《十八罗汉图》赏析

《十八罗汉图》 绫本设色 天津艺术博物馆藏

此画用笔娴熟而凝重,气势飞动而骨力老到,设色简净,笔到而神采毕现。十八罗汉各有风采,睿智大度的,清矍消瘦的,丰满肥胖的等,画家用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将之描绘得活灵活现而神情各具。

清朝末期吴昌硕《红梅图》赏析

吴昌硕《红梅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0)

相关推荐

  • 吴昌硕说画 沙 岭

    . 吴昌硕说画  沙 岭 . 吴昌硕卜居沪北西路吉庆里,附近居民均不知昌硕为谁,及梅兰芳往访,始知是书画大家.吴昌硕曾对人说:"人家说我善于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人家说我擅长书法,其实我 ...

  • 中国历朝历代著名古画,万幅古画一次看个够,建议收藏!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内容 红楼梦250幅绘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内容 五代十国 ·   古   代   画   廊   · 五代 周文矩 合乐图 五代 赵喦 八达游春图 -点击图片即可 ...

  • 清朝中期“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二十七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

  • 清朝晚期海派画家任熊十五幅精品佳作绘画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

  • 南宋时期李唐二十一幅精品绘画赏析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 ...

  • 南宋时期夏圭二十三幅精品绘画赏析

    宋代绘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高峰.南宋退至杭州以后,宗室子弟也随之退至杭州,宗室子弟多具艺术兴趣.禀赋.修养.南宋虽偏安江南,但在绘画上却依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宫廷绘画仍是当时绘画发展的主流,江南的自 ...

  • 清朝晚期海派大画家任薰二十七幅精品佳作绘画赏析

    听月工作室2021-05-23 06:24:55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 ...

  • 清朝晚期岭南画坛二苏之一苏六朋三十五幅精品绘画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

  • 清朝晚期山水画大师戴熙二十幅书法及山水精品绘画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

  • 清朝“后尚左手”画家高凤翰二十三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

  • 清朝中期皇帝御赐“画状元”唐岱三十七幅精品绘画作品赏析

    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结合古画年代背景的记载,赏画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题记 中国 ...